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8)
- 2023(14019)
- 2022(11524)
- 2021(10502)
- 2020(9064)
- 2019(20791)
- 2018(20159)
- 2017(38450)
- 2016(20771)
- 2015(23475)
- 2014(23083)
- 2013(23503)
- 2012(21911)
- 2011(19852)
- 2010(19921)
- 2009(18845)
- 2008(19281)
- 2007(17359)
- 2006(15026)
- 2005(13861)
- 学科
- 济(99071)
- 经济(98965)
- 业(84449)
- 企(74598)
- 企业(74598)
- 管理(70436)
- 方法(45380)
- 数学(36615)
- 数学方法(36385)
- 农(30490)
- 财(29704)
- 业经(29019)
- 中国(25787)
- 农业(21431)
- 务(21013)
- 财务(20994)
- 财务管理(20966)
- 贸(20131)
- 贸易(20121)
- 企业财务(19840)
- 易(19594)
- 制(19098)
- 技术(18139)
- 学(17729)
- 和(17641)
- 地方(15967)
- 划(15666)
- 策(15581)
- 理论(14811)
- 体(14283)
- 机构
- 学院(314102)
- 大学(312167)
- 济(141516)
- 经济(139131)
- 管理(122121)
- 研究(109979)
- 理学(104994)
- 理学院(103816)
- 管理学(102403)
- 管理学院(101809)
- 中国(86709)
- 科学(66157)
- 京(66068)
- 财(63965)
- 农(57944)
- 所(57077)
- 研究所(51817)
- 财经(51369)
- 中心(49375)
- 江(47000)
- 经(46775)
- 业大(46388)
- 农业(45802)
- 经济学(44546)
- 北京(42019)
- 经济学院(40524)
- 院(39064)
- 财经大学(37912)
- 范(37599)
- 师范(37245)
- 基金
- 项目(205403)
- 科学(163447)
- 基金(152994)
- 研究(147271)
- 家(134377)
- 国家(133296)
- 科学基金(114373)
- 社会(96893)
- 社会科(92054)
- 社会科学(92032)
- 基金项目(80984)
- 省(78123)
- 自然(73787)
- 自然科(72136)
- 自然科学(72116)
- 自然科学基金(70937)
- 划(65938)
- 教育(65449)
- 资助(62194)
- 编号(56701)
- 重点(46762)
- 部(46661)
- 创(45075)
- 发(45006)
- 成果(44984)
- 业(43185)
- 创新(41553)
- 国家社会(41550)
- 教育部(39756)
- 科研(39733)
- 期刊
- 济(156363)
- 经济(156363)
- 研究(93397)
- 中国(57052)
- 农(53183)
- 财(51996)
- 学报(48719)
- 管理(47418)
- 科学(47285)
- 大学(36783)
- 农业(36232)
- 学学(35143)
- 融(28758)
- 金融(28758)
- 财经(26384)
- 技术(26303)
- 经济研究(25893)
- 业经(25615)
- 业(23051)
- 经(22895)
- 教育(22668)
- 问题(20960)
- 贸(19028)
- 技术经济(18563)
- 世界(17824)
- 国际(16750)
- 现代(15052)
- 商业(14991)
- 统计(14978)
- 版(14538)
共检索到468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宗兵 封永刚 张俊亮 王炬 田维波
【目的】认识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演进趋势和集聚效应。【方法】综合利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地区平均集聚率、空间相关系数等指标测算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水平,并用引入地理集聚度的C-D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国种植业产业的集聚效应。【结果】种植业总体上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但不同行业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植业呈现出专业化、连片化的地理集聚特征;种植业产业地理集聚对产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结论】着力提高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区域性的管理和服务,为产业集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比较优势推进具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份种植业总播种面积及6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从产业和地区两个方面系统地刻画了1980~2010年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拐点特征和明显的"先小幅增强、随后显著增强、后趋于减弱"阶段性特征。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区域是中部地区,主要省份种植业呈现出明显的中度地理集聚特征。一些农作物生产还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区、市)的特征,地区垄断性趋势不断增强。影响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主要包括...
关键词:
种植业 地理集聚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亚亚 李谷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效应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了解中国农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克鲁格曼指数和区位熵指数考察了1978-2012年间中国29个省(市、区)20种农作物的区域分工、专业化水平及演变规律,并结合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分析了中国省域农作物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专业分工角度来看,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差异性逐渐增强,各地区农作物的专业化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同时各作物种植优势地区存在不同程度地转移;从集聚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在时空与地理两种不同的关联路径下,农作物空间关联性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向豪 陈彤 姚娟
基于1989—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种植业及8类作物的产量数据,运用重心移动模型、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对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整体而言,新疆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拐点和阶段性特征,种植业整体重心呈现出向北偏东的移动趋势,不同作物地理集聚具有显著差异。一些农作物的生产高度集聚在少数地州,地区垄断性不断增强。影响新疆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主要包括资源禀赋、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和制度环境等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卫东
基于1980—2012年中国29个省区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中国省域种植业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索了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种植业在整体和局部区域上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分布呈现非随机的地理集聚格局,种植业的省际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非常明显,具有强烈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种植业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并且其高—高集聚核心区域明显扩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华 陈阳 张欣钰
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区域链条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区位基尼系数(G)和地理集中度(CRn)测算我国制造业21个行业1997—2013年期间的集聚水平,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所具有的集聚特征与变化趋势;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探究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模式。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呈现倒"U"型演变过程,即1997—2008年集聚水平上升,产业集聚拐点在2003—2008年期间出现,2009年之后制造业集聚水平出现下降态势;(2)制造业地域分布不均,形成以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区的高值集聚块,以广东省为中心的集聚点,并以此为中心向周边省市递减,同时产业发展水平相似(高高或低低)的区域呈现集聚、片状分布格局,空间结构化严重;(3)制造业以分散—离散和集中—离散两种空间集聚类型为主,产业的空间集聚类型演化集聚与离散相交替,空间集聚类型趋向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华 陈阳 张欣钰
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产业集聚逐渐成为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区域链条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基于区位基尼系数(G)和地理集中度(CRn)测算我国制造业21个行业1997—2013年期间的集聚水平,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所具有的集聚特征与变化趋势;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探究我国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模式。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行业的集聚呈现倒"U"型演变过程,即1997—2008年集聚水平上升,产业集聚拐点在2003—2008年期间出现,2009年之后制造业集聚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二玲 朱纪广 李小建
目前对农业地理集聚和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计算和比较中国2008年种植业不同分类层次中类、小类和细类的平均基尼系数、平均Moran’s I指数和各层次农作物的专业化指数发现,在中国省域层次上(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种植业具有一定的地理集聚态势,且种植业划分越细,空间集聚和专业化生产趋势越明显。从大类看,种植业生产分布相对分散,各省在大类上"大而全"的生产,但从较小类上更加集聚和专业化。中国种植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已逐步出现。大宗农产品的区域专业化程度较低,而经济作物区域专业化程度很高。虽然具体的空间集聚格局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农作物生产条件的匹配程度来决定的,但政府决策、制度变革等社会因素在区域专业化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是对自然集聚格局的优化调节。定量测度种植业地理集聚与专业化发展的空间格局,找出进行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具有潜力的具体区位,可以加大政府对种植业空间布局调控优化的作用,对各地区制定具体的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合光 孙东升 杨秀平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世界植物性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和市场格局,归纳了其发展特征,并展望了其中短期走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储霞玲 黄修杰 姚飞 马力 洪建军
[目的]利用种植业产量数据,在县域层面上分析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方法]在通过区位熵模型计算农业专业化指数的基础上,引入重心模型和GIS空间可视化技术分析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探究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的时空集聚效应。[结果](1)1997—2016年广东省农业专业化程度逐渐提升,尤以2007—2016年提升速度最快,这种变化趋势得益于广东省专业镇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显现。(2)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目前已在粤北(河源市和梅州市西部)、粤西(阳江市)和珠三角(江门市)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蔬菜专业化集聚优势区基本未发生变化,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和东莞市等城市化水平较高区域。瓜果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种植区域分散和相对集中并存,专业化集聚优势区从粤北地区转移到珠三角及偏北区域(肇封开县、德庆县、郁南县)。桑茶专业化区域重心从广东省东北部转移到西南部,目前在粤北的云浮、粤西的茂名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化分工区域,但规模较小。(3)广东省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专业化格局。粮食专业化产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决定了蔬菜专业化产区的分布呈现杜能模型的圈层结构,瓜果和桑茶专业化产区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其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继承性。[结论]应从优化调整农业专业化空间布局、突破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效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浩 程申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了解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及其时序变动趋势,有助于准确判断中国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基于198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粮食种植业TFP表现为加速增长模式,粮食种植业的TFP年均增长率为1.42%,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推动了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粮食种植业产出增长主要源于TFP的增长贡献。小麦的TFP表现为恒速增长模式,稻谷和玉米的TFP则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模式,小麦、稻谷和玉米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9%、0.33%和1.30%。技术进步促进了小麦、稻谷和玉米的TFP增长,技术效率对小麦TFP增长有推动作用,对稻谷和玉米TFP增长则有延缓作用。小麦产出增长主要源于TFP的增长贡献,稻谷和玉米产出增长则更多地源于投入要素驱动。2000年后的粮食种植业和玉米的TFP增长率显著高于2000年前,小麦的TFP增长率于2000年前后没有发生显著变化,2000年后稻谷的TFP增长率则显著低于2000年前。中国粮食种植业TFP增长率依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提高稻谷和玉米的TFP增长率,不仅有助于促进这两种作物的产出快速增长,而且会进一步加快粮食种植业产出和TFP的增长速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文章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明显提高,制造业已显现出较高的集聚水平,东部地区是制造业的主要集聚区域;(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征及时空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制造业地区专业化分工格局在中国基本形成;(3)近年来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开始显现,部分制造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态势。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玮韡 张慧 庄佩芬
通过对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中率、生产规模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指数的计算,描述了1998-2018年中国种植业生产集聚的时空特征,采用时间空间双向固定的杜宾模型对生产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种植业生产集聚的影响因素,为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种植业生产集聚程度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生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耕地数量、化肥利用效率、交通设施密度、财政支农力度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种植业生产集聚程度的提升,而农村人力资本不能对集聚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成灾程度、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提出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农产品配套产业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陈霞 王伟强
我国区域服务业集聚水平由沿海到内陆依次递减,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服务业集中度水平在八大区中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而长江中游、西南和黄河中游地区在八大区中居于中游水平;东北、西北地区服务业平均集中率水平相对较低,位于八大区下游水平,各区域服务业专业程度较低,而且波动性较大。服务业发展在相邻地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服务业集聚和专业化水平对服务业产出的直接影响效应均为正,但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劳动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增加的直接效应为正,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相邻区域资本投入对服务业产出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其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区专业化 服务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饶品样
现代服务业集聚是伴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提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文章以"现代服务业集聚"这一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将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涉及的14个服务行业的相关数据作为统计范围,利用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对中国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指数进行测算,分析中国现代服务业及内部行业的集聚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服务业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内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不一致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与制造业集聚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至此生产型服务业集聚水平高于消费型服务业;中国现代服务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资源禀赋对服务业集聚影响较大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地理集聚 产业扩散 区域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