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45)
- 2023(10026)
- 2022(8379)
- 2021(7791)
- 2020(6424)
- 2019(14434)
- 2018(13936)
- 2017(25777)
- 2016(13004)
- 2015(14548)
- 2014(13750)
- 2013(13644)
- 2012(12689)
- 2011(11722)
- 2010(11431)
- 2009(10532)
- 2008(10368)
- 2007(9001)
- 2006(7908)
- 2005(7138)
- 学科
- 济(63692)
- 经济(63648)
- 业(41388)
- 管理(40137)
- 企(34572)
- 企业(34572)
- 方法(24322)
- 数学(21104)
- 中国(21063)
- 数学方法(20945)
- 技术(18920)
- 农(15522)
- 业经(15326)
- 地方(13811)
- 贸(13515)
- 贸易(13504)
- 易(13204)
- 技术管理(12719)
- 产业(12185)
- 财(11361)
- 制(11237)
- 农业(10487)
- 银(10252)
- 银行(10245)
- 行(10013)
- 融(9850)
- 金融(9850)
- 环境(9010)
- 学(8668)
- 发(8662)
- 机构
- 大学(186009)
- 学院(185536)
- 济(92208)
- 经济(90967)
- 管理(75341)
- 研究(67948)
- 理学(65402)
- 理学院(64767)
- 管理学(64050)
- 管理学院(63678)
- 中国(52793)
- 京(39327)
- 财(37531)
- 科学(36600)
- 所(32123)
- 财经(30181)
- 中心(29819)
- 经济学(29756)
- 研究所(29160)
- 经(27750)
- 经济学院(26826)
- 北京(25552)
- 江(25535)
- 院(24555)
- 农(23366)
- 财经大学(22614)
- 范(22520)
- 师范(22363)
- 业大(22197)
- 商学(21190)
- 基金
- 项目(126929)
- 科学(103911)
- 研究(97195)
- 基金(94800)
- 家(81695)
- 国家(81121)
- 科学基金(71167)
- 社会(66755)
- 社会科(63776)
- 社会科学(63765)
- 基金项目(49467)
- 省(48524)
- 教育(42625)
- 自然(41872)
- 自然科(41035)
- 自然科学(41025)
- 划(40485)
- 自然科学基金(40386)
- 资助(37192)
- 编号(35996)
- 创(33419)
- 创新(30330)
- 发(30035)
- 国家社会(29580)
- 部(28999)
- 重点(28698)
- 成果(28543)
- 中国(25866)
- 课题(25792)
- 教育部(25636)
共检索到282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业领 何刚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系统有序度一直低于产业升级系统有序度,是制约相同基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相邻基期协同度在[0.014,0.089]之间,处于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平衡发展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提高,即发挥"2×2>3×1"的整体协同效应,也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稳定演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良成 陈欣 郑石明
分析了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两者协同发展的机理。基于此,构建了科技人才子系统有序度模型、科技创新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对2006-2016年我国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上升,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处于稳定的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人才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协同度增长幅度在协同作用中更加趋于一致,两个子系统趋于良好的互相促进过程中。最后,提出了促进该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 协同度 测度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玉冬 张博 武川 徐玉莲
为了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的结构特征和协同作用,从协同效应出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的结构及其关键节点,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2013-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与资金链协同度较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笑 魏奇锋 顾新
基于协同学原理建立了一套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构建了协同创新的协同度测度模型,以成都市"WSC协同创新复合系统"为例进行实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测度指标 测度模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翟华云 胡娟 张献武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本文通过对区域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构建了二者之间耦合协同度模型,并利用2013年30个省市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效率数据,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协同度进行了测量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较低,而且呈现出科技创新滞后于节能减排发展的状况,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呈现由西到东逐渐递增的趋势,地区差距明显。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各地区指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才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耦合协同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节能减排效率 耦合协同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巍 郗永勤
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进行概念界定及结构解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选取能反映产业创新过程的序变量,并收集2009—2013年数据,对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转让和计算机新产品出口是制约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巍 郗永勤
文章从创新链视角出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进行概念界定及结构解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选取能反映产业创新过程的序变量,并收集2009—2013年数据,对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转让和计算机新产品出口是制约福建省信息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提升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超 盛亦隆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分为研究与开发机构子系统、高等学校子系统、科技企业子系统和支持环境子系统,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各地区创新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及子系统有序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各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偏低;4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呈现出差异性;各地区的科技创新复合系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严重制约本地区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 创新复合系统 协同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吴康敏 张虹鸥 叶玉瑶 陈奕嘉 岳晓丽
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对于新时期大湾区的创新化发展转型至关重要。论文通过构建包括技术创新、知识生产、创新资本3个维度的协同创新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城市群流空间网络构建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性研究了多创新维度下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流空间结构呈现出显著的极化特征,且随着时间推移,极化效应不断强化,深圳、香港、广州在创新流空间网络中占据绝对核心地位;(2)多维度创新流要素网络结构呈现出显著差异性,技术创新与创新资本维度中,香港、深圳占据了城市群网络的核心,知识生产维度的核心城市则是广州与香港,广州在各维度网络中均扮演了重要的“枢纽型”城市角色,深圳在各维度网络中的创新层级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长;(3)综合多维度指标的测度结果显示,香港与深圳分别是早期与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当前大湾区整体呈现为穗深港三核心并立的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研究可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景玲 谢亚利
本文基于协同学理论,结合复合系统观点,对广西产学研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序参量,并收集了2004-2011年相关数据,且运用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模型对广西产学研创新系统演变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产学研创新系统整体的协调发展水平处于非稳定状态,且协调发展程度还不高,其中,创新绩效子系统是影响广西产学研创新系统演变过程中协同度程度及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文章最后针对广西产学研创新系统协调程度的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创新 协同度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红川 韦璐青 黄小军 魏璐璐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有利于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划分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3个子系统,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及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3~2020年全国及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均值偏低,其中全国协同度均值仅为0.41;2020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投入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84,较高,产出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97,较高,环境子系统有序度值为0.97,较高;2020年1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各子系统有序度呈现不均衡性,产出子系统与环境子系统有序度值整体较高,投入子系统有序度值整体偏低;2013~2020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度均值在全国11省市中排名第1。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协同创新 协同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红武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以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以协同创新推动管理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政府、高校、社会三维协同,多方联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使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使高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同级、同类、同学科领域中,争创一流,进入前列,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近年来,福建省从政府部门层面发挥协同创新引领作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文章通过协同度模型来计算中国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系统的协同度,判断该系统是否处于协同,以及协同的层次。研究结果显示该复合系统的协同度总的来说呈上升态势,说明该系统处于协同状态,但目前的协同水平不高,2003~2011年间的平均协同度尚未达到50%。中国的自主创新与利用FDI复合系统的协同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深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FDI 协同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宏起 徐玉莲
通过科技金融内涵的界定和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相互作用分析,揭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子系统有序度模型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基于2000-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该模型具有一定普适性,可为国家及地方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方法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 协同发展 协同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长云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