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6)
- 2023(13182)
- 2022(11285)
- 2021(10602)
- 2020(8748)
- 2019(20511)
- 2018(20238)
- 2017(37935)
- 2016(20524)
- 2015(23691)
- 2014(24157)
- 2013(24030)
- 2012(23057)
- 2011(21209)
- 2010(21474)
- 2009(19900)
- 2008(20085)
- 2007(18301)
- 2006(16146)
- 2005(15103)
- 学科
- 济(96150)
- 经济(96059)
- 管理(54038)
- 业(53535)
- 企(40461)
- 企业(40461)
- 方法(37514)
- 数学(32695)
- 数学方法(32426)
- 中国(31442)
- 农(27567)
- 地方(24250)
- 财(20680)
- 业经(20461)
- 贸(20443)
- 贸易(20427)
- 易(19821)
- 农业(18609)
- 学(18364)
- 制(17932)
- 银(16754)
- 银行(16724)
- 行(16184)
- 融(15967)
- 金融(15965)
- 技术(14616)
- 和(14501)
- 发(14261)
- 环境(14028)
- 理论(13500)
- 机构
- 大学(305440)
- 学院(305347)
- 济(132243)
- 经济(129486)
- 研究(112672)
- 管理(111075)
- 理学(93396)
- 理学院(92206)
- 管理学(90738)
- 管理学院(90137)
- 中国(87458)
- 科学(67616)
- 京(67394)
- 财(59968)
- 所(58574)
- 农(52834)
- 研究所(52675)
- 中心(51269)
- 江(48192)
- 财经(46683)
- 北京(44036)
- 业大(42781)
- 范(42502)
- 经(42256)
- 师范(42099)
- 经济学(41503)
- 农业(41207)
- 院(39924)
- 州(38647)
- 经济学院(37422)
- 基金
- 项目(191050)
- 科学(149437)
- 研究(143073)
- 基金(136424)
- 家(118506)
- 国家(117487)
- 科学基金(99061)
- 社会(90114)
- 社会科(85335)
- 社会科学(85312)
- 省(74188)
- 基金项目(71184)
- 教育(65398)
- 划(62601)
- 自然(60961)
- 自然科(59522)
- 自然科学(59501)
- 编号(58794)
- 自然科学基金(58443)
- 资助(56670)
- 成果(49388)
- 发(46666)
- 重点(43482)
- 部(42975)
- 课题(41633)
- 创(39823)
- 发展(37876)
- 国家社会(37575)
- 创新(37351)
- 展(37258)
- 期刊
- 济(154888)
- 经济(154888)
- 研究(97270)
- 中国(70312)
- 农(49548)
- 学报(46622)
- 财(46177)
- 科学(43582)
- 管理(41447)
- 教育(37928)
- 大学(34948)
- 农业(33682)
- 学学(32275)
- 融(31816)
- 金融(31816)
- 技术(27864)
- 经济研究(25358)
- 业经(25340)
- 财经(23471)
- 问题(20614)
- 经(20345)
- 业(18882)
- 贸(18341)
- 图书(17582)
- 技术经济(16251)
- 世界(16209)
- 国际(16182)
- 坛(15113)
- 论坛(15113)
- 科技(14752)
共检索到484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建红 曾翠 李俊
中国的科技伦理观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着变迁,不同的科技伦理观又对中国社会与科技发展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回顾文明演化和科技嬗变的历史轨迹,汲取相应历史经验,才能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道路。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轨迹中,中国科技伦理思想的流变脉络表现为科技伦理观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人定胜天再到现代的天人协调。只有自觉自律地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科技力量,并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实现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科技与伦理的协调发展将有
关键词:
中国 科技发展 伦理 流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小蔓 冯秀军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
公民教育观 权利 义务 道德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海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金融市场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受到金融经济学理论偏误导向和现实实践的影响,造成金融活动中大量的伦理缺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金融伦理是金融市场实现效率与公平兼得的必要保证。实践证明,要实现我国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不仅仅需要完善法律和监管,更需要在金融活动中坚持伦理价值、调节伦理关系、运用伦理规范,最终发挥和实现伦理因素在我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与自身价值。
关键词:
金融市场 伦理价值 保证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飞 檀传宝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的复苏期、理论基础的建构期、学科的分化与整合期,以及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期四个主要阶段。今后,德育理论的多元与争鸣的趋势将继续发展,主体间性德育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德育美学观、公民德育理论、后现代德育理论、生命德育理论、体验式德育理论、德育专业化理论等将继续深化发展,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将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文化与德育的研究将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寻求国家间的对话与理解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德育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向。
关键词:
改革开放 道德教育 德育理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艳芳 吴丹
对职教教师教育政策文本的疏理发现,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注重教师专业技能阶段、强调教师实践应用能力阶段、强化教师理实结合能力阶段和推进教师多元能力阶段。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虽然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变化,但是总体发展趋势基本遵循需求逻辑、宏观逻辑和服务逻辑。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深化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策略是:兼顾职教教师自身能力发展需求;倡导各主体共同助力职教教师能力发展;构建职教教师能力发展体系;建立职教教师能力发展监督评估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琳 徐桂庭
在对教学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历史为线索,以中职教学宏观管理与教学工作开展为视角,从专业建设与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与管理,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培养目标与学制,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与发展6个方面,以鸟瞰式角度分析诸方面演变的内容与过程,重点梳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政策思路及变化,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脉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政宝 朱美华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信息伦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传统图书馆伦理相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的内涵和特点均有了很大变化。保证用户平等公正地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保护用户信息隐私、杜绝馆员滥用信息权力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伦理建设的主要任务。为此图书馆需要在资源、制度、交流、监督、教育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伦理 网络环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丹 杨颖 韩爽 徐爽
梳理国际上生物信息学领域发展至今的脉络态势及热点研究,为行业领域内科研人员提供文献信息支撑依据,也为我国未来生物信息学科的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以SCIE11种国际生物信息学期刊1998-2019年发表的文献为信息源,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发文国家、机构等情况进行阐述。利用Histcite、Pajek对1998-2014年文献进行脉络梳理及可视化分析并筛选出主要路径。运用BICOMB、gCluto对2015-2019年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来探析研究热点。根据引文编年图和主要路径中的文献信息总结出1998-2014年生物信息学领域9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并筛选出3条主要路径;获得2015-2019年生物信息学领域的6类研究热点。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董昀 李鑫
金融科技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学界对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尚缺乏系统梳理。本文力图以国内外学术文献和政策文献为素材,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演进脉络及前沿动态,弥补上述不足。本文以"时间序列"为基本线索,将中国金融科技研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中国金融科技思想的萌芽与成长(1993~2011);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的兴衰(2012~2016);中国金融科技研究新时代(2017~2019)。随后,重点围绕智能投顾、机器学习模型在金融中的应用、智慧银行和大数据在监管科技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对中国金融科技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了述评。展望未来,本文认为应当认真总结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综合运用创新经济学和金融学提供的分析工具,刻画作为一种创新活动的"金融科技"的发展机理和经济效应。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创新 创造性破坏 经济思想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陶海柱
图书馆与元宇宙融合发展要求图书馆在以人为本、服务为体、技术为用的行动逻辑下推进“虚实融合”服务。为此,图书馆既要确立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向度——虚实环境下伦理规范的融生、虚实时空的互构、个体身份的切换、社会关系的贯通、生产生活的对接等,以确定“虚实融合”服务的维度,又要从人与技术的关系视角、用户视角、图书馆及馆员视角全面分析和研判潜存的伦理风险,以探寻规避和控制风险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芙萌
社会的进步以及不断涌现出来的现实生态问题向大众证明了梭罗生态思想的先进性,把他的思想与现实社会建设联系起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在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过程中,梭罗的著作与他的自然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瓦尔登湖》也在广为流传,并且给人类带来不小的影响,他用他的思想改变了很多那个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开始“站上”历史舞台。聚焦我国,全面把握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接续推动现代化建设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对于摆正自然、社会与人三者的位置起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
自然观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 尊重自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力
基于对公司治理本质的认识将公司治理应解决的问题划分为社会层、组织层和个体层三大层次,本文探讨了公司伦理在解决各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中的效用,分析了公司伦理在公司治理中从约束性效用到工具性效用再到价值性效用的演化攀升过程,建议通过建设公司治理的伦理机制提升公司道德水平,改善公司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伦理 治理效用 伦理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嵩龄
本文首先从环境价值观层次讨论环境伦理观 ,接着从环境伦理立场的理论选择与实践选择相统一的角度 ,提出并讨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最后针对中国现时社会各群体的环境意识特点 ,讨论中国制度转型期的环境伦理观。
关键词:
环境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 制度转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环境伦理将人类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了人与自然,认为人既依赖于自然,又作用于自然。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对自然界的作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本文从环境伦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提出环境伦理原则的确立,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判断,环境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观照。
关键词:
环境伦理 人与自然 伦理原则 伦理观照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士青
科技是人基于其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出来关于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方法体系,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底蕴。科技以人为本精神决定科技的真、善、美品格,要求现代科技发展坚持求真务实、基本权利保障、和谐共存的法伦理向度。在现实中,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常常因科技异化的影响而发生偏离,科技之伪恶丑现象使科技之真善美品格受到冲击。走出科技异化造成的法伦理困境、强化现代科技发展的法伦理向度,德法并举是根本保障,科技伦理法律化是关键和核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