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3)
2023(16390)
2022(13805)
2021(12983)
2020(10964)
2019(25462)
2018(24732)
2017(46521)
2016(25007)
2015(28430)
2014(28024)
2013(27754)
2012(25490)
2011(22919)
2010(22646)
2009(20907)
2008(20315)
2007(17732)
2006(14877)
2005(13197)
作者
(72699)
(61080)
(60673)
(57730)
(38482)
(29435)
(27566)
(24111)
(23160)
(21292)
(20756)
(20287)
(19255)
(19041)
(18958)
(18797)
(18695)
(18149)
(17536)
(17438)
(15116)
(14769)
(14739)
(13900)
(13842)
(13531)
(13393)
(13231)
(12193)
(12088)
学科
(104148)
经济(104043)
管理(69916)
(67058)
(54256)
企业(54256)
方法(50294)
数学(44885)
数学方法(44395)
中国(29907)
(27517)
(27050)
(24502)
贸易(24490)
(23934)
业经(21204)
(21143)
(18406)
农业(18372)
地方(17785)
(16350)
财务(16307)
财务管理(16266)
技术(15685)
企业财务(15375)
(15346)
(15243)
银行(15187)
环境(15111)
(14700)
机构
大学(359356)
学院(356936)
(151793)
经济(149111)
管理(138244)
研究(122785)
理学(120733)
理学院(119389)
管理学(117344)
管理学院(116702)
中国(91773)
科学(76168)
(74829)
(65962)
(64883)
(61574)
研究所(56717)
中心(56506)
业大(56401)
财经(53842)
农业(51578)
(50358)
(49316)
经济学(47621)
北京(46493)
(45110)
师范(44531)
(43950)
经济学院(43232)
财经大学(40340)
基金
项目(248555)
科学(196294)
基金(183932)
研究(175263)
(163213)
国家(161917)
科学基金(138260)
社会(113796)
社会科(108024)
社会科学(107997)
基金项目(97358)
(95148)
自然(91041)
自然科(89045)
自然科学(89014)
自然科学基金(87464)
(81721)
教育(81093)
资助(74837)
编号(68223)
重点(56675)
(55946)
成果(54300)
(52939)
(52208)
科研(48964)
创新(48908)
国家社会(48628)
教育部(47883)
课题(46769)
期刊
(153825)
经济(153825)
研究(98705)
中国(65324)
学报(61876)
(57591)
科学(55397)
(51046)
管理(47964)
大学(46232)
学学(43585)
农业(39260)
教育(34221)
技术(30149)
(28560)
金融(28560)
经济研究(26485)
财经(26315)
业经(24467)
(22683)
(22142)
问题(21020)
(20477)
(18003)
国际(17997)
统计(17508)
科技(17452)
技术经济(17303)
世界(16673)
(16644)
共检索到510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丛  阿儒涵  
针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不同领域内对于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水平的影响”这一问题,以Scopus、SciVal和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以2009—2018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产出为样本,构建领域合作强度影响力、领域合作水平影响力指数,建立二维影响力分析矩阵模型,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欧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合作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在不同领域对中国学术国际合作产出水平有不同影响;(2)美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强度和合作水平上呈良好态势,对中国国际学术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3)亚太区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要针对各地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特点,在资源配置和合作模式探索上展开具体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祚庥院士1927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扬州,原籍安徽望江。何祚庥院士1951年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6年起先后在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二机部九院、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等职务。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理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顾亮亮  朱亮  寇远涛  金慧敏  叶飒  赵瑞雪  
本文系统介绍论文产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及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等内容,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对其论文产出进行分析研究,重点选取发文趋势、优势学科、高被引论文、机构领军人物、科研合作网络多个维度,充分展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以期为其他机构开展论文产出分析提供实践参考,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决策与科研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瑞  吴殿廷  鲍捷  邱研  王维  
以中国科学院1192名院士为典型群体,运用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识别和剖析了高级科学人才成长的时空规律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中科院院士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在东中西3大地带均呈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地理空间上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其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均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③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带的HH集聚省域数量随年代推进分别呈现出先增后减、变化不大和逐渐增加态势,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省域及其邻近省域;④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地带时空格局演化跃迁较多的是类型Ⅳ(省域本身及其邻居均保持了相同水平),近半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的连续稳定性,而类型Ⅰ、Ⅱ和Ⅲ在数量上也有所差异,且存在部分省域跃迁明显的现象;⑤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差异和变化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科院院士的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魏明坤  
[目的/意义]目前,国际领域关于论文影响力的研究越来越多,选取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国内学者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掌握中国学者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对提升我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软件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获知中国学者学术论文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通过采用文献共被引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共被引作者分析来探测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结果/结论]通过对中国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论文影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党亚茹  
本文以 1989— 1998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量和引文量为评价依据 ,建立了科技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的发展波动分布模型 ,以发展波动强度系数为评价因子 ,给出 10年来中国科学发展趋势的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若扬  
运行机制是提高院地合作绩效的关键。本文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和区域创新体系为背景,从动力、组织、决策、整合、双赢、激励、支撑等方面分析院地合作的运行机制,为提高院地合作水平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轶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加强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力度,致力于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在总结中科院近年来与省市、企业合作情况的同时,也具体分析了下一步改进工作的举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坚持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强科技投入,认真听取科技专家意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制定和采取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涛  周丹丹  张振刚  杨红明  
在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中国科学院院士遴选目标与遴选标准变化过程,基于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确定遴选效度评价指标并提出假设,以学部和相应学科为单位,统计分析1956—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全部获奖科研成果学科分布,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该奖项情况。验证假设发现,在以目前院士遴选目标为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中国科学院院士遴选效度良好,导致院士遴选制度存在缺陷的关键原因在于遴选目标的设置。藉此建议:重视分析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情况,以提高遴选效度评估的准确性;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奖励在院士遴选效度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军  姜博  
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350种国内教育学期刊2012—2014年国际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国际影响范围总体呈扩大趋势,但期刊学术质量亟待提升;教育学术团体是教育学术成果国际化的重要力量,高校主办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仍待提高;专业型期刊是高国际影响力期刊的主要阵地。与其他国内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相比,教育学期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与国际教育学期刊相比,少量国内教育学期刊开始与国际权威教育学期刊接近,但整体仍存在不小差距。"质""量"均衡发展,注重传播语言载体的作用,多主体参与,专业化和特色化研究以及完善评价体系,是提升我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殿廷  刘超  顾淑丹  张若  蔡春霞  
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年以前评选出的800多位科学院院士和600多位工程院院士为考察对象,从二者的对比分析入手,努力寻找其中的差异性,探讨高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深层次规律。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有共同的规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培养高级科学人才主要靠重点综合大学和大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靠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社会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