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3)
2023(10175)
2022(8643)
2021(8073)
2020(7077)
2019(16601)
2018(16014)
2017(31187)
2016(16716)
2015(19219)
2014(19127)
2013(19378)
2012(18380)
2011(16657)
2010(16593)
2009(15787)
2008(15876)
2007(14123)
2006(12043)
2005(10921)
作者
(48842)
(41150)
(40979)
(39286)
(26169)
(19798)
(18802)
(15903)
(15454)
(14495)
(14027)
(13734)
(13081)
(12958)
(12801)
(12787)
(12241)
(12054)
(11867)
(11757)
(10055)
(10044)
(10018)
(9356)
(9302)
(9232)
(9041)
(8841)
(8245)
(8175)
学科
(82759)
经济(82687)
(48906)
管理(48144)
方法(43148)
数学(39737)
数学方法(39517)
(38358)
企业(38358)
中国(22910)
(22120)
(20204)
(17203)
贸易(17198)
(16774)
(14061)
财务(14045)
财务管理(14014)
业经(13904)
(13879)
农业(13642)
(13495)
企业财务(13442)
地方(13420)
(12867)
金融(12865)
(12521)
银行(12499)
技术(12004)
(11912)
机构
大学(256234)
学院(250837)
(118939)
经济(117025)
管理(98379)
研究(88308)
理学(85489)
理学院(84602)
管理学(83550)
管理学院(83075)
中国(68277)
(53234)
(52996)
科学(50284)
(44313)
财经(43308)
(40682)
研究所(40244)
中心(40197)
(39657)
经济学(39045)
经济学院(35565)
业大(35106)
(34824)
北京(34067)
财经大学(32511)
农业(32286)
(31103)
(30293)
师范(30021)
基金
项目(165910)
科学(132426)
基金(125124)
研究(120542)
(108532)
国家(107736)
科学基金(92439)
社会(80355)
社会科(76571)
社会科学(76548)
基金项目(65672)
(60917)
自然(58050)
自然科(56789)
自然科学(56768)
自然科学基金(55863)
教育(54897)
资助(52625)
(52462)
编号(46056)
(39761)
成果(37477)
重点(37366)
(35548)
国家社会(34958)
(34800)
教育部(34591)
人文(32881)
创新(32769)
中国(32584)
期刊
(120843)
经济(120843)
研究(75635)
中国(44909)
(41169)
学报(37257)
科学(35804)
(35104)
管理(33717)
大学(28329)
学学(26745)
(24474)
金融(24474)
农业(23917)
财经(22525)
经济研究(21346)
技术(20133)
(19374)
教育(19167)
问题(16955)
(16883)
业经(16830)
国际(14705)
技术经济(14454)
(14205)
世界(13965)
统计(13885)
(12425)
理论(11823)
科技(11540)
共检索到366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曲亮  任国良  
通过将我国科技创新活动合理划分为前期诱导、中期转化和后期实现三个阶段,实证分析了我国资本密集型创新模式下的省际科技投资效率差异的原因以及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演进机理。利用1999—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科技投资活动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了各省科技投资活动的诱导乘数、转化乘数和实现乘数,结果发现,我国不仅东中西部各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较大,而且大区域内省际差异也很大,特别是我国东部很多省份科技投资效率存在"短板"。结合实证结果,对省际科技投资效率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勇  冯学钢  
文章在跨省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技术分析了我国旅游企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企业技术效率存在的显著省际差异加剧了我国省际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发展失衡,究其因,关键在于区位因素、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对此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缩小省际旅游企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武新  吕秀娟  
文章以2006年中国29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价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进一步以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环保资金投入,环境政策及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亚运  唐李伟  李杏筠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2011—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引入时滞效应分析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中资金投入比人员投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海洋科技人员素质对于创新效率有1年的滞后效应;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外商投资利用水平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海洋科研人员素质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海洋科研投入强度和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分别是影响高效率和低效率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米运生  谭莹  
帕累托式的信贷区域配置对协调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对信贷资本的区域配置效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尽管宏观经济严重依赖银行信贷,但信贷配置效率差强人意;信贷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为省际层面而非区域层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大区域之间的信贷配置效率并无实质性差异。省际层面上,信贷配置效率差异非常显著,西部大多数省份和东部的浙江、江苏对信贷依赖程度较大;东部的上海、广东因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而降低了对信贷的依赖;中部和东北的信贷配置效率较低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琴  尹天宝  阳杨  
运用DEA-BCC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6年30个省(区、市)科技金融效率,并建立相应空间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金融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科技金融效率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只有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科技金融效率达到了有效生产前沿面;除研发投入强度对科技金融效率有负向影响外,科研氛围、高技术产业资金规模等影响因素对科技金融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为此,提出有效促进地区科技金融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盼盼  夏杰长  
本文构建了兼顾主客观指标的省际旅游产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测度结果显示,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效率较高却非最优;规模效率在综合效率变化中起主要作用;规模收益阶段同旅游产业效率具有密切关系;动态效率经历了先抑后扬的演变趋势,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为促使中国旅游产业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对外开放后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文章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变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研究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和进口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和出口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地区看,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对东部地区的效率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并且贸易的影响大于投资。最后,文章提出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提高各地区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中国经济发展依赖于对外开放后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增长。文章基于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变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研究了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FDI和进口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和出口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地区看,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对东部地区的效率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并且贸易的影响大于投资。最后,文章提出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提高各地区技术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樊华  
以2001—2007年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的VRS模型测度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其收敛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证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但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在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全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邬红华  金荣学  
以改革后我国各地区人口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ADF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进一步对各地区人口素质、人口流动与省际经济增长关系的考查显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流动性的加强与中国各地区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荣学  解洪涛  
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发现各省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并不明确,但按照各省区初始城市化水平建立虚拟变量,发现初始水平居于中下水平的省份其城市化增速与经济增长具有强相关。进一步考察影响各省城市化增长速度的因素,发现城市化增速与乡镇企业就业水平及财政用于支援农村和农业支出水平相关,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化相伴而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度,均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外资进入恶化了中国的环境质量,区域层面"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据此提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