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3)
- 2023(15459)
- 2022(13350)
- 2021(12556)
- 2020(10446)
- 2019(24408)
- 2018(23905)
- 2017(46173)
- 2016(24961)
- 2015(28209)
- 2014(28144)
- 2013(27960)
- 2012(25641)
- 2011(23340)
- 2010(23046)
- 2009(21550)
- 2008(21166)
- 2007(18537)
- 2006(16252)
- 2005(14652)
- 学科
- 济(104592)
- 经济(104444)
- 管理(75602)
- 业(70185)
- 企(58199)
- 企业(58199)
- 方法(49164)
- 数学(43338)
- 数学方法(42939)
- 中国(29534)
- 财(28249)
- 农(26935)
- 制(23558)
- 业经(22292)
- 贸(21023)
- 贸易(21009)
- 学(20456)
- 易(20446)
- 地方(18031)
- 银(17768)
- 银行(17731)
- 融(17482)
- 金融(17479)
- 农业(17405)
- 务(17303)
- 财务(17232)
- 财务管理(17196)
- 行(16959)
- 企业财务(16378)
- 体(15999)
- 机构
- 大学(363807)
- 学院(357851)
- 济(153755)
- 经济(150750)
- 管理(143125)
- 理学(123841)
- 研究(123097)
- 理学院(122493)
- 管理学(120696)
- 管理学院(120030)
- 中国(95022)
- 京(77579)
- 财(72317)
- 科学(71600)
- 所(60681)
- 财经(57938)
- 中心(54999)
- 研究所(54925)
- 农(53513)
- 经(52885)
- 江(50483)
- 业大(50228)
- 北京(49684)
- 经济学(48059)
- 范(45472)
- 师范(45092)
- 院(44515)
- 财经大学(43343)
- 经济学院(43297)
- 农业(41798)
- 基金
- 项目(242508)
- 科学(192276)
- 基金(179771)
- 研究(178982)
- 家(155908)
- 国家(154704)
- 科学基金(133348)
- 社会(115982)
- 社会科(110083)
- 社会科学(110057)
- 基金项目(94653)
- 省(90235)
- 自然(85126)
- 自然科(83135)
- 自然科学(83117)
- 自然科学基金(81675)
- 教育(81455)
- 划(76905)
- 资助(74601)
- 编号(71176)
- 成果(58617)
- 部(55579)
- 重点(53834)
- 发(50734)
- 创(49998)
- 国家社会(48815)
- 课题(48727)
- 教育部(48434)
- 制(47634)
- 创新(46789)
- 期刊
- 济(165829)
- 经济(165829)
- 研究(111601)
- 中国(68486)
- 财(54648)
- 学报(53849)
- 管理(53220)
- 科学(51156)
- 农(48251)
- 大学(41747)
- 学学(39198)
- 教育(36183)
- 融(34956)
- 金融(34956)
- 农业(33127)
- 财经(29435)
- 技术(29082)
- 经济研究(27197)
- 经(25105)
- 业经(24689)
- 问题(21801)
- 贸(18971)
- 理论(18355)
- 业(17487)
- 技术经济(17373)
- 图书(16783)
- 世界(16644)
- 实践(16334)
- 践(16334)
- 国际(16313)
共检索到531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阙方平 王海燕
自2 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票据市场从诱致性制度变迁走向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发展、低落徘徊及恢复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由于这种制度变迁仍处于制度选择向制度设置的过渡期,因而在制度变迁主体、制度安排结构等方面独具特色。在呈现明显的制度绩效的同时,也因为经济基础和信用基础的脆弱性而形成了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关键词:
票据市场 度变迁 制度绩效 制度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铁 古志辉
从实证角度对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和基本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得知,证券市场由于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因而具有突出的投机性和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制度环境的变化以及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张,我国证券市场的功能必须再挖掘和重新定位,证券经营机构也必须壮大和崛起。
关键词:
金融制度 证券市场 制度变迁 制度约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毕先萍 李正友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结构变迁的角度,验证我国经济发展及转型时期收入差距与经济结构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表明,制度性障碍及各种类型的结构反差是导致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消除城乡、产业及地区等结构变迁中的反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结构变迁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元春 朱戎
中国工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核心因素,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使该问题清晰化:一是利用残差计量分析方法计量出中国工业经济制度变迁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制度结构性变化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二是计量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变化的轨迹,指出制度变革对工业经济贡献的变化趋势;三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结构性指标,找出导致各种经济成分TFP近几年变化趋势的原因;四是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重新评价和审视中国工业制度变革思路,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益民
本文主要研究了制度变迁与证券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资本控制 ,二是融资制度与负债管理 ,三是开放政策。通过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三个方面对证券市场规模、流动性及波动的影响 ,发现随着证券市场资本控制的放松、融资制度及负债管理政策的改进以及对外有序开放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有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同时市场的波动性也会相应增加
关键词:
资本控制 融资 证券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兆旭 陈东景
根据我国1978年至2016年人均GDP产出、人均资本存量以及从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政府干预经济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四个方面所合成的经济制度变迁指标,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中,产权制度、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起正向作用,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过高会产生负向作用。经济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虽然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从长期看,人均资本存量在长期中对经济增长起正作用,但效果不及经济制度变迁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培育多元化产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政府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光杰 马金良
我国证券市场作为经济轨过程中的新兴市场,是在国家特有的金融体制、金融调控方式和管理模式下发育并成长起来的,具备一系列与之存在逻辑联系性联系的制度特征。本文从这一角度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的逻辑轨迹及其趋势。
关键词:
证券市场 体制环境 制度特征 变迁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强
对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表明,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会影响到制度安排的外在潜在收益、制度变迁的成本,当收益超过成本时,一项新的制度就会创新。实证表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个阶段变迁过程中,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制度创新的源动力。
关键词:
要素相对价格变动 制度变迁 农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红宇
本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作者认为 ,从政治表现角 度观察 ,土地制度变迁获得了不同经济当事人“同意的一致性” ;从经济发展角度观察 , 制度变迁促进了对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改造 ,引发了农业资源要素的流动 ,实现了农业与 国民经济的共同发展 ;从制度创新角度观察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方式以及制度变迁的交 易规则选择等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程皓 朱新蓉
本文对中国近现代不同货币本位制度下的物价利率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支持弗里德曼等的观点,即费雪效应取代吉布森悖论是由于货币本位制度从商品本位到法定本位的变迁,商品本位货币购买力短期变动大而长期平稳,法定本位货币短期购买力变异小而长期非平稳,根源是法定货币缺乏有效的稳定锚。长期通胀预期助长了人性不奈和行为短期化倾向,因此,应基于法定本位制度给货币加上可信赖的稳定锚,以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
关键词:
货币本位制度 吉布森悖论 费雪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新波 余立智
一、我国票据市场发育的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票据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从时间序列分析,这一发展过程的速度并不能算慢:以1995年《票据法》的颁布为起点,我国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年均增幅超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张婷 关云鹏
股票市场分割的主因是各种制度性障碍,我国证券监管部门推出的沪港通实质上是一种降低市场分割的制度安排。虽然沪港通开通后两地市场出现了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两市价格引导关系以及时变相关系数等均没有显著的提升,甚至略有下降,这表明两市一体化程度并没有提高,市场分割程度也没有降低。同时这也说明在市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以及其它约束条件存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某项制度壁垒的消除可能未必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当前两市走势稍许背离的最直接原因主要是沪港两市资金的非对称流动。
关键词:
沪港通 制度壁垒 市场分割 一体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不乏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为世瞩目。同时也曾因农业徘徊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忧虑和关注。这场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以其变动不居的制度形态张扬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创造精神,而且以制度变迁的特殊约束条件和历史轨迹启迪着人们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类型及约束条件作出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