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5)
2023(7920)
2022(6486)
2021(6193)
2020(5054)
2019(11386)
2018(10736)
2017(19437)
2016(10690)
2015(12361)
2014(12112)
2013(11781)
2012(11299)
2011(10544)
2010(10332)
2009(9180)
2008(9003)
2007(7688)
2006(6739)
2005(6449)
作者
(28826)
(24030)
(23915)
(23111)
(15290)
(11342)
(10837)
(9512)
(9318)
(8475)
(8421)
(8157)
(7767)
(7642)
(7637)
(7544)
(7171)
(7048)
(6799)
(6688)
(6180)
(5814)
(5698)
(5428)
(5422)
(5326)
(5315)
(5108)
(4765)
(4724)
学科
(50417)
经济(50380)
管理(27668)
(23684)
中国(20886)
方法(19870)
数学(18071)
数学方法(17997)
(17517)
企业(17517)
(11686)
地方(11360)
(10447)
贸易(10436)
(10236)
(9631)
(8855)
技术(8593)
业经(8205)
(8038)
农业(8036)
(7947)
银行(7945)
(7880)
金融(7879)
(7752)
环境(7636)
地方经济(7426)
教育(7111)
(6884)
机构
大学(150315)
学院(150147)
(70738)
经济(69583)
研究(59488)
管理(53254)
理学(45862)
中国(45441)
理学院(45227)
管理学(44646)
管理学院(44346)
科学(33345)
(33342)
(29783)
(29673)
研究所(27118)
中心(25923)
财经(23939)
经济学(23879)
(22752)
师范(22635)
(22163)
北京(21971)
(21632)
经济学院(21489)
(21409)
(20114)
师范大学(18568)
财经大学(17957)
业大(17677)
基金
项目(101482)
科学(83268)
研究(79002)
基金(75595)
(65961)
国家(65456)
科学基金(55737)
社会(52627)
社会科(49923)
社会科学(49916)
基金项目(39108)
教育(38263)
(36729)
(33220)
自然(32909)
自然科(32155)
自然科学(32144)
自然科学基金(31612)
编号(31137)
资助(30620)
(25149)
成果(24523)
重点(24096)
(23946)
国家社会(23267)
课题(23204)
中国(23003)
教育部(22068)
(21553)
人文(20300)
期刊
(74459)
经济(74459)
研究(48606)
中国(36921)
教育(24812)
(21505)
科学(21271)
管理(20454)
学报(20021)
技术(17124)
(17111)
大学(15726)
学学(14444)
(13751)
金融(13751)
经济研究(13709)
财经(12722)
农业(12382)
职业(11783)
(11172)
(10538)
(10365)
论坛(10365)
问题(9933)
世界(9791)
业经(9493)
国际(9412)
技术教育(8582)
职业技术(8582)
职业技术教育(8582)
共检索到23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懋  方卫华  
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中国科技工作者职业价值观的地域差异。分析发现,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科技工作者的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差异。与东部地区科技工作者相比,中西部地区科技工作者具备更强的科研学术和社会责任、科研精神和信心,职业价值观平均得分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的情况。科技工作者职业价值观与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地区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国外技术引进合同数、合同金额成负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全喜  赵玲  
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整体机制中存在的"制度性失灵"和"结构性缺陷"是其职业发展障碍的症结所在。在解释相关概念和描述其总体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实证材料分析其职业发展的障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长慧  黄莎琳  张文霞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本研究采用修订的MBI职业倦怠量表,对2759名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整体工作状态良好,职业倦怠程度低;中老年人,博士学历,正高职称,有过流动经历的科技工作者,职业倦怠程度更低;工龄在5年以内的科技工作者存在"工龄两年倦怠现象",即工作2年左右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需要特别关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德仁,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李德仁院士在留德期间首次提山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测量误差可区分性理论,以及基于验后方差分量估计的选权迭代粗差探测方法,为现代测量学奠定了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选权迭代法”被称为“李德仁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难  
女科技工作者发展的障碍金难(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有809.7万人,占全体科技工作者总数的35%。与其他职业女性相比,她们有以下特点:1.在中国有关男女平等的各种法律规定的保持下,她们受到与男子相似或相同的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国祥  
本文对科技工作者的定义和社会责任实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等,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的理论模式,为该领域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罗尚忠  
近年来,从科技期刊上撤出的稿件越来越多。无论是作者主动撤稿或者被动撤稿,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论文呈现的实验结果未能得到重复检验。实验结果不重复可能是科研不端行为所致,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疏忽大意所致。一度被认为是有非常重要发现的韩春雨,因为实验无法重复不得不从《自然—生物技术》撤回论文。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吉明院士是著名大气污染防治专家。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领导制定和实施的中国燃煤、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为大气污染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京津冀等区域的雾霾治理问题上,通过综合提升科学认知、准确溯源和高效治理的技术能力,对大气复合污染实施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治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洪银  
不同教育阶段对科技工作者成长产生不同影响,借助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方法探索科技工作者成长规律。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成长主要源于"干中学",学校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培养作用,既存在有效性又存在有限性。学校教育应以政府主导,重视中小学创新文化与大学实践教育,协同人文与自然教育,普及创业教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静  王玉斌  
本文以县域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206个县的县域科技工作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全国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满意度较高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仅占15.63%。在截面数据层次上,运用有序Logit模型构建并确定了县域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实证模型:"年龄"、"能力发挥情况"、"月收入"、"工作环境"、"食宿条件"、"晋升空间"、"人际关系"对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职称"、"学历"和"工作压力"对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向作用;在面板数据层次上,通过对比有序Logit模型结果,12个解释变量在随机效应模型中仍然显著,并且"保险情况"和"单位奖惩制度是否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吴帆  肖为群  
目前国内关于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而比较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文献更是缺乏。本文利用一项针对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的OLS回归和利用倾向分数匹配(PSM)控制样本自选择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并进行分学历和分性别的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学科和性别后,每增加一年研究生教育,能给学习者显著提高4.9%的收入。控制自选择偏差后,研究生教育整体能为个体多带来24.6%左右的收益。(2)理学和工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都是显著为正。(3)经济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很高,但这有可能是样本自选择偏差的结果,无论如何这表明在研究生教育层次有“逃离工科”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4)除了个别学科外,硕士的教育收益率均高于博士的教育收益率。(5)女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男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廷君  
选取职业群体视角,对现有绩效结构理论进行了回顾、归类与评述,从中刻画出其内在逻辑联系与研究规律,提出伴随知识社会发展,以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绩效结构研究的主流。本研究在理论综述基础上,对科技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体的绩效结构进行了理论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东明  张文霞  
本文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通过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分析了科技工作者中的留学回国人员的职业发展优势。研究发现,留学回国人员比具有相同专业、学历等背景的国内培养的科技工作者具有更高的收入、更多的科研成果以及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留学回国人员在国内职业发展的成功经历会成为海外留学或工作人员在考虑回国时的参照和榜样,这种示范效应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锦娟  颜玉怀  
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科技进步给世界带来空前繁荣和文明的同时 ,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生态失衡等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同时也带来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实际上 ,在科技文明背后存在着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的危机 ,科技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 ,作为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和科技知识最主要的载体——科技工作者 ,有责任、有义务树立坚定的“科技良心”和职业伦理道德 ,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尽职尽责 ,使科技文明为人类创造繁荣的同时 ,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姝  何光喜  赵延东  
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各类科普活动的现状,发现半数以上科技工作者2007年参加过某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但参与水平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行,其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低学历、低职称科技工作者的参与水平更低。分析结果还显示,参与渠道、时间精力、相关经费、科普能力和激励动力的缺乏是制约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参与科普活动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