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30)
- 2023(19900)
- 2022(16640)
- 2021(15518)
- 2020(13300)
- 2019(30469)
- 2018(30040)
- 2017(55825)
- 2016(30626)
- 2015(34289)
- 2014(33908)
- 2013(33621)
- 2012(31256)
- 2011(27970)
- 2010(27965)
- 2009(26285)
- 2008(26374)
- 2007(23444)
- 2006(20349)
- 2005(18492)
- 学科
- 济(130611)
- 经济(130465)
- 业(103602)
- 管理(95460)
- 企(89714)
- 企业(89714)
- 方法(60789)
- 数学(50878)
- 数学方法(50231)
- 财(38502)
- 农(38109)
- 中国(34781)
- 业经(34363)
- 学(27213)
- 农业(26391)
- 务(26172)
- 财务(26121)
- 财务管理(26069)
- 贸(25753)
- 贸易(25741)
- 制(25303)
- 易(25110)
- 企业财务(24737)
- 地方(22272)
- 和(21950)
- 技术(21857)
- 理论(20954)
- 银(19415)
- 银行(19331)
- 策(19184)
- 机构
- 大学(443122)
- 学院(442376)
- 济(184990)
- 经济(181594)
- 管理(170081)
- 研究(152046)
- 理学(146655)
- 理学院(145021)
- 管理学(142414)
- 管理学院(141606)
- 中国(117913)
- 科学(95735)
- 京(94306)
- 农(85203)
- 财(84532)
- 所(78444)
- 研究所(71495)
- 业大(70951)
- 中心(70036)
- 财经(67475)
- 农业(67469)
- 江(66423)
- 经(61498)
- 北京(59103)
- 经济学(56785)
- 范(54331)
- 院(54252)
- 师范(53602)
- 州(52096)
- 经济学院(51283)
- 基金
- 项目(296803)
- 科学(233111)
- 基金(218197)
- 研究(207133)
- 家(193869)
- 国家(192286)
- 科学基金(163962)
- 社会(133020)
- 社会科(126193)
- 社会科学(126156)
- 基金项目(114884)
- 省(114733)
- 自然(109064)
- 自然科(106661)
- 自然科学(106625)
- 自然科学基金(104821)
- 划(97391)
- 教育(94475)
- 资助(90080)
- 编号(80847)
- 重点(67435)
- 部(65197)
- 成果(64942)
- 发(63008)
- 创(62862)
- 创新(58438)
- 科研(58062)
- 国家社会(56266)
- 业(56129)
- 计划(56110)
- 期刊
- 济(200863)
- 经济(200863)
- 研究(124708)
- 中国(84547)
- 学报(79307)
- 农(77209)
- 科学(70100)
- 财(69146)
- 管理(65541)
- 大学(59214)
- 学学(55899)
- 农业(52427)
- 融(39163)
- 金融(39163)
- 教育(38722)
- 技术(38551)
- 财经(34062)
- 经济研究(32750)
- 业经(32415)
- 业(30978)
- 经(29467)
- 问题(26514)
- 贸(23753)
- 技术经济(23667)
- 版(23073)
- 统计(22564)
- 图书(21697)
- 世界(21529)
- 国际(20985)
- 策(20657)
共检索到661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庆根 周宏 王全忠
本文运用198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种植业统计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模型,分离出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中结构变动的贡献量,并以种植结构变动贡献量作为衡量结构变动效果的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种植结构变动贡献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中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不高;小麦和水稻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较小,且其结构变动在多数时期对其产值增长有负向影响;玉米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较高,且其结构变动在多数时期对其产值增长有正向影响;大豆、棉花、花生和油菜籽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波动较大。种植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人数与耕地面积对种植结构变动有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宏
本文利用农产品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结构贡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八五"到"十五"时期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持续不断但作用有所减弱,价格贡献则呈震荡趋势且对总产值变动幅度产生较大影响,而播种面积、种植业内部结构和种植业区域结构的贡献仍持续不断。在粮食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基本上一致,但在经济作物中,各因素的贡献与它们对种植业总体的贡献有差异。
关键词:
种植业 贡献因素 因素分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谷克鉴 陈福中
计量经济学有关净出口同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性质的已有研究,本质上是从国民收入核算语境中需求一侧展开的且被定义为经典的线性关系。本文尝试从供给侧纳入贸易要素进而实现增长核算模型的拓展,并根据数学理论和方式构建GDP同净出口依存度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多层次识别准则。基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1995—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时空相关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区域异质性表现;依据其非线性关系的数学性质,讨论了净出口作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临界转变点和推动实际经济增长的闭区间形式,结果还发现经济开放度决定净出口作用于经济增长作用区间的地区差异,同时延展净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
净出口 增长核算 开放经济 计量经济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强 刘冬梅
本文利用1995-2007年全国各省数据计算狭义的农业科研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水平,以估算农业科技存量为基础,利用静态面板估计了不同函数形式下科研变量对农业生产的弹性,计算了农业的边际回报率和内部收益率两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比较相关研究结论,本文发现从国家层面看,农业科研投入在过去取得了很高的回报率并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树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且明确提出要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研究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课题十分重要。本文以1985—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着眼于中国近三十余年高速增长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考察了省级财政透明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研究发现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和效率,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透明 经济增长 地方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亚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开拓眼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入境旅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旅游问题研究者和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就入境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这样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且是长期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毕然 王英
基于2006-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服务业增长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总体性实证研究;进而对31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各地区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总体性实证研究显示,在各种影响因素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作用最大。分类实证研究显示,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同类别的地区其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起着关键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服务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增长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李亚光
本文在测算了产业结构变动值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和文献,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动值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趋势;在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中,人力资本、最终消费、投资和外资因素具有正向影响作用;R&D强度有负向影响作用;外贸、城市化、区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并且不显著。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柏乃 张电电
文章基于1997-2012年30个省级地区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选用"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决算额"测算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水平,研究分析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空间差异及原因。结果显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明显时空差异,空间上表现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贡献度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时间上呈现出"由低到高,日趋平稳"的变化趋势。政府应明确自身职能责任,通过加大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力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等途径,整合全社会卫生资源,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乔敏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并深陷增长困境,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却逐年提升。通过2000—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路径,研究发现: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升得益于中国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扩大;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国内的再生产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进而提振世界经济;外商投资流入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得出中国需要秉持正确的义利观,扎实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完善新时代对外开放布局;扩大国内市场的再生产,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国际影响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田泽永 江可申 谢忠秋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对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民营经济由于具有较高的产出弹性,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在东部民营经济已经开始寻求质的提高的同时,中西部民营经济还放在量的扩张的初始阶段,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也开始出现过剩迹象;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大国有投资力度不可避免。
关键词: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幸 周德
[目的]近年来,我国葡萄种植业发展迅速,产业调整与优化将是其未来发展重点,需要对葡萄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产业集中度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测度1998—2018年间我国葡萄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因素、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5个方面探讨我国葡萄种植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葡萄生产的地域格局已初具雏形,且产地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西迁南移”变动特征显著,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主产区正逐渐形成;地区自然条件、农村老龄化、灌溉条件、比较效益、非农就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对我国葡萄种植布局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要素对是否为主产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葡萄生产布局规划,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以应对转型结构调整阶段的水果供需变动。
关键词:
葡萄 农业布局 产业集中度 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中根 洪涛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85-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政府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年末在岗职工人数数据,运用面板数据的变截据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政府消费的增长效应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上政府消费的系数为4.656;在省(市、区)层面上,各地方政府消费的系数均大于零,但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支出方式应逐步实现从政府投资向政府消费转变,并调整政府消费的内部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
关键词:
政府消费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剑平 马长发 张庆红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和空间面板数据剥离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9年、1992-2000年、2001-2009年全国土地要素贡献率分别是19.31%、13.93%和26.07%。研究结论:(1)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方法因为加入了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而使得分析结果可能比普通面板分析方法结果更可靠。(2)中国当前表现为逐渐高效的外延式增长,较高的土地贡献率和土地弹性可能更符合当前各地方政府为获取GDP政绩争相扩地以及愈发达地区土地渴求愈强烈的经济现实,土地供给政策的制定在考虑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上亦应更多考虑次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
关键词:
土地要素 空间面板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莉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且也通过资源配置、生产率变动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却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之伴随的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含量、政府财政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粮食生产中科技进步速度及贡献研究——基于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及路径判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于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绿色增长是影响官员晋升的主要因素么?——基于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种植业保险对农地规模化经营的激励效应——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1998—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产权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0省份1995—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基于1996-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金融贡献差异分析——基于我国东、中、西部面板数据的检验
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贡献研究——以苏、粤、闽197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