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3)
2023(11008)
2022(9122)
2021(8692)
2020(7348)
2019(16841)
2018(16439)
2017(30793)
2016(16580)
2015(18800)
2014(18235)
2013(17861)
2012(16262)
2011(14906)
2010(14880)
2009(13710)
2008(13532)
2007(11519)
2006(10059)
2005(8898)
作者
(49693)
(41636)
(41531)
(39349)
(26490)
(19880)
(18502)
(16312)
(15926)
(14629)
(14431)
(13925)
(13426)
(13178)
(12956)
(12733)
(12406)
(12170)
(11931)
(11897)
(10450)
(10270)
(10147)
(9532)
(9383)
(9336)
(9142)
(8796)
(8352)
(8242)
学科
(71362)
经济(71289)
管理(44597)
(43565)
方法(36144)
(33905)
企业(33905)
数学(33208)
数学方法(32651)
中国(21674)
(18647)
(16622)
贸易(16614)
(16292)
(15058)
(14483)
业经(13785)
农业(12607)
技术(12129)
(11668)
(11031)
银行(10987)
理论(10818)
(10559)
(10497)
金融(10496)
环境(10361)
地方(9597)
(9284)
(9029)
机构
大学(244009)
学院(241076)
(104590)
经济(102959)
管理(92103)
研究(87001)
理学(81043)
理学院(80122)
管理学(78393)
管理学院(77997)
中国(65556)
科学(55142)
(52040)
(46109)
(44688)
(43089)
研究所(41567)
业大(39599)
中心(37980)
农业(36761)
财经(35736)
经济学(33374)
北京(33009)
(32954)
(32670)
(30912)
经济学院(30241)
(29820)
师范(29393)
科学院(27046)
基金
项目(169752)
科学(134169)
基金(126235)
研究(116559)
(113901)
国家(113073)
科学基金(95589)
社会(76091)
社会科(72377)
社会科学(72359)
基金项目(66006)
(63830)
自然(63723)
自然科(62407)
自然科学(62381)
自然科学基金(61322)
(55818)
教育(53913)
资助(52781)
编号(43387)
重点(39033)
(38325)
(36493)
(35951)
创新(34300)
成果(33966)
科研(33089)
国家社会(33076)
计划(33007)
教育部(32453)
期刊
(103478)
经济(103478)
研究(67569)
中国(46538)
学报(44059)
科学(40975)
(40436)
管理(33290)
大学(32753)
学学(31232)
(30720)
农业(27951)
教育(22667)
技术(20181)
经济研究(19306)
(19031)
金融(19031)
财经(17730)
(16513)
业经(15696)
(15296)
问题(13810)
科技(13741)
统计(13695)
(13540)
世界(12692)
(12636)
技术经济(12582)
国际(12374)
(12311)
共检索到34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初  李文军  
本文首先通过对现有统计数据的测算和分析,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历年中国科技人才外流(主要是出国留学生)的规模,进一步区分了过渡性人才外流和永久性人才流失两类人才外流,并分析了两者各自对中国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锡初  
“图书馆人才外流”质疑李锡初(广西图书馆530022)关于人才,在人才学里较一般的看法是:在某一方面以其创造性的劳动而作出一定贡献者。以此推理,图书馆人才就应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和图书馆学研究中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作出一定贡献的人。这样定义图书馆人才,我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帆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急需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流以创造人口红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人才流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但这些研究的结论却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通过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对经济增长、人才外流和人才政策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结果显示人才外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开放的人才政策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人才的流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德劲  
人才外流及其经济影响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在VAR模型框架内,我们通过检验我国人力资本与出国留学生比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并估计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模型,证实了人才外流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正"经济效应的存在,并分析了出国留学比率变化对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传递效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蝶  王嵩迪  
在当前中美关系嬗变的背景下,中美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高校作为开展前沿性、基础性研究的主阵地,其培养的科技人才规模与质量决定了一国的科技实力及发展潜力。基于国内外统计数据与政策文件,对比中美高校科技人才规模与质量现状,研判我国科技人才储备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提出从增加高校科研经费、增强高校国际科技人才吸引力等方面着力缩小差距,进一步将人力资源的规模优势升级转化为质量优势,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伟大目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霍丽霞  王阳  魏巍  
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借鉴产业区位商思想进行测算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科技人才集聚程度测算,剖析科技人才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人才流动规律,结果表明,中国科技人才空间集聚非均衡发展,区域科技人才集聚差异仍有扩大趋势。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创新环境、教育文化环境等科技人才集聚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与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兴国  
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这就是高级科技人才正在成为人才资本。许多知名企业都建立了核心科技工作团队,将其视为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构成企业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资本。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在公司占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慷  黄辰  邓大胜  
为分析省级科技人才政策对科技人才集聚的空间影响机制,本文以31个省(区、市)200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构成的面板数据为支撑,构建了空间计量分析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在地理相邻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下,省级科技人才集聚呈现空间特征,省级出台的以人才激励、科研管理、人才服务、自主研发为主的人才政策对省内科技人才集聚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对人才和科技关注度增大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激励、人才服务政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即本地人才激励政策、服务政策强度越大越不利于周边省(区、市)科技人才集聚;科研管理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不显著,自主研发政策区域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整体而言,邻近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水平对本地区人才集聚的吸引作用大于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提高省级科技人才政策效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勤  朱光明  
本文以日本政府的《关于科学技术相关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意见》为根据,在对日本科技人才战略制定的背景与内容进行说明与评价的基础上,就这一战略对我国的启示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高子平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才外流一直是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顽疾。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跨越的过程中,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吸引人才回流、增加人才创业机会的措施,使人才外流的比率有所降低,但人力资本增值所需的物质资本和制度空间依然缺位,产业结构失衡的内在矛盾依然深刻,以致人才外流的规模继续扩大。本文拟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探讨印度的人才外流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敏  
"人才外流"对人才输出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该领域争论的焦点。新近的实证研究发现,移民机制对不同收入、教育、移民水平的输出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正负截然相反的作用。我们以"人才外流"的主要途径"留学"为起点,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影响留学、移民决策的主要因素,并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数据库》中旅美留学生数据检验了我们的推论。解释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人才外流"作用扭转的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翔  
知识经济社会,高层次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高层次人才流失,大而言之,影响宁波经济发展特别是科技竞争力的提高;小而言之,会使一个企业一蹶不振。笔者通过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动因调研分析,分别从政府和用人单位角度对宁波高层次人才外流提出了应对之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昌贵  
三、人才外流成因的政策与外交层面分析以上讨论主要侧重在人才外流现象产生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实际上除此以外,还应当包括国际关系和政策因素的影响。因为,光是讨论人才外流的个人意向还是不够的,这种个人意向能否成其为事实,还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可能:一是人才派遣国是否同意将其派出去;二是人才接收国是否允许其留下来。因此讨论政策因素对人才外流的影响,对于我们全面探究人才外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安佑  袁伦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