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5)
- 2023(16717)
- 2022(14203)
- 2021(13546)
- 2020(11111)
- 2019(26169)
- 2018(25813)
- 2017(47288)
- 2016(26114)
- 2015(30056)
- 2014(30283)
- 2013(29505)
- 2012(27747)
- 2011(25319)
- 2010(25349)
- 2009(23104)
- 2008(23009)
- 2007(20330)
- 2006(17654)
- 2005(16212)
- 学科
- 济(110185)
- 经济(110083)
- 管理(66225)
- 业(64524)
- 企(49760)
- 企业(49760)
- 方法(46970)
- 数学(41882)
- 数学方法(41328)
- 中国(37357)
- 农(31040)
- 财(25846)
- 地方(25675)
- 业经(22736)
- 学(22418)
- 教育(22234)
- 贸(22138)
- 贸易(22124)
- 易(21502)
- 农业(20928)
- 制(19215)
- 理论(18265)
- 银(17641)
- 银行(17609)
- 融(17308)
- 金融(17305)
- 行(16987)
- 发(16625)
- 环境(16552)
- 技术(16315)
- 机构
- 大学(369936)
- 学院(367045)
- 济(153207)
- 经济(150066)
- 管理(134689)
- 研究(133618)
- 理学(115042)
- 理学院(113616)
- 管理学(111593)
- 管理学院(110880)
- 中国(98413)
- 京(80665)
- 科学(78848)
- 财(69368)
- 所(67350)
- 研究所(61074)
- 中心(60576)
- 农(59619)
- 范(57049)
- 师范(56583)
- 江(55583)
- 财经(54562)
- 北京(52220)
- 业大(51334)
- 经(49650)
- 院(47718)
- 经济学(47451)
- 农业(46622)
- 师范大学(46082)
- 州(44311)
- 基金
- 项目(239242)
- 科学(189318)
- 研究(180376)
- 基金(171365)
- 家(148857)
- 国家(147524)
- 科学基金(125713)
- 社会(113150)
- 社会科(107131)
- 社会科学(107104)
- 省(93325)
- 基金项目(89282)
- 教育(88874)
- 划(80499)
- 自然(78974)
- 自然科(77139)
- 自然科学(77116)
- 自然科学基金(75744)
- 编号(74724)
- 资助(70941)
- 成果(62653)
- 发(56018)
- 重点(55408)
- 部(54944)
- 课题(54390)
- 创(49698)
- 教育部(47585)
- 国家社会(46674)
- 创新(46379)
- 大学(45771)
- 期刊
- 济(168793)
- 经济(168793)
- 研究(118621)
- 中国(83313)
- 教育(66361)
- 农(54423)
- 学报(54295)
- 财(53938)
- 科学(51117)
- 管理(49252)
- 大学(42409)
- 学学(38424)
- 农业(37673)
- 技术(36512)
- 融(34281)
- 金融(34281)
- 经济研究(27846)
- 财经(27033)
- 业经(26955)
- 经(23370)
- 问题(22223)
- 业(21258)
- 贸(20116)
- 国际(18050)
- 世界(18047)
- 图书(17973)
- 技术经济(17855)
- 统计(17512)
- 职业(17328)
- 坛(16742)
共检索到569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忠敬 吴洁 唐立宁
以义务教育阶段五门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考察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在中国课程标准中的体现和融合程度。从目标维度来看,课程标准强调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国家身份认同感、生活技能和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从主题维度来分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重点;就学科方面而言,可持续发展教育与不同学科的融合具有学科特色;以学段衔接为视角,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具有较好的衔接性。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性别平等的重视程度和对全球化问题的关注,提升可持续发展教育主题在学科间的贯通性,课程内外多主体合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尊伟
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系列文件都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做出了重要承诺,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传播和实践发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目标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整体性和变革性的教育,涉及到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教学法和学习环境,通过变革社会实现目的。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手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等维度的内容,以形成应对人类生存所面临全球挑战的关键能力。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我国应从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治理观、开展教师培训以及革新教学方法等方面采取行动,以改革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为使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应对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提出的PGSD能力分析模型,实现了从职业人才需求到教育教学的过渡互通。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从职业领域出发,分层剖析职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再通过"鱼骨式"能力分析会解析典型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进而深入挖掘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应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可以开发职业教育某一层次或各层次衔接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开发职业培训课程,研制课程标准、实施质量评价、开发教学资源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华
学生与课程的关系,一直是课程研究及研制的核心问题。杜威(John Dewey)的《儿童与课程》便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名篇。只从学科或儿童出发来研制课程都是简单的,但又是不可能的。严格地说,那不能算是课程研制。虽然有相当多的课程没有儿童,自说自话;也有一些课程不顾学科逻辑,自以为是。课程研制之难,难在既要考虑学科的强的内在逻辑,又要关注儿童的基础和需要,
关键词:
标准修订 工作心得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敏 Murray Print
现代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参与能力的下一代合格公民。当前,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主要有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价值观学习三种学习模式,侧重关心民主法则及其实现过程、公民的价值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等十大议题。通过分析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和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三类课程的政策文本,可知公民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有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虽然在有些方面还需要平衡和衔接,但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已形成立体的课程依存与支撑结构。这种在正式课程间建立关联是我国实践公民教育的一次课程创新,它顺应了现代公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企平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和实验,对于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标准》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以时代发展为背景,确定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价值定位,建立正确的课程导向;以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创新数学教育的目标体系;以直观经验与数学推理相结合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重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引领广大数学教师的课堂实践和专业成长。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根东
1998年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进程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的主要特色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以理论构建作为项目推进的重要导向,形成了保障项目持续推进的组织机制,构建了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主线的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学校、政府、社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教育合作空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 创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斌 高源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16门课程中唯一的思政课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这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当前我国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存在体系缺失、实践失能、成长受阻的现实问题。培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逻辑包括:遵循儿童共性、特殊儿童道德发展差异性的发展逻辑;聚焦核心素养、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教的目标逻辑;基于法律法规、课程标准,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精神的内容逻辑;提高公民素养的战略逻辑。
关键词:
培智学校 道德与法治 显性课程 课程建设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薛梅
我国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其说是教育部文本,还不如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精心研制、奉献的作品",来得更恰当。相对以往的地理教学大纲而言,它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和任何事物一样,它也是不完善的。本文通过理性思考,从课程内容、学习能力、行为动词、活动要求、评价建议、课程资源、教师专业规范等10个方面,对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修订意见。
关键词: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 能力系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滕珺
2019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这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方法论和内容的双重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表达了坚定的政治意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努力建构优质公平的国民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开放平等互促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遵循并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规划"的基本原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月芬
一、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伟大而艰巨的历史抉择,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次巨大转型,更是人类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的一次震撼和变革。因此,教育必然成为传播、灌输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念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环保意识融入教育以及社会的各要素之中,内蕴于素质教育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成为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积极意识和主导价值,成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系统规划了今后15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蓝图,设立了17个大目标、169项子目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方面内容,涵盖消除贫困与饥饿、健康、教育、性别平等、水与环境卫生、能源、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根据国际专家的解读,《议程》中有两个目标与职业教育直接相关。其中,目标4为"确保包容性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目标8为"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青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家组 钟启泉 张文军 王艳玲
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英、美、法、日、俄罗斯、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展开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了国际教师教育标准研制的热潮及其背景,比较并归纳了各国各地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和基本理念,探讨了各国各地区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方式方法,以期为我国制定和施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国际比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胡惠闵
随着教育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更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教师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调整再次成为变革的核心,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改革的当务之急。文章从建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目标、确定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课程标准、形成以实践为取向的开放性的课程结构三个方面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标准 建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中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课程价值取向——基于NVivo 11.0的编码分析
全球化视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与PPP标准:中国的选择
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新技术”内涵延拓与实践展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下人类发展通识课程之构建——以“人类发展”课程通识教材《儿童世界》的分析为切入点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程的样貌
建构一体化劳动课程为义务教育劳动育人奠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中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机遇和挑战
国际视野下的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评《内容分布与认知要求双重视角下的数学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概念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