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3)
- 2023(13389)
- 2022(10722)
- 2021(10290)
- 2020(8524)
- 2019(19634)
- 2018(19056)
- 2017(36467)
- 2016(18910)
- 2015(21342)
- 2014(20949)
- 2013(20281)
- 2012(18125)
- 2011(15892)
- 2010(15291)
- 2009(13897)
- 2008(13464)
- 2007(11125)
- 2006(9427)
- 2005(8327)
- 学科
- 济(83445)
- 经济(83360)
- 管理(52624)
- 业(51117)
- 企(42628)
- 企业(42628)
- 方法(38567)
- 数学(34234)
- 数学方法(33859)
- 中国(24778)
- 贸(24219)
- 贸易(24206)
- 易(23590)
- 农(22594)
- 业经(19961)
- 财(19810)
- 农业(14859)
- 制(14701)
- 地方(13702)
- 务(12724)
- 财务(12673)
- 财务管理(12648)
- 银(12257)
- 学(12255)
- 银行(12248)
- 企业财务(11940)
- 行(11704)
- 融(11655)
- 金融(11654)
- 环境(11509)
- 机构
- 大学(261482)
- 学院(260288)
- 济(121088)
- 经济(119316)
- 管理(104059)
- 理学(90641)
- 理学院(89782)
- 管理学(88435)
- 管理学院(87949)
- 研究(86911)
- 中国(67880)
- 京(53523)
- 财(52719)
- 科学(47682)
- 财经(43150)
- 所(40215)
- 中心(39988)
- 经(39693)
- 经济学(39227)
- 研究所(36640)
- 农(36092)
- 经济学院(35553)
- 江(35021)
- 业大(34506)
- 北京(33340)
- 财经大学(32525)
- 范(32060)
- 院(32042)
- 师范(31794)
- 商学(28614)
- 基金
- 项目(181379)
- 科学(146080)
- 基金(137115)
- 研究(135523)
- 家(118631)
- 国家(117742)
- 科学基金(102717)
- 社会(91230)
- 社会科(86797)
- 社会科学(86778)
- 基金项目(71948)
- 省(66586)
- 自然(63807)
- 自然科(62439)
- 自然科学(62425)
- 教育(61863)
- 自然科学基金(61341)
- 划(56752)
- 资助(54968)
- 编号(53001)
- 部(42270)
- 成果(41752)
- 重点(40687)
- 国家社会(40122)
- 发(39137)
- 创(38321)
- 教育部(37390)
- 人文(36259)
- 创新(36023)
- 课题(35425)
- 期刊
- 济(122877)
- 经济(122877)
- 研究(77062)
- 中国(45433)
- 财(40571)
- 管理(38395)
- 科学(34803)
- 学报(34603)
- 农(32848)
- 大学(28365)
- 学学(26798)
- 农业(22997)
- 技术(22974)
- 融(22839)
- 金融(22839)
- 教育(22777)
- 经济研究(22189)
- 财经(21503)
- 业经(19952)
- 贸(19867)
- 经(18623)
- 问题(17950)
- 国际(17364)
- 世界(14547)
- 业(13205)
- 技术经济(12864)
- 统计(11927)
- 商业(11624)
- 版(11247)
- 现代(11176)
共检索到375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毛海涛 钱学锋 张洁
中国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贸易大国,但中国是否是贸易强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多远?本文认为贸易强国的主要判断标准是贸易的获利能力,并据此提出通过标准化贸易利益来衡量贸易强国程度。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强国指数进行排名发现,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排位于前5。中国在2007年的贸易强国指数排名第18,到2014年上升至第7。虽然中国的贸易强国程度有了较大提升,但是离贸易强国还有较大距离。当采取其他类型效用函数时并不影响结论,说明本文结果稳健。我们还对贸易强国指数进行分解,分别计算了选择效应和促进竞争效应对各个国家贸易强国程度的贡献率。
关键词:
贸易强国 标准化贸易利益 关税等价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钟 张小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茶叶出口单价相对较低,尤其是随着日本和欧盟等国家近年来茶叶检验检疫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茶叶出口屡屡受阻,茶叶贸易的比较利益相对较低。本文对茶叶标准及其影响的复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标准提高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并探讨了促进我国茶叶贸易获得更多比较利益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茶叶标准 茶叶贸易 比较利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艳
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促进了中间品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及要素所有者获得的贸易利益不再是原有贸易利益按国别属性确定的属地利益,而是由中间品生产厂商的资本所有权决定的属权利益。本文在重新界定贸易利益的基础上,构建了贸易利益的所有权分解模型,并依据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属权贸易利益水平。结论表明,与属地贸易利益相比,我国工业行业属权贸易利益水平较高,并且逐年递增,一方面源于成本较低的中间品进口;另一方面源于专业化生产和中间品出口。其中可拆分的制造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大,源于FDI规模大于OFDI。而资源性行业属权贸易利益规模较小,间接表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动因属于资源导向型。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利益 属权贸易 属地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艳萍 屈玉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越来越显著。传统经济学通常把标准看作技术性贸易壁垒,然而标准化的实施对国际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文章基此角度先将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进行了划分,然后从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标准的实施可以克服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改善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通过打破贸易双方之间的锁定等一系列途径,降低了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准备成本、合同成本、控制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产业标准化 技术标准 交易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高峥
以1993~2008年中国钢铁、煤炭、服装、食品加工、家电、机械制造六个行业的行业标准数目为基础,利用面板数据变截据模型分析行业标准化对进出口贸易的总体影响,通过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分析行业标准化对其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的行业标准化对进出口贸易均存在正面影响,行业标准对钢铁、煤炭行业的进出口及对家电的出口均产生负面影响,对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及家电的出口均产生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涛
本文以金融标准化水平为切入点,在分析标准化对金融服务贸易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针对1997-2013年中国金融标准化及金融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等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标准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国际金融标准的采用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有利。短期内,国家金融标准工作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大,但影响程度呈边际效应递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标准 金融服务贸易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翰铭
国际标准化活动对于提高世界各国的产品质量,促进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和发展国际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由于它又是当前国际经济、技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然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当前国际经济关系中各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作为国际标准化活动一种补充形式的区域性标准化活动,出于地区经济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本文通过对标准化在国际贸易中的双重作用研究出发,分析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问题,发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针对我国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存在的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提出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进一步完善我国标准法规体系和出台鼓励扶持政策、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等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标准化建设,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标准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邢孝兵 徐洁香
随着技术进步所导致的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贸易自由化导致的传统贸易政策工具作用的减弱,标准化正逐渐成为继配额、关税之后的新贸易保护政策工具,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阻碍作用。文章首先通过建立一个不对称寡头模型分析了标准化的贸易保护效应,从而明确了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把非歧视性的技术标准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政策工具。然后从实证角度验证了日本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贸易保护效应,为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标准化 技术标准 贸易效应 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侯俊军 张冬梅
价格贸易条件是衡量贸易利益变动的重要指标,标准作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之一,必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1990-2007年我国的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中,标准是改善价格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标准 价格贸易条件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陶忠元 马烈林
在标准主导国际竞争的时代,标准化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变量。本文选取1991-2010年的样本数据,在利用单位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国家标准增量、外商直接投资额、人民币汇率和我国出口贸易额等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误差修正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额和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正相关,而我国国家标准增量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在长期内则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标准化 出口贸易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明顺 赵志强 张勇 熊明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明荣 王明喜 王飞
进口品多样化是进口国获得贸易利益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贸易数据的细分程度决定其贸易利益估算结果的客观性。本文利用2000—2011年中国与240多个国家细分的HS 8位编码双边进口贸易数据,估算了4236个进口品的替代弹性值。结果显示:我国差异化产品种类替代弹性的平均值为43.1,中位数为7.6;相比2000年,2011年消失的产品种类占比为1.4%,新增加的产品种类占比为4.3%,进口差异化产品种类的净增加程度为1.5%;实际进口价格指数比未经进口品种类变化调整前的传统进口价格指数下降1.5%;2000—2011年间,我国从进口品种增长中获取的贸易利益为2011年GDP的0.56%。研究发现,以往基于粗略贸易数据的研究结论低估了我国进口品种替代弹性值、变化程度和福利效应;为提高我国进口品种的多样化程度,需要更加注重单个新增进口品种的贸易额;为提高我国进口贸易利益,应选择部分产品作为主要增长的进口品种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葛明 赵素萍
本文在梳理传统贸易利益①测算指标的基础上,引入全球生产网络背景下贸易附加值的测算方法,着重构建了属权贸易利益测算的一般模型、股份制企业制度约束下贸易利益测算模型以及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统计特点的贸易利益测算模型。分析发现:贸易差额适用于衡量一般贸易方式下的贸易利益,贸易条件可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交换能力,两者结合有助于全面理解传统分工下的贸易利益;贸易附加值指标适用于解释生产要素全球流动、加工贸易迅速发展背景下一国出口贸易利益;属权原则将一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和OFDI对贸易的影响纳入研究,有助于从国家利益这个角度准确衡量一国贸易规模和贸易利益。本文依据1998-2011年的数...
关键词:
贸易差额 贸易条件 贸易附加值 属权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明顺 黄祖庆
为了引导和推动我国标准化与国际贸易领域的科学研究活动,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由"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管理"主办,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