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2)
- 2023(15963)
- 2022(13370)
- 2021(12471)
- 2020(10593)
- 2019(24803)
- 2018(24508)
- 2017(47033)
- 2016(25471)
- 2015(29220)
- 2014(29176)
- 2013(29107)
- 2012(26862)
- 2011(24365)
- 2010(24744)
- 2009(23337)
- 2008(23564)
- 2007(21447)
- 2006(18587)
- 2005(17174)
- 学科
- 济(119474)
- 经济(119349)
- 业(96177)
- 管理(85911)
- 企(85670)
- 企业(85670)
- 方法(54574)
- 数学(44967)
- 数学方法(44335)
- 财(34109)
- 业经(33878)
- 农(33831)
- 中国(30450)
- 贸(24147)
- 贸易(24133)
- 易(23536)
- 务(23492)
- 财务(23437)
- 财务管理(23387)
- 农业(23374)
- 制(22640)
- 企业财务(22078)
- 技术(21751)
- 和(20873)
- 地方(20538)
- 理论(20421)
- 学(19022)
- 策(18180)
- 划(18043)
- 体(16442)
- 机构
- 学院(377672)
- 大学(372717)
- 济(164855)
- 经济(161757)
- 管理(149672)
- 理学(127860)
- 理学院(126576)
- 管理学(124524)
- 管理学院(123823)
- 研究(123523)
- 中国(98593)
- 京(79481)
- 财(75560)
- 科学(72871)
- 所(62760)
- 农(60786)
- 财经(59835)
- 江(58242)
- 中心(56789)
- 研究所(56345)
- 经(54207)
- 业大(52176)
- 经济学(50865)
- 北京(50792)
- 农业(47699)
- 州(46218)
- 经济学院(46111)
- 范(45636)
- 师范(45230)
- 院(43959)
- 基金
- 项目(240000)
- 科学(189973)
- 研究(177710)
- 基金(174858)
- 家(150772)
- 国家(149512)
- 科学基金(129548)
- 社会(113980)
- 社会科(108287)
- 社会科学(108257)
- 省(93938)
- 基金项目(91308)
- 自然(82285)
- 教育(81095)
- 自然科(80355)
- 自然科学(80333)
- 自然科学基金(78982)
- 划(77679)
- 资助(73262)
- 编号(72274)
- 成果(57775)
- 重点(53727)
- 部(53682)
- 发(52642)
- 创(52186)
- 课题(49289)
- 创新(48172)
- 国家社会(47708)
- 业(46694)
- 教育部(46237)
- 期刊
- 济(185727)
- 经济(185727)
- 研究(111251)
- 中国(75186)
- 财(62795)
- 管理(59352)
- 农(55623)
- 学报(52409)
- 科学(51065)
- 大学(40076)
- 农业(38006)
- 学学(37447)
- 技术(36776)
- 教育(36531)
- 融(33635)
- 金融(33635)
- 业经(31399)
- 财经(30412)
- 经济研究(30143)
- 经(26419)
- 问题(24542)
- 业(23802)
- 技术经济(22555)
- 贸(21796)
- 统计(20816)
- 策(19135)
- 世界(18889)
- 商业(18461)
- 国际(18387)
- 图书(17885)
共检索到572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鹏 吴华
据商务部统计,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采矿业对外投资存量525亿美元,当年流量约120亿美元。占全部对外投资额的20.2%,比重仅次于商务服务业。在中国采矿业大步伐"走出去"背景下,我国私营企业凭借其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以及相对较低的意识形态风险,积极探索和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盘明英 杨凤敏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普遍存在非人性化管理问题,其中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企业自身因素。我国私营企业普及人本管理不能简单借鉴、移植发达国家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模式,必须走“借鉴加创新”的路子。即要采用“二合一”模式:一是企业内部治理模式,二是与之相配套的外部环境改善模式。
关键词:
私营企业 人本管理 政策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倩 白睿 宋雨河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形成相关产品的市场运营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立足当地销售、突出周边市场、返销国内市场、主销发达国家、履约直接运回和产品交返当地6种类型。本文深入分析6种模式的内涵、优缺点、适用范围和重点策略,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并对各模式进行了直观比较,最后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选择合适模式稳步推进市场运营,政府应提升市场信息服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市场运营 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倩 白睿 宋雨河
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农业对外投资,形成相关产品的市场运营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立足当地销售、突出周边市场、返销国内市场、主销发达国家、履约直接运回和产品交返当地6种类型。本文深入分析6种模式的内涵、优缺点、适用范围和重点策略,选取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并对各模式进行了直观比较,最后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应选择合适模式稳步推进市场运营,政府应提升市场信息服务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走出去” 市场运营 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关利欣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2010 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 129 个国家和地区对3125 家境外企业开展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名俭 唐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逐步加深和中国旅游市场日渐开放,跨国旅游企业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纷纷加快了对中国旅游市场份额的争夺,使得中国旅游企业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具备条件的旅游企业也应充分利用贸易自由化的机遇,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旅游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决策性问题是对可选择路径与模式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据此,在中国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国旅游企业可通过国际旅游接待、分销渠道构建、跨境旅游服务、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绿地投资、收购兼并等七种基本路径"走出去",并根据服务出口、协议签订、资本投入三个划分标准,提出了旅游出口、旅游契约、旅游投资三种"走出去"模式。
关键词:
旅游企业 “走出去” 路径 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鹏 徐强 闫实强
一、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正在发生重构。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在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不但能够增强我国"走出去"制造业企业的配套能力,加强企业间有效合作,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防范风险,更重要的是对新形势下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促进我国经济提质升级具有重要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艳
“走出去”战略关系到我国资源与经济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有效实施该战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及产业与地区投向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支持现状,提出应建立“官方出口信用机构风险管理+商业性金融综合服务”的金融支持模式。
关键词:
企业走出去 政策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俐
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出口贸易与境外投资。温州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有:合作出口式走出去、创建境外专业市场、国际连锁专卖、国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际巨头强强合作、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六种。温州民营企业理性地选择“走出去”模式,从产品输出到重视品牌输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巧妙地结合起来等,表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成熟。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走出去” 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标
开办境外产业园是IT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创新,并日益成为解决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实施外贸转型和提高中国IT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主要探讨了建设境外产业园的类型、产业选择、投资区域选择、运作模式选择,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境外产业园 走出去 产业选择 运作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是业
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荷兰开发银行等欧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式支持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包括:强化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提供有限额度和比例的信贷,撬动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补足"走出去"咨询服务短板,增加东道国信息和专业知识供给;加强政治公关服务,发挥"准政府"优势保护企业海外利益;建立海外投资项目跟踪监测体系,规范海外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国际援助为中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是业
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德国投资开发公司、荷兰开发银行等欧美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采用较为成熟的模式支持本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包括:强化对优质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提供有限额度和比例的信贷,撬动商业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补足"走出去"咨询服务短板,增加东道国信息和专业知识供给;加强政治公关服务,发挥"准政府"优势保护企业海外利益;建立海外投资项目跟踪监测体系,规范海外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国际援助为中资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
21世纪企业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 2 0年来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 ,我国私营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个非常尖税的问题是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人才流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落后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主素质低下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外企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对私营企业的冲击等等。
关键词:
私营企业 人才 流失 竞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章东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深。中小企业引进外资或"走出去"扩大经营均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着重关注金融系统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并讨论背后的可能原因,进一步从企业、金融行业和政府三方面对加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提出相关建议。中小企业"走出去"现状近年来,中小企业海外投资趋势迅猛发展。根据《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7)》,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呈现如下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广荣
一、概述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学术界一般称为"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应该说"走出去"一词实际上是政府政策层面的一个概念。的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