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3)
2023(16007)
2022(13595)
2021(12843)
2020(10657)
2019(24351)
2018(24141)
2017(46110)
2016(24445)
2015(27522)
2014(27041)
2013(26845)
2012(24926)
2011(22749)
2010(22680)
2009(20968)
2008(20159)
2007(17664)
2006(15699)
2005(14045)
作者
(69789)
(58200)
(57697)
(55102)
(37239)
(27819)
(26091)
(22778)
(22013)
(20645)
(19926)
(19617)
(18533)
(18522)
(17876)
(17848)
(17325)
(16600)
(16596)
(16479)
(14446)
(14248)
(13761)
(13225)
(13072)
(12998)
(12717)
(12596)
(11695)
(11418)
学科
(116589)
经济(116480)
管理(73295)
(69394)
(57386)
企业(57386)
方法(46267)
数学(40102)
数学方法(39740)
中国(31416)
(27061)
地方(25094)
业经(24054)
(24023)
(22798)
技术(21460)
(20027)
贸易(20010)
(19424)
(18793)
农业(18679)
(16849)
环境(16580)
(16555)
银行(16512)
理论(16434)
(16270)
金融(16269)
(15892)
地方经济(15310)
机构
大学(353713)
学院(349903)
(154999)
经济(152080)
管理(139881)
研究(123904)
理学(121048)
理学院(119685)
管理学(117891)
管理学院(117254)
中国(93417)
(75776)
科学(73227)
(67379)
(61442)
研究所(55893)
中心(54345)
财经(54016)
(51549)
(49578)
(49305)
北京(48668)
业大(48573)
经济学(47844)
(45246)
师范(44893)
(44771)
经济学院(42890)
财经大学(40195)
(40034)
基金
项目(236627)
科学(187901)
研究(175492)
基金(173761)
(150783)
国家(149559)
科学基金(129073)
社会(113726)
社会科(107914)
社会科学(107885)
基金项目(91808)
(90023)
自然(81584)
自然科(79745)
自然科学(79728)
教育(79019)
自然科学基金(78352)
(75571)
资助(70895)
编号(69356)
成果(56452)
(53073)
(52647)
重点(52589)
(51401)
创新(48545)
课题(47972)
国家社会(47777)
教育部(46034)
人文(44770)
期刊
(172694)
经济(172694)
研究(110543)
中国(69723)
管理(54590)
学报(51290)
科学(50092)
(49571)
(46749)
大学(39480)
教育(37394)
学学(37019)
农业(32837)
技术(30835)
(30463)
金融(30463)
经济研究(29052)
财经(27142)
业经(25423)
(23420)
问题(21947)
技术经济(19713)
科技(19133)
(18129)
(17996)
图书(17505)
世界(17335)
理论(16592)
国际(15997)
现代(15879)
共检索到526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段文斌  
为了从动态视角分析中国科技创新是否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该文提出了Network DEA-Malmquist指数法,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和各阶段的效率变化等各种效率指标之间的联系。对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技术进步是推动第一阶段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技术效率改进是推动第二阶段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低。技术进步、第二阶段的效率变化差距是导致东中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主要原因,对东西部也同样如此。仅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东全要素生产率呈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和创新。改革创新过去是中国经济最大的红利,现在和未来仍是最大的红利。今后若干年我国经济将进入平稳增长时期,一方面是由于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由于我国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在投资与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创造新的动力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红  姚永玲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了经济增长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创新产出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和单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产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创新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却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成因,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海龙  李平  
文章采用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研发资本投入依然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此外研发人员增长也具有一定贡献程度。而通过管理组织创新和资源重新配置等"软技术"带来的增长效应基本为负,并有恶化趋势。基于此,文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璇  张向前  
当前科技人才对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科技人才通过创新创造和扩散创新以及增加整个社会知识存量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修正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分阶段测算了科技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我国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科技人才在经济中的贡献显著偏低,科技人才存量不足、创新投入偏少、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核心科技人才流失是其主要原因。提出增加创新投入、为理工类学生创造更多就业就会、加强职业教育和控制人才流失等建议提高科技人才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旭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积林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本文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数(Num)两个方面出发,根据1995-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数据重心法对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分析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人员投入数(Num)均与经济增长有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基于2007-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市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模型考察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分别以对外开放和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研究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雄就  陈宪  
为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与中经济增长的联系,文章利用DEA-Malmquist方法进行分析,与国内多数研究不同,文章使用了Ray和Desli的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实证的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创新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并逐渐从引进式创新转变为自主式创新,但数据也表明,中国1998年-2015年期间经济增长仍主要是投资和要素驱动,要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仍有一定距离。中国要实现2035年前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必须加快采取各项措施,为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武  杨淼  赵霞  
利用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合成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将该指数划分为5个景气状态预警区间,运用先行合成指数预测模型、判别分析、预警信号灯系统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预警问题进行研究,规范了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预警研究方法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钦礼  
迄今为止的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中 ,虽然已分别有了产品种数扩大的内生增长模型和产品质量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 ,但令人遗憾的是 ,还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模型能同时将这两种类型的科技创立新全都包含进去。因此 ,给出一个同时包含两类科技创新的统一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是当前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迫切要求。此统一模型表明 ,导致产品种类增加的新产品发明创新和导致现有产品质量提高的生产工艺革新都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其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在创造供给的同时 ,也创造了需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红丹   刘云   杨武  
本文以合成指数法计算得到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数,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构建驱动作用动态面板模型和半参数空间动态模型,分析各经济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增长驱动作用演化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与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存在不同的滞后期,且具有差异化的时序效应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惯性作用;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空间效应表现出不同形状的波动变化态势,经济高质量增长自身惯性的空间驱动效应显著;经济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偏导数曲线形态不尽相同,但科技创新的空间驱动效应主要为由初始协同阶段向嵌入期迈进和嵌入融合期两种类型。研究价值:不同经济区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驱动作用展现出不同的演化形态,在提升区域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时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为有效促进经济区内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与经济区间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协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海洋科技创新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整体效率不高,不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管理因素都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值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外溢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慧慧  
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政府科技支出才能显著激励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阶梯型”递增,当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进一步的动态均衡关系分析表明,政府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机制,政府科技支出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随着期数的增加,正向作用趋于稳定;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经济增长自身的驱动效应,随后是区域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