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2)
2023(17580)
2022(14916)
2021(14244)
2020(11944)
2019(27087)
2018(26878)
2017(50780)
2016(27620)
2015(31294)
2014(30910)
2013(30183)
2012(28129)
2011(25376)
2010(25403)
2009(23576)
2008(23132)
2007(20558)
2006(18194)
2005(16389)
作者
(76447)
(64123)
(63836)
(60858)
(41035)
(30429)
(29087)
(24744)
(24606)
(23120)
(22040)
(21810)
(20586)
(20339)
(20157)
(19841)
(18848)
(18738)
(18700)
(18420)
(16249)
(15592)
(15433)
(14735)
(14449)
(14405)
(14245)
(14019)
(12954)
(12793)
学科
(108501)
经济(108350)
管理(81504)
(74847)
(60544)
企业(60544)
方法(45530)
数学(40081)
数学方法(39504)
中国(33844)
(32836)
(31097)
(25979)
业经(24365)
地方(22619)
(22119)
贸易(22103)
(21553)
农业(21426)
(21056)
(19620)
银行(19595)
(18810)
(18173)
金融(18168)
(17914)
财务(17843)
财务管理(17799)
环境(17480)
技术(17408)
机构
大学(384441)
学院(382375)
(161512)
经济(158116)
管理(146562)
研究(133671)
理学(124955)
理学院(123511)
管理学(121417)
管理学院(120660)
中国(104603)
(82214)
(78204)
科学(78127)
(65755)
中心(62686)
(60542)
财经(60478)
(59545)
研究所(59228)
(55043)
业大(53056)
北京(52012)
(51603)
师范(51132)
经济学(49970)
(49212)
农业(47089)
(46556)
经济学院(44862)
基金
项目(254170)
科学(201952)
研究(190509)
基金(185541)
(161046)
国家(159680)
科学基金(137383)
社会(121689)
社会科(115281)
社会科学(115256)
(97294)
基金项目(97077)
教育(88253)
自然(87156)
自然科(85146)
自然科学(85119)
自然科学基金(83616)
(82992)
编号(76950)
资助(76042)
成果(64374)
(57964)
重点(57471)
(55069)
课题(54205)
(53199)
国家社会(50808)
(50328)
教育部(50089)
创新(49865)
期刊
(181199)
经济(181199)
研究(118791)
中国(82370)
(61319)
管理(56081)
学报(55404)
(55264)
科学(53700)
教育(45921)
大学(43600)
学学(40323)
(40155)
金融(40155)
农业(37444)
技术(34744)
财经(30265)
经济研究(28340)
业经(28002)
(26112)
问题(24013)
(20886)
图书(20297)
(20059)
国际(18434)
世界(18329)
技术经济(18049)
(17951)
理论(17507)
科技(17415)
共检索到591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少  
本文研究认为,深入认识科技伦理现状有助于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建设,通过考察提及科技伦理关键词的判例可以探明中国科技伦理的真实现状。中国重视科研伦理甚于技术和工程伦理,重视医学伦理、生命伦理甚于环境伦理和信息伦理。当前亟需在部分科技领域完善伦理制度,科技伦理制度中的权利规定应区分伦理领域,责任追究应以行为为中心,科研伦理制度应重视原则性规定,科技伦理教育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高强  
村级组织行动伦理的内在逻辑是学界有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以往研究集中从乡政村治的体制视角来阐释,强调结构性的"伦",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单一逻辑,而忽视了价值性的"理"。以梳理制度规范、利益充实、责任复现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趋势为基础,聚焦于村级组织分门别类处理任务的实践过程,分析村级组织的行动如何实现"伦""理"的多重结合。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将任务分类为刚性、弹性和惯性三种任务的机制,是由制度、利益与责任三者相互渗透与组合所塑造,形成了"制度-利益-责任"的多重行动逻辑,深刻体现了"伦"与"理"的结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高强  
村级组织行动伦理的内在逻辑是学界有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以往研究集中从乡政村治的体制视角来阐释,强调结构性的"伦",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单一逻辑,而忽视了价值性的"理"。以梳理制度规范、利益充实、责任复现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趋势为基础,聚焦于村级组织分门别类处理任务的实践过程,分析村级组织的行动如何实现"伦""理"的多重结合。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将任务分类为刚性、弹性和惯性三种任务的机制,是由制度、利益与责任三者相互渗透与组合所塑造,形成了"制度-利益-责任"的多重行动逻辑,深刻体现了"伦"与"理"的结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武向朋  
环境警察联合已有的环境执法部门共同执法对环境违法者形成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环境警察也有被动和事后惩罚的不足之处,因此环境警察制度必须与其他的因素互相配合。商业伦理理论与环境警察制度的关联,使得环境保护的成效更为持久。环境警察制度的完善应侧重事前预防,建立专业队伍,强化企业社会环保责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尹发跃  周均  薛娟  
研究生在享受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时,深受网络新型伦理道德观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网络伦理意识。在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同时,高等院校网络管理者应重视网络伦理道德行为的研究,加强研究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红军   李书苑   阳镇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有必要将数字科技伦理纳入监管范畴。系统分析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的制度建设和实践做法,发现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的监管主体涵盖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咨询小组和委员会及网络和社区等跨政府组织、分权行政机构等;数字科技伦理监管主要面向人工智能伦理和大数据伦理,并在算法、人脸识别和数据公平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政策布局;监管模式为政府部门主导、政府部门与跨政府组织上下联动以及多中心、分散式的模式。英国政府将部分监管权力下放,与跨部门数字科技伦理治理标准相结合,对数字科技伦理进行监管。英国数字科技伦理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在于:在制度设计上,确立跨部门协作、以人为本、制定清晰的伦理治理原则和全国性标准;在监管模式上,构建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监管;在多利益主体参与上,赋予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全面考虑多方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建立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伦理监管框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文红梅  
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针对大学生道德诚信缺失的现状,应从加强制度宣传、引导大学生参加道德诚信实践、建立大学生道德诚信档案和构建大学生道德诚信测评体系等方面入手,以便在大学生道德诚信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实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奕阳  
充分发挥伦理审查在科技伦理治理中的作用,必须重视伦理审查相关机制构建与完善。目前我国伦理委员会建设、伦理审查程序运行、伦理审查方式方法应用等方面的机制还存在一些欠缺和不足,影响科技伦理审查质量和效率,亟需寻求对策加以优化。通过案例探讨、数据分析、域外经验借鉴等方法与途径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一是在伦理委员会建设上,构建相关认证机制,提高准入门槛,以全面均衡地提升伦理委员会综合实力,通过人员聘用、单独建制、财务支持等路径增强伦理委员会独立性,通过制度约束、业务培训、指导监督,不断提高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二是在伦理审查程序运行上,完善利益冲突回避机制,合理确定回避主体范围等,根据研究风险等级启用相应审查程序,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三是在伦理审查方式方法上,优化审查结果互认机制,通过结果互认提高审查效率和质量,并加强伦理审查信息化建设,推进伦理数据标准化,健全信息系统权限管理制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杰  
传统公司制度以效益为核心价值取向,然而任何法律制度包括公司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其内在道德伦理价值,现代公司制度不能无视企业经营与管理伦理而自行构建一套规则体系。市场道德适用的局限性,决定了除了功利性评判之外,公司制度构建同样需要普适的伦理道德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价值评判标准。由此来看,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其实是对长期被忽视的公司制度伦理价值的一种回归。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东亮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加,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是高校对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高校内部控制中经费审批权限存在困境,三是高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四是高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系统。本文认为,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促使高校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发展,应提高高校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内部控制考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强化内部控制的执行与监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中英  魏强  
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资本的文化逻辑和文化的资本逻辑进行深度考察。产业化的文化生产以盈利为根本目的,会造成"资本异化"、"文化风险"。从哲学角度讲,"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辩证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化"对社会的进步与完善又具有深层危害。为使文化生产更好地实现对人"意义世界"的终极关怀,可以通过注入发展伦理精神,对"文化产业化"进行伦理规范、综合制约、实践超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博京  刘婵娟  
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的关系,在时代更迭的大背景下,变得愈加复杂。如何有效地解决二者间的"二元对立",保留人们对丰富多样的"意义"和"价值"的敏锐触觉,对于解析科技伦理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入"高概念"主张,旨在阐明科技伦理通过其祛魅、统合和自觉而实现与科技发展的并行统一、过程与结果的并重、滞后与先验的调和。以人工智能伦理的具象化场景应用为例,将"高概念"主张嵌入至人工智能伦理中,不仅有利于客观地呈现科技发展与伦理之间的全新关系,而且有利于完成科技伦理自身在时代背景下的反思与重构,即在再认知策略共同体的基础上促使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的均衡发展,进而助力科技伦理发展全新环境的营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励效杰  王慧敏  李红艳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权制度在实现水资源多元价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与水权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才刚刚起步,有关水权制度的立法更是薄弱,亟待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水权制度立法现状,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悦玥  
当前我国已在科技法框架下构建了日渐完善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但是,知识产权法框架下的专利伦理审查机制还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专利法与科技法规范之间衔接不畅、科技成果转化阶段难以发现专利申请中的潜在伦理倾销风险、难以规制机构外独立研究活动的科技伦理风险。构建专利科技伦理审查体系,有助于实现科技法与专利法的有效对接、倒逼科学研究程序合规、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对此,我国应当修订《专利法》使其与现有科技伦理治理规则有效衔接,确立专利科技伦理审查指导原则,制定实行分类分级监管的专利伦理审查清单,并且通过加强自律管理强化专利申请人的科技伦理合规意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书全  王开元  
为应对科学研究活动可能产生的伦理道德问题,我国建立起以伦理审查委员会为主体的伦理审查制度。由于制度安排及体制机制存在先天不足与运行梗阻,运行中针对审查权缺乏有效监管,伦理审查未能达到预期风险防范效果,反而屡屡曝出有违伦理道德的学术丑闻。分析科技伦理审查的价值以及伦理审查制度安排的不足,最后提出,基于伦理审查较强的公权属性与公益目标价值,应以确立“风险预防”为核心的更加审慎的审查原则,优化审查主体建制模式,强化对伦理审查的监督与制约,以及加快伦理审查统合性立法进程,作为伦理审查制度完善走向,为科技发展扎紧伦理“篱笆”,推动科学技术“向善”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