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12)
2023(17867)
2022(14855)
2021(13873)
2020(11730)
2019(26333)
2018(25905)
2017(48871)
2016(25842)
2015(28772)
2014(27914)
2013(27617)
2012(25074)
2011(22387)
2010(22203)
2009(20714)
2008(20205)
2007(17829)
2006(15611)
2005(14159)
作者
(69762)
(58382)
(58005)
(55161)
(36983)
(27668)
(26251)
(22520)
(22237)
(20575)
(19804)
(19797)
(18414)
(18210)
(17873)
(17811)
(17411)
(16787)
(16765)
(16689)
(14359)
(14048)
(13766)
(13465)
(12970)
(12956)
(12741)
(12659)
(11490)
(11426)
学科
(114408)
经济(114289)
(95342)
管理(88395)
(83812)
企业(83812)
方法(48960)
数学(39953)
数学方法(39486)
(35077)
业经(33014)
(32259)
中国(32057)
地方(24903)
农业(24474)
技术(23100)
(22457)
(22002)
财务(21958)
财务管理(21928)
(21093)
贸易(21074)
企业财务(20749)
(20549)
(20045)
环境(19373)
(19004)
理论(18867)
(18018)
(17666)
机构
学院(360523)
大学(356529)
(158122)
经济(155332)
管理(148675)
理学(127956)
理学院(126701)
管理学(124952)
管理学院(124249)
研究(116983)
中国(94684)
(74253)
(71740)
科学(67627)
财经(57064)
中心(56016)
(55612)
(54946)
(53527)
(52051)
研究所(50208)
经济学(48286)
业大(47995)
北京(46372)
(45396)
师范(45058)
经济学院(43570)
(43396)
(42697)
财经大学(42272)
基金
项目(243056)
科学(196870)
研究(182813)
基金(180387)
(154836)
国家(153534)
科学基金(135689)
社会(121440)
社会科(115294)
社会科学(115269)
(95429)
基金项目(95222)
自然(85179)
自然科(83268)
自然科学(83248)
教育(82420)
自然科学基金(81820)
(78235)
编号(72547)
资助(71996)
成果(56870)
(55259)
(54412)
重点(54194)
(53680)
国家社会(51303)
创新(50945)
课题(49011)
教育部(47615)
人文(47420)
期刊
(175456)
经济(175456)
研究(106121)
中国(73596)
管理(59713)
(57346)
(49204)
科学(48188)
学报(45687)
大学(36792)
教育(35933)
(35287)
金融(35287)
学学(34461)
农业(34060)
技术(33940)
业经(30411)
财经(28372)
经济研究(27707)
(24633)
问题(22731)
(20931)
技术经济(20301)
(18672)
科技(18210)
世界(17514)
资源(17422)
现代(17139)
统计(16742)
(16700)
共检索到543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国强  杨帅  张宝建  
本文从创业生态网络视域出发,构建了科技创新到科技创业传导的两阶段三系统模型,结合网络DEA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对科技创业的作用机理进行分省域的效率评价,以探寻科技创业的动力源泉。结果表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效率差异显著,其中第二阶段的产业化效率偏低是影响总体效率的主要原因。由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对接不畅,高科研产出的区域并未获得相当的创业绩效;而区域性分割则造成了彼此资源不足和冗余并存的现象。据此,针对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具体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冀虹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创新又来源于高素质的人才,这为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事业大众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科技院校作为高校建设团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既要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型人才,又要响应网络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输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鲁兴启  
本文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创业的现状,指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科技创业机会、创业机会识别及创业机会可能的来源,以及社会网络视角科技创业机会识别的机理;认为科技创业者的个人社会网络是产生科技创业思路和影响创业机会开发的关键因素,其机理在于科技创业者与其网络成员接触中的碰撞经常成为新的创业思路的来源,社会网络可以扩大知识的边界,而这种知识可能直接形成机会;结构洞使科技创业者拥有一种信息和控制优势,这提供了可能的创业机会,社会网络是科技创业者与机会识别和开发的主要联接纽带和桥梁,是机会信号传递的主要途径;科技创业者个人社会网络的多样性、强度及密度将对机会识别和开发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鲁兴启  
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对科技创业家成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网络与科技创业资源获取及科技创业家成长紧密相关,对大多数科技创业者来说,他们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但相对于个人网络而言,社会网络对他们的创新行为将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社会网络将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科技创业家。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婧   韩一松  
文章通过研究江苏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分析比较了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统计数据,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存在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不多、转化收益不高、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度不够、部分成果人均产出偏低、内部组织运行不够通畅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推进有组织科研、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突出产业需求导向、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化科研评价改革等路径,积极推动高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良性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智敏  乔芳琦  陈翀  
基于系统性思维,构建了人口流动通过影响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区域创新创业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带来的总量和结构多样性主要通过影响区域的文化、资本和市场这三方面系统要素,进而影响创新创业活动。文化要素通过促进新知识产生、推高交易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资本要素通过提升劳动力互补、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对创新创业产生积极影响;市场要素通过增大市场潜力、提高机会成本对创新创业起“双刃剑”作用。研究结论为区域各行业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尤其为面临较大创新创业挑战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刚  李强治  
孵化组织创新是促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机制。本文识别了社会孵化、企业孵化、公共孵化、创意孵化四种主要的孵化组织模式,从价值网络视角概括了四种孵化组织模式的本质与区别;并探索性地对孵化组织模式创新与演化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创业孵化已经成为创新经济最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必须从更加广泛的视野来理解和推动孵化组织模式的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薛求知  侯仕军  
内部化是解释跨国公司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却以一定程度上损害跨国公司的内部能力特别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子公司创业创新精神为代价。跨国公司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或者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兼容了价格和指令两种交易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部化对子公司创业创新精神的伤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生  朱华  
基于中国2007—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比较独立和协同情景中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的"本地-邻地"就业效应,并考察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在门槛约束下对就业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本地和经济距离邻近地区就业具有促进作用,但科技创业未能对本地和邻地就业产生显著影响;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的协同对本地就业存在积极作用,且能同时带动地理和经济距离邻近地区的就业;提高科技创业水平能够抑制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破坏作用,而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能够强化科技创业对就业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国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由此日益呈现上升趋势。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科技创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代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由杨雪梅,王文亮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论》一书,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的新时期背景下科技创新创业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金生  匡东  
基于效用最大化视角,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和创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揭示了二者的耦合协调机理;构建了高技术行业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1999~2015年产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与创业资本耦合协调比例为各自要素弹性时,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最优,创新与创业均达到最佳耦合协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其经历了濒临耦合协调失谐→勉强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中级耦合协调的演进过程;发展类型上,表现为创业超前型→创新创业同步型→创新超前型的演进过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金生  匡东  
基于效用最大化视角,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和创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理论上揭示了二者的耦合协调机理;构建了高技术行业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19992015年产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与创业资本耦合协调比例为各自要素弹性时,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最优,创新与创业均达到最佳耦合协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创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其经历了濒临耦合协调失谐→勉强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中级耦合协调的演进过程;发展类型上,表现为创业超前型→创新创业同步型→创新超前型的演进过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生  余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期,探寻"双创"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的解决。选取我国东、中、西地区的相关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研究各地区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和就业三者之间存着紧密的联系,创新可以促进创业和就业,而创业也能在长远时期拉动就业增长;这种互动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体现得突出,创新对创业的平均贡献率达到49.96%、对就业的平均贡献率为36.53%,创业对就业的平均贡献率为29.42%,而中西部地区体现得相对较弱,西部、中部地区相对应的结果分别是25.16%、35.03%、24.96%和24.93%、32.47%、21.46%。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宋文豪  叶春辉  胡伟斌  
引导“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既是解决农民出路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将返乡创业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个省份1864个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政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效应主要体现在外出农民工较多的中西部地区,且政策尚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返乡创业试点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集聚、带动就业和优化结构等渠道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本文的发现不仅为政府进一步支持返乡创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而且为“回流式”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宏起  李婧媛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