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7)
2023(8449)
2022(6644)
2021(6351)
2020(5015)
2019(11431)
2018(10930)
2017(21124)
2016(11239)
2015(12894)
2014(12395)
2013(12367)
2012(11333)
2011(10347)
2010(9987)
2009(9308)
2008(9086)
2007(8040)
2006(7312)
2005(6447)
作者
(29509)
(24965)
(24655)
(23883)
(15729)
(11861)
(11239)
(9811)
(9489)
(8681)
(8653)
(8193)
(8063)
(7865)
(7714)
(7509)
(7324)
(7120)
(7097)
(6839)
(6178)
(5943)
(5892)
(5732)
(5642)
(5524)
(5438)
(5161)
(4914)
(4862)
学科
(52690)
经济(52531)
(32328)
管理(31386)
(26179)
企业(26179)
方法(23444)
中国(19648)
数学(19644)
数学方法(19548)
(15272)
(13853)
业经(12487)
(12250)
贸易(12244)
(12031)
农业(10249)
(9911)
(8547)
财务(8538)
财务管理(8527)
(8456)
银行(8443)
(8381)
企业财务(8219)
(8177)
地方(7959)
(7846)
金融(7845)
(7758)
机构
大学(160556)
学院(158757)
(77749)
经济(76617)
管理(59502)
研究(59458)
理学(51504)
理学院(50923)
管理学(50305)
管理学院(50010)
中国(47320)
(34432)
(33679)
科学(31746)
(29039)
财经(27963)
研究所(26377)
经济学(26291)
(25786)
中心(25781)
经济学院(23678)
北京(22062)
(22042)
(21155)
(21140)
财经大学(21015)
(20667)
师范(20554)
业大(19139)
科学院(17931)
基金
项目(105542)
科学(85551)
基金(80416)
研究(80153)
(69578)
国家(69007)
科学基金(59279)
社会(57209)
社会科(53268)
社会科学(53252)
基金项目(41389)
(37021)
教育(36405)
自然(34712)
自然科(34004)
自然科学(33996)
自然科学基金(33473)
资助(32794)
(32353)
编号(30489)
(25732)
成果(25464)
国家社会(24805)
重点(23871)
中国(23484)
(23282)
教育部(22815)
(22213)
人文(21664)
课题(21330)
期刊
(84058)
经济(84058)
研究(51838)
中国(33799)
(25966)
科学(22672)
管理(22399)
学报(21951)
(21440)
大学(17632)
(16974)
金融(16974)
学学(16589)
教育(15880)
经济研究(15403)
财经(14967)
农业(14682)
(13086)
业经(11830)
(11607)
问题(11326)
技术(11273)
世界(10818)
国际(10222)
(8167)
技术经济(7607)
统计(7205)
经济问题(6812)
(6647)
现代(6599)
共检索到242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荣兆梓  
市场经济中劳资关系的演化存在渐趋紧张与有所缓和的前后两个阶段,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由紧趋缓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期大体重合。转型前期劳资矛盾突显,源于城市化加速期的巨大成本压力,城乡二元经济下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落差。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社会转型期,面临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发展难题,只有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转型,在劳资协调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中解决发展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正喜  
和谐劳资关系实际上是劳资双方利益分配问题,在一个对立的利益格局中,资方必须要有合理赢利;而劳方则要能体面地工作。在现阶段,资本相对短缺而劳动力无差别大量供给,加剧了劳资力量失衡。要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政府要确立协调劳资关系的公共管理目标,工会则要积极转换职能,参与劳资关系协调,对企业而言,要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发展方向是构建三方机制,确立社会伙伴关系,使劳资关系达到真正的和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健西  郝辽钢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措施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得到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诱导产生劳资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明亮  
该文以二元劳动力市场为视角,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及相应的劳资关系等问题。文章认为: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固化了劳动力资源流向,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过度的劳动力流动,不利于劳工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形成创新所需要的稳定的雇佣关系;人力资本投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双方共赢的利益契合点,实现劳资合作共赢;对于专用型人力资本,劳资双方都有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但通用型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动力不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付洁  侯风云  
以纳什合作议价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国的国情构造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双方工资议价模型和政府官员效用函数模型,可以用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里劳、资、政三方共同推进劳资关系由劳资隐性冲突到冲突显性化再到劳资合作的演变机制。模型分析指出,可以通过改变官员的政绩考核机制,缓解劳资冲突,最终实现劳、资、政三方互利互惠,社会经济持续和谐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魏明孔  
恩格斯曾说劳资关系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轴心,可能有些夸大其辞,但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自工业化以来劳资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之现代社会的突出地位。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背后,有劳资关系重建的贡献。但在这过程中劳资冲突频频,政商产学研界对此问题开出了不少药方,但对西方相对成熟的劳资关系理论与实践经验直接"拿来",可能客观上导致我国劳资关系问题始终难以达到期望。虽然当前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向民  邱立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资本跨国界流动的加强,一国传统的劳资关系体系面临挑战,未来劳资关系的发展趋同还是趋异,一直是劳资关系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从美国和德国劳资关系发展历程来看,虽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劳资关系带来冲击,但全球劳资关系并不会融合为单一的模式,各个国家劳资关系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劳资关系发展的前提是党和政府在三方机制中居主导地位,当前的劳资关系需要进行适时调整,以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劳资关系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胜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璐  
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越来越显现出来, 劳动合同的不完善、劳动安全措施的不规范、劳动保障的不全面、工会组织的不健全等等。妥善处理这些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调整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清清  
我国劳资冲突日益尖锐的现状与失衡的劳资关系显著相关,因此研究怎样平衡劳资关系是劳资领域的重点。演化博弈为研究劳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工具。劳资关系演化模型模拟了平衡的劳资关系的演化过程,演化结果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劳资冲突演变为劳资合作,证明了平衡的劳资关系是促进劳资合作的关键,并为研究劳资关系平衡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平衡劳资关系有两条演化路径,一条是由劳资自主演化,这条路径充满劳资冲突,是劳资双方不断找平衡的过程;另一条路径是由政府介入劳资博弈,不仅可以缩短劳资冲突过程,并且还能加速进入劳资关系平衡阶段。我国劳资关系在沿着第一路径演化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构建平衡劳资关系的制度框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扬波  
私有制企业劳资利益关系是指在私有产权单一的情况下私人资本所有者与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具有私有产权单一化、权力的不对等性和利益分配的独占性等特征,对企业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都有重要影响。产权结构、工会协调及政府调节等因素决定了劳资双方利益关系的发展态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泰洪  杨焕城  
我国劳动关系正处在深刻的变动中,劳动关系双方不同的利益诉求引发的劳动争议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劳动争议的产生,既有劳动和资本对抗性依附的共性,也有转型期特有的制度困境和利益逻辑。合作主义的价值内涵重视协调和整合,有助于劳动关系治理的平稳转型。在合作主义治理模式下,寻求劳动关系双方的"合作因素",构建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成为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现实性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何亦名  姜荣萍  
文章通过对广东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正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结构性劳工短缺与用工成本上升已成趋势。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人实质组织化程度及企业工会的作用仍然有限,工会组建不规范的现象十分突出。但不少企业民营在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文章对劳资关系如何实现转型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