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4)
2023(11957)
2022(9771)
2021(9317)
2020(7576)
2019(17312)
2018(17224)
2017(33350)
2016(17958)
2015(20652)
2014(20452)
2013(19789)
2012(17892)
2011(16416)
2010(16425)
2009(15329)
2008(15108)
2007(13124)
2006(12055)
2005(10883)
作者
(49491)
(41290)
(41138)
(39494)
(26446)
(19607)
(18800)
(16134)
(16020)
(14563)
(14210)
(14043)
(13358)
(13174)
(12798)
(12699)
(12299)
(11950)
(11858)
(11605)
(10259)
(10090)
(9919)
(9488)
(9251)
(9239)
(9100)
(8729)
(8322)
(8024)
学科
(84002)
经济(83827)
管理(48537)
(43507)
方法(35855)
(35372)
企业(35372)
数学(30709)
数学方法(30181)
中国(27344)
(22119)
业经(18375)
(15546)
(15489)
地方(15215)
(15129)
(14517)
贸易(14505)
(14173)
农业(13992)
理论(13685)
(13217)
(12566)
环境(12543)
(11253)
银行(11246)
(11125)
(10861)
(10457)
(10415)
机构
大学(257268)
学院(255313)
(111574)
经济(109442)
管理(98488)
研究(91574)
理学(84678)
理学院(83713)
管理学(82063)
管理学院(81591)
中国(70816)
(56430)
科学(53465)
(48931)
(44832)
研究所(40737)
中心(40614)
财经(39532)
(37453)
(36440)
(36208)
北京(36043)
经济学(35906)
(34872)
师范(34633)
业大(33799)
(33427)
经济学院(32205)
财经大学(29537)
(29123)
基金
项目(171575)
科学(137354)
基金(127675)
研究(126167)
(111441)
国家(110617)
科学基金(95439)
社会(85382)
社会科(80221)
社会科学(80195)
基金项目(66163)
(63051)
自然(59638)
自然科(58246)
自然科学(58235)
教育(58050)
自然科学基金(57188)
(54388)
资助(52702)
编号(49749)
成果(40903)
(39561)
重点(38953)
(37074)
国家社会(36615)
课题(34739)
(34561)
教育部(34312)
中国(32789)
人文(32621)
期刊
(122275)
经济(122275)
研究(78889)
中国(55036)
科学(37580)
管理(36927)
学报(36506)
(36040)
(35299)
大学(28614)
教育(27812)
学学(26539)
农业(24221)
技术(21693)
(21577)
金融(21577)
经济研究(20931)
财经(20275)
业经(18413)
(17687)
问题(17634)
资源(14002)
统计(13886)
(13709)
(13620)
世界(13517)
图书(12894)
(12470)
技术经济(12467)
现代(11884)
共检索到384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波  娄成武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对于实现其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阐述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的内涵,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质、问题及成因,分析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适用性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为政治结构一元化框架内的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的共同作用的多元化模式,并提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模式的实现途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亚东  
在国内外经济失衡诸多因素作用下,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国际投资头寸表(IIP)中可直观地发现,我国的对外资产结构高度集中于官方储备资产。如何加快国家外汇储备转化,实现对外资产持有机构和资产结构的多元化,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突出任务。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应谨慎借鉴新加坡外汇储备转化的做法,从坚持储备资产灵活性,推动投资机构多元化、本币国际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对外资产多元化的"大国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灵艳  曹锦清  
农民城市化的行动单位选择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受到不同区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制度与生活的双重形塑。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式城市化基本单元受到后发国家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发展阶段下制度和生活两者的共同影响。中国农民从实用理性出发,立足于家庭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在既定的土地制度和福利制度等正式制度的结构下,以私人间城乡关系补给公共城乡关系,采用家庭内工农互补和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方式,通过资源的长期积累与代际转移,最终实现城市化。因此,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式城市化基本单元有别于西方的核心家庭形态,呈现出表面扩张内里紧密的特征,也因此具有极强的韧性和灵活性,是当下农民城市化行动中的普遍选择和有效的组织保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杭生,洪大用  
今春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其意义显然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型疾病的发现。由这种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反应可以看作一次非常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燕  万欣荣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从转型背景、转型内容与转型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所表现的独特性。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毓圭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燕  薛蓉  付春光  
自经济体制改革为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表现为"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全面社会转型期。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而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转型"药方"存在着诸多制度缺陷,并不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本文对比了中国改革前后的主要社会变化,分析了"华盛顿共识"的施行效果和中国发展模式独特的转型途径与制度设计,最后在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转型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佳燕  
面对当前社会日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政府职能调整为社区发展带来的两难困境,加拿大多伦多市在反思传统社会规划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开创性地进行了新型社会规划模式的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中社会规划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邹照菊  
本文对现行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普遍存在的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内部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监事会、经理层);外部治理(政府、银行、外部企业)。并对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石磊  
创业团队构成多元化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社会属性、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多元化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团队必须根据多元化的类型和特点,在成员选择方面谨慎对待多元化问题,以提高成功创业的概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凌晓东  
关于多元化的讨论旷日持久,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管人们如何批评多元化,现实中多元化企业依然存在。不管人们如何赞誉多元化,还是有相当多的企业不赶这个时髦。事实上,笼统的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问题的提法过于宽泛可能导致问题本身无解。本文在对多元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