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3)
- 2023(8901)
- 2022(7372)
- 2021(6968)
- 2020(5988)
- 2019(14171)
- 2018(13826)
- 2017(26722)
- 2016(14575)
- 2015(17035)
- 2014(17026)
- 2013(17247)
- 2012(16383)
- 2011(14979)
- 2010(14809)
- 2009(13963)
- 2008(14108)
- 2007(12769)
- 2006(11071)
- 2005(9819)
- 学科
- 济(68462)
- 经济(68303)
- 管理(36997)
- 业(36074)
- 方法(33274)
- 数学(28583)
- 企(28570)
- 企业(28570)
- 数学方法(28409)
- 中国(20802)
- 农(18405)
- 财(15588)
- 贸(15094)
- 贸易(15089)
- 易(14766)
- 业经(14339)
- 学(13271)
- 制(12372)
- 和(11661)
- 农业(11595)
- 地方(11263)
- 银(10195)
- 银行(10167)
- 行(9762)
- 理论(9553)
- 融(9451)
- 金融(9446)
- 环境(9433)
- 务(8783)
- 财务(8765)
- 机构
- 大学(220789)
- 学院(216856)
- 济(99141)
- 经济(97436)
- 研究(80622)
- 管理(80288)
- 理学(69065)
- 理学院(68236)
- 管理学(67185)
- 管理学院(66766)
- 中国(61385)
- 科学(47676)
- 京(47198)
- 财(43434)
- 所(41546)
- 农(39107)
- 研究所(37912)
- 中心(36088)
- 财经(35021)
- 经济学(32502)
- 业大(32099)
- 经(31931)
- 江(31101)
- 农业(30946)
- 北京(30440)
- 经济学院(29466)
- 范(28422)
- 师范(28184)
- 院(28066)
- 财经大学(25984)
- 基金
- 项目(142146)
- 科学(111640)
- 基金(105078)
- 研究(103174)
- 家(92169)
- 国家(91444)
- 科学基金(76831)
- 社会(68812)
- 社会科(64238)
- 社会科学(64215)
- 基金项目(55037)
- 省(52367)
- 自然(47746)
- 教育(47231)
- 自然科(46654)
- 自然科学(46635)
- 自然科学基金(45869)
- 划(45450)
- 资助(43675)
- 编号(40507)
- 成果(33951)
- 部(33654)
- 重点(32551)
- 发(31097)
- 国家社会(29221)
- 创(29041)
- 教育部(28821)
- 中国(28586)
- 课题(27990)
- 科研(27740)
共检索到32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燕 万欣荣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从转型背景、转型内容与转型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所表现的独特性。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 转型特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云龙
中国国货"复进口"规模庞大,"中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来源国。其产品结构方面与中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极度相似,且对应的产品出口退税率较高。中国独特的出口退税制度以及加工贸易制度是塑造"复进口"独特性的重要制度因素,该现象主要伴随着三方面的社会福利损失:增加海关无效率通关工作;出口价格虚报逃避资金监管;无效率运输增加碳排放。
关键词:
复进口 出口退税 加工贸易 制度 碳排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烨
通过从总量和结构、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等不同角度考察了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独特性———国有中介的垄断、竞争与新生市场的崛起,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这种特征的深层原因:经济转轨、金融控制与风险转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杭生,洪大用
今春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其意义显然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型疾病的发现。由这种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反应可以看作一次非常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毓圭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艳
"民族社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集地内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民族社会成员的共同地缘和紧密的日常生活联系为基础的区域性社会。民族社区教育的对象为特定区域内的少数民族,所以较之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更多地传承了民族生活习惯与民族文化的内容;民族社区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民族社区内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民族社区的和谐发展。云南民族社区教育是以云南的少数民族社区为单元进行的教育;它与一般社区教育、城市社区教育相比,具有教育者的独特性、学习者的随机性、教育内容的聚焦性以及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
关键词:
民族社区 民族社区教育 云南民族社区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戴艳
在高等教育扩招与社会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实施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从这个视角看,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创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未能体现出高职创业教育的独特性,需要从课程、教学的整合,师资与专业技能优势,外部环境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更好地促进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独特性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大学特别能出思想,大学能出特别的思想,这实际上是对大学的一种期待。大学是专门进行思考的地方,它为思想而思想,并更多地思考"后天的事实",这是大学思想的特别之所在。大学不仅是思想家的汇集地,而且是产生思想家的圣地,其实它唯一需要的就是自由,就是大学的思想解放。大学教育思想是大学思想的一个特定方面,大学的校长和学者们从理念和课程两端思考着"大学是什么"的问题,迄今它仍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只有先进的大学教育思想才能让更多的思想生长出来,让大学校园盛开思想之花。
关键词:
大学 思想 自由 解放 教育思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月蓉 韩克勇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关系到中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映射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效流转,对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中国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界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概念和流转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农村村民自治权异化、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土地资源的天然局限等角度分析转型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的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努力方向。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承包经营权流转 制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银淑华
俄罗斯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入境客源国,俄罗斯旅华市场长期以来占据中国入境旅游市场排名第三的位置。同时,俄罗斯旅华市场又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市场。基于俄罗斯旅华市场的独特性,本文提出了完善中俄边境游,延长停留时间,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保健休闲游,进军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市场等作为未来开发俄罗斯旅华市场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俄罗斯 旅华市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卡尔·达尔曼等著)的介绍与评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以及在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经济转型 现代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关键词:
中国社会转型期 劳资关系 解决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校教师 研究话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福国 瞿帅伟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总体上可以从结构、组织和制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和把握。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并且把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划分为社会转型的普遍解释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解释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三个层次。研究的三个视野以制度为研究支点,向上可以连接到结构背景,向下可以引入具体的组织要素分析,从而搭建了一个社会转型研究的沟通平台。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结构 制度 跨学科研究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