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4)
2023(13509)
2022(11245)
2021(10628)
2020(8880)
2019(19927)
2018(19980)
2017(36643)
2016(19851)
2015(22028)
2014(21521)
2013(20773)
2012(19119)
2011(17555)
2010(17605)
2009(16631)
2008(16436)
2007(14710)
2006(13235)
2005(12186)
作者
(54170)
(45488)
(45021)
(43018)
(28658)
(21514)
(20420)
(17463)
(17216)
(16165)
(15635)
(15256)
(14675)
(14662)
(14390)
(13839)
(13484)
(13111)
(12930)
(12840)
(11607)
(10918)
(10795)
(10309)
(10036)
(10028)
(9994)
(9968)
(9125)
(9027)
学科
(75274)
经济(75162)
管理(64805)
(58244)
(50173)
企业(50173)
方法(28562)
中国(26799)
数学(24411)
数学方法(24195)
(22619)
(22596)
(20531)
技术(19496)
业经(18421)
(16538)
(16191)
银行(16167)
(15615)
(14858)
金融(14851)
(14552)
贸易(14539)
(14411)
(14248)
技术管理(13127)
农业(12989)
体制(12987)
理论(12940)
(12650)
机构
大学(275339)
学院(272520)
(119677)
经济(117380)
管理(103828)
研究(99355)
理学(88019)
理学院(87074)
管理学(85895)
管理学院(85344)
中国(78479)
(59560)
(58434)
科学(56060)
(49259)
财经(44825)
中心(44481)
研究所(44265)
(41756)
(41267)
(40903)
北京(38340)
经济学(37794)
(35980)
业大(35698)
(35213)
师范(34861)
经济学院(33714)
财经大学(33308)
(32602)
基金
项目(179364)
科学(143431)
研究(136355)
基金(131139)
(114244)
国家(113330)
科学基金(97250)
社会(89333)
社会科(84829)
社会科学(84811)
(68633)
基金项目(68165)
教育(62745)
自然(59013)
(58014)
自然科(57626)
自然科学(57610)
自然科学基金(56676)
编号(53656)
资助(52385)
成果(45227)
(42707)
(41497)
重点(40986)
创新(39199)
(39091)
(39037)
课题(38660)
国家社会(38586)
教育部(36093)
期刊
(135580)
经济(135580)
研究(88953)
中国(68524)
(46519)
管理(43608)
学报(39721)
科学(38740)
(37678)
教育(36553)
大学(30963)
(28558)
金融(28558)
学学(28455)
农业(25413)
技术(24764)
财经(23454)
经济研究(22620)
(20386)
业经(20034)
问题(17198)
科技(15394)
(15313)
(14970)
世界(14252)
技术经济(13870)
(13827)
论坛(13827)
国际(13616)
图书(13252)
共检索到43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天骄  
以资源配置和创新效率的新视角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并得出新的观点:改革第一阶段,科技资金配置和创新效率未有效改善;外部技术产业化和内部研发成本高企,导致技术交易市场、企业内部科技机构的收效甚微;企业主要依赖技术改造积累创新能力。第二阶段,强制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同时降低了技术产业化、内部研发和技术市场交易的成本,明显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和科技资金份额;科研机构的效率虽提高,但低于企业,原因是其人员和设备的效率都较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玉明  柯昌波  袁伟  
尽管我国科技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但是由于政府采购科技成果背离市场原则以及依然非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给予企业和应用性科研机构,打乱了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之间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体制与机制。应确立"科技事业管理"与"应用技术市场"双轨运行机制:在科技事业管理中,重点推进"事业拨款"和"合同采购"双轨并行机制,纠正合同采购中的事业经费审核制度;在应用科技市场中,要建立和完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吕岩威  李平  
中国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于创新效率的推动,而技术进步与创新效率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远高于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方面的差距较大,以及东北与东部地区在技术进步和纯创新效率方面的差距较大。在科研机构转制改革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全国及区域层面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改革初期均略有下降,但创新效率增速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的增速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全国及区域层面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改革初期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胜  景枫  
从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导入正文,并提出"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框架下的协同机制是关键"两个论断,从河北省的实际出发,在区域科技合作、创新组织、构筑平台、完善管理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促进河北省科研协同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同明  
当前,科技体制中的科技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经费管理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下一步,须加快改革科技资源分配和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林山   陈怀锦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既要发挥好产业创新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引领作用,又要发挥好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核心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战略的引领下,我国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全面凸显。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仍面临技术供给不足、融合生态不完善、关键主体地位不突出、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其原因是我国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上层建筑中仍有一些不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中梗阻”。为此,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机制。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玉民  周文磊  赵作权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以科技主体目的、科技系统结构与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系为理论依据,阐述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实质、基本问题、原则及特征,并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安国  牛建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新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没有“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从根本上讲,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解决农民过多的问题。就是通过城市化,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二是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除了一些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之外,要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主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咪咪  卢芳妹  贾良定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A组织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进行深入调查,探讨了宏观制度变迁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方式、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展现了A组织五十多年来,其社会身份(S)、关系身份(R)和个性身份(I)与宏观科技体制变迁的共演过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意义打破和意义赋予触发组织身份危机,推动组织身份变革,呈现涟漪效果;识别了A组织以关系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R_1→R_N"变革路径、以社会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S→R→I"变革路径以及以个性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I→R→S"变革路径。研究还归纳了组织实现身份变革的四种意义建构方式,包括接收式、选择式、反思式和前瞻式意义建构。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组织身份变革的理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天骄  
本文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格局的演变对专利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小企业的专利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其后是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效率低是因为对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不如企业。中国的科技资源不断从科研机构流向企业,这是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科技资金的配置达成的,它们对科技资金的配置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建平  赵园园  吴美琴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异质性动态演化的视角出发,首先将中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市区按照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六个距离测度与交叉效率集结模型对2014年31个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同区域内部评价分析,再利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各区域最优权重,以此区域间交互评价得到的综合效率值作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依据,最后对其结果加以分析并给予政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占元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开端下,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和重要。深入分析高校科技面临的世情、国情,准确把握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中心任务,有助于更好地根据重点工作部署,努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旭  
1995年以来日本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科技界,而且波及日本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考察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因、契机与政策措施,为我国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丹  
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起点。当前,回顾改革实践,把握改革趋势,开阔改革思路,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两年来,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技术成果作为商品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技术市场在全国城乡广泛兴起。据统计,1983年技术转让交易额为3000万元,1984年增加到7亿元,1985年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岩  
科技活动是现代高等教育功能和高等学校职能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质——专业性与学术性的基本特点.大学的科技体制是其科技活动的制度保证.对中国大学科技体制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