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5)
- 2023(13315)
- 2022(11394)
- 2021(11158)
- 2020(9126)
- 2019(21474)
- 2018(21309)
- 2017(40083)
- 2016(22000)
- 2015(25152)
- 2014(24850)
- 2013(24486)
- 2012(22708)
- 2011(20626)
- 2010(20510)
- 2009(18615)
- 2008(18230)
- 2007(15458)
- 2006(13467)
- 2005(11973)
- 学科
- 济(87359)
- 经济(87248)
- 管理(57859)
- 业(53653)
- 企(44012)
- 企业(44012)
- 方法(40276)
- 数学(34881)
- 数学方法(34492)
- 中国(25374)
- 学(22448)
- 农(22441)
- 财(19713)
- 业经(18455)
- 贸(17421)
- 贸易(17409)
- 易(16968)
- 理论(15755)
- 地方(15471)
- 农业(14892)
- 制(14770)
- 和(14386)
- 教育(14247)
- 环境(13592)
- 银(12880)
- 银行(12833)
- 技术(12648)
- 融(12468)
- 金融(12466)
- 行(12278)
- 机构
- 大学(315630)
- 学院(309360)
- 济(124390)
- 经济(121849)
- 管理(120059)
- 研究(109503)
- 理学(104180)
- 理学院(102946)
- 管理学(101154)
- 管理学院(100603)
- 中国(80831)
- 京(68639)
- 科学(68354)
- 所(55186)
- 财(54605)
- 研究所(50925)
- 农(48981)
- 中心(47904)
- 业大(45458)
- 财经(44668)
- 北京(44198)
- 范(43930)
- 师范(43535)
- 江(43332)
- 经(40901)
- 院(39544)
- 农业(38482)
- 经济学(38293)
- 师范大学(35845)
- 州(35355)
- 基金
- 项目(214062)
- 科学(167663)
- 研究(158043)
- 基金(155457)
- 家(136151)
- 国家(135051)
- 科学基金(114516)
- 社会(98452)
- 社会科(93119)
- 社会科学(93095)
- 基金项目(82232)
- 省(80420)
- 自然(73878)
- 教育(73300)
- 自然科(72145)
- 自然科学(72124)
- 自然科学基金(70846)
- 划(69524)
- 资助(64231)
- 编号(63920)
- 成果(53564)
- 部(48430)
- 重点(48220)
- 发(45159)
- 课题(44618)
- 创(44146)
- 教育部(41529)
- 创新(41213)
- 大学(40910)
- 科研(40859)
- 期刊
- 济(132752)
- 经济(132752)
- 研究(93988)
- 中国(58632)
- 学报(51366)
- 科学(47569)
- 农(44305)
- 管理(43585)
- 教育(40627)
- 财(39086)
- 大学(38609)
- 学学(35775)
- 农业(31698)
- 技术(26710)
- 融(23690)
- 金融(23690)
- 财经(21740)
- 经济研究(21664)
- 业经(19257)
- 图书(18999)
- 经(18569)
- 问题(17380)
- 业(17236)
- 理论(15125)
- 版(14740)
- 科技(14733)
- 贸(14709)
- 世界(14402)
- 技术经济(14333)
- 资源(13739)
共检索到451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多
杨利慧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神话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她20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国神话学的创新。从1990年代的女娲神话研究,到2000年以后译介域外学术理论并向外介绍中国神话;从开设相关课程并撰写神话学教材,到编纂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从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到当代语境下的神话主义探讨……杨利慧的学术实践不仅极大推动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将其神话学思想置于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学术史语境中,就会看到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神话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安德明
在"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研讨会上,好几位同人都提到民俗学学科的大前提问题。我也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每一门学科,毋庸置疑,都必须有一个大的前提。这个前提,也许是一个哲学命题,也许是一个行动或实践的目标。不论其内容如何,它所涉及的范围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比该学科中任何一项
关键词:
神话主义 民俗学 神话母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楠
在多元神话学视野和思维的映照下,徐华龙先生结合中国神话学的本土经验,成为民俗神话学的积极践行者。一方面,他着眼于神话观的探讨,将神话置于长时段的历史与具象的社会文化脉络之中;另一方面,他运用"同质相论、异质比较"的方法论,借由活态的神话遗存印证早期神话的潜藏因子。徐华龙先生以民俗神话学的视角,对诸多远古类型神话提出了深入透彻的见解。
关键词:
民俗神话学 徐华龙 神话观 方法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晋媛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农耕文明和现代人类乡愁记忆的共同载体,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顺应新形势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成了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实行保护前提条件下的旅游开发不失为一条破题之路。以往的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多集中于产业路径、开发模式、空间保护、社区参与、产品设计等角度,文化角度涉及的不多,而古村落的魅力恰在于其蕴含乡风民俗的特色乡土文化,因此文章从民俗学视角将传统古村落文化中民俗事象、俗民群体、民俗传承纳入研究范围,在地化开展山西省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主体、发展环境、产品文化创意和市场联动的共生模式动力机制研究,并针对当前山西省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度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农户参与性不充分及旅游市场链条延展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山西传统村落 民俗旅游 动力模型及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贵生
"凉州贤孝"是一种起源很早的民间说唱艺术,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与敦煌变文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宋元以后,民间艺人在题材和主题上对古凉州民间说唱艺术进行改编,逐渐形成了以表现"贤"与"孝"为主题的新曲目,同时也保留了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等佛教思想。"凉州贤孝"大多是由盲人用凉州方言演唱,主要用三弦和二胡伴奏,内容包括"家书"、"国书"和一些杂调。"凉州贤孝"具有文化传承、教化、娱乐、宣泄、沟通等多种社会功能。
关键词:
凉州贤孝 源流 仪式 功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穆昭阳
近二十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事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的一种传统文化知识再生产,是以政府、学者、社会三方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学术、政治实践与文化运动。非遗话语的介入,不仅提供了新的概念和视角,也带领我们进入社会实践和文化服务领域。非遗很快进入中国民俗学者的研究视野,成为学术研究对象,而非遗保护的工作实践也将中国民俗学科的发展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当下,非遗保护与研究在民俗学学科发展与学术研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专业实践 知识生产 文化自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靖国平
通过学派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21世纪需要更加关注教育学的学派建设。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主要靠“立论”,教育学的学派建设主要靠“实证”。真正的教育学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出来的。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凸显出教育学研究者以及整个教育学科的主体性,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自立、自为、成熟学科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教育学 学科立场 学派立场 学派意识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秦婷玉 黄崑 黄婧 吴英梅
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2014年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图书类参考文献为样本,通过引文分析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对样本中中英文参考文献的收藏和缺藏情况。研究发现:对中文一般图书,纸质与数字资源的联合保障率达88.5%,较为完善;古籍图书与外文图书保障率分别为65.9%与9.0%;整体而言,图书的数字资源类型保障情况高于纸质类型,且数字资源主要来自外购电子数据库;外文图书保障主要依赖纸质类型;在可获得性上,纸质资源主要由总馆提供保障,分馆与学科资料室提供补充性支撑。文章从特色人文专业的外文文献需求、替代性资源
关键词:
文献保障 资源建设 学位论文 引文检查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永钦 陈支平
关于历史上的买卖妻子问题,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学界,均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少学者都关注于极致"夫权"社会里妇女地位的低下,以及把妇女作为商品的压迫性经济行为。但是在事实上,民间的卖妻、典妻、赎妻等行为,其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复杂。其中掺杂着家族延续与家族结构的重新组合、夫妻双方家庭及家族的社会地位角力、民间习惯法上的婚姻聘金的交易等等诸多层面。因此,如果我们从民俗学以及民间习惯法的视野来考察这一现象,可能可以从中领悟出一些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泽经 邓秀兰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神话浩如烟海。学术先贤们徜徉在神话文献的浩瀚海洋中,潜心耕耘,留存下许多可供后学瞻仰的经典著述,成为珍贵的学科奠基性财富。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原始思维的产物,以文本为中心而对神话展开的多角度静态研究,成为长期不变的学术传统,至今影响甚巨。晚近,自中国现代神话学发端以来,学者们在继续推进神话文献研究的同时,逐渐将目光投向田野,致力于寻觅当下的民间口承神话,并进行整理和研究。此后,尽管在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路季红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梳理了中西比较神话学发展的历史,反思了比较神话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审视和解读了比较神话学研究中应具有的开创性,为中国比较神话学的研究指明了可能的方向。本书无论是在比较神话学的理论建设方面,抑或是在研究方法的开拓方面,都为当下比较神话学的研究起到了导航作用。
关键词:
叶舒宪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反思 开拓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兆元
中国神话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秉承进化论的主张,认为神话不过是前朝遗留物,虽然对现在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是往事,严格地说,那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最初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夏曾佑就列出神话时代的标目,说黄帝以
关键词:
神话时代 神话文本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晓辉
刘锡诚的神话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神话的整体研究和神话学评论两个方面。刘锡诚既在理论上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又在自身的神话研究实践中对这一方法自觉应用;刘锡诚的神话学评论既有对中国百年神话学发展历程等宏大问题的宏观把握,又有对具体研究者的具体观点等细微问题的详尽阐述。刘锡诚执着、勤奋的学术精神,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
刘锡诚 神话学研究 整体研究 神话学评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胥志强
吕微先生神话研究的主题,是巫术与伦理之间的关联与紧张。围绕这一主题,他以象征分析、原型构拟和现象学三种方法对此进行了持续的探讨。早期的财神信仰分析侧重的是对这一主题的探讨,原型构拟方法探索了神话构成的独特性质,现象学方法则是对这两者的综合与超越,他由此提出了新的神话定义与神话学构想。
关键词:
吕微 神话象征 神话原型 现象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