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7)
- 2023(17681)
- 2022(14858)
- 2021(14215)
- 2020(11747)
- 2019(27035)
- 2018(26451)
- 2017(50941)
- 2016(27389)
- 2015(31123)
- 2014(30785)
- 2013(30228)
- 2012(27958)
- 2011(25032)
- 2010(24518)
- 2009(22583)
- 2008(22004)
- 2007(19209)
- 2006(16695)
- 2005(14402)
- 学科
- 济(112772)
- 经济(112568)
- 管理(78554)
- 业(74101)
- 企(61810)
- 企业(61810)
- 方法(54165)
- 数学(46616)
- 数学方法(45971)
- 中国(31741)
- 农(29910)
- 财(28484)
- 业经(25346)
- 学(23555)
- 贸(21933)
- 贸易(21924)
- 易(21360)
- 地方(19790)
- 农业(19780)
- 制(19730)
- 理论(19403)
- 和(18584)
- 务(17846)
- 财务(17768)
- 财务管理(17731)
- 企业财务(16833)
- 环境(16726)
- 银(16717)
- 银行(16676)
- 技术(16409)
- 机构
- 大学(392176)
- 学院(387792)
- 济(159572)
- 经济(156449)
- 管理(153948)
- 理学(134290)
- 理学院(132841)
- 管理学(130398)
- 管理学院(129711)
- 研究(129482)
- 中国(97359)
- 京(82829)
- 科学(78670)
- 财(71616)
- 所(63411)
- 农(58576)
- 财经(58571)
- 中心(58470)
- 研究所(58072)
- 业大(55993)
- 经(53499)
- 江(53192)
- 北京(52418)
- 范(51746)
- 师范(51269)
- 经济学(49303)
- 院(47103)
- 农业(45853)
- 经济学院(44437)
- 财经大学(43904)
- 基金
- 项目(268940)
- 科学(212625)
- 基金(197711)
- 研究(197241)
- 家(171784)
- 国家(170359)
- 科学基金(147002)
- 社会(127215)
- 社会科(120026)
- 社会科学(119993)
- 基金项目(103986)
- 省(101526)
- 自然(94454)
- 自然科(92324)
- 自然科学(92303)
- 教育(91043)
- 自然科学基金(90637)
- 划(86113)
- 资助(81674)
- 编号(79573)
- 成果(64339)
- 部(60542)
- 重点(59585)
- 发(56229)
- 创(55428)
- 课题(53988)
- 国家社会(53055)
- 教育部(52535)
- 创新(51692)
- 科研(51398)
- 期刊
- 济(169101)
- 经济(169101)
- 研究(114108)
- 中国(69513)
- 学报(61181)
- 科学(56734)
- 管理(55856)
- 财(53968)
- 农(53034)
- 大学(47700)
- 学学(44709)
- 教育(43150)
- 农业(37279)
- 技术(33338)
- 融(30964)
- 金融(30964)
- 财经(28798)
- 经济研究(28439)
- 业经(26409)
- 经(24724)
- 问题(21627)
- 图书(19890)
- 业(19366)
- 版(18537)
- 技术经济(18403)
- 贸(17985)
- 理论(17960)
- 科技(17717)
- 统计(17569)
- 世界(16840)
共检索到557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户晓坤
受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传统社会习俗、习惯心态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人的消费行为被嵌入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框架之中,呈现出独特的媒介化、符号化和夸示性等消费主义或消费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张力中的消费主义悖论表现为经济结构对消费能力的抑制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两极分化。在厘清资本扩张型消费模式与可持续型消费模式界限的前提下,通过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消费能力、稳定消费倾向和支出预期,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之间良性循环和相互协调,进而超越生产与消费二元对立经济增长框架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改革开放 社会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姚登权
消费主义不仅体现为广告及其对欲望的制造,也是整个社会生产、包括文化生产的重要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物质产品的生产受制于消费原则,而且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也受制于商品和消费法则,技术理性消解着审美原则。因此,消费主义文化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形式主义确立了其文化立场———迎合市场需要,臣服金钱,走向商业化、大众化。
关键词:
消费主义 消费文化 技术理性 商品逻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京
进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后,在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传媒影响力剧增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为获取利润,通过大众传媒重塑消费观和制造消费欲望等方式,操纵人们的消费心理,使消费由前工业社会的一种基于本能的自主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资本利益之上的被操纵、被控制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这种行为形成了一种以纯粹的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这种消费以及生活方式被称为消费主义。
关键词:
资本逻辑 消费主义 消费心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向玉琼 赵焱鑫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高度复杂性,需要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其中,而如何通过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则是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以首批106个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案例,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探究专项整治行动背景下社会动员如何促成政府与村民间的合作行动。研究发现:“嵌入—激发”是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的总体逻辑。其中,社会动员包括环境营造、建制规范、知识引导、激励强化以及协商对话五种路径,其核心作用机制为嵌入式动员与层层激发。政府一方面基于行政嵌入、制度嵌入、知识嵌入、利益激励以及关系嵌入等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另一方面在“规则驱动—理性引导与情感同化—道德内化”的层层递进链条下激发村民的合作行动意识。社会动员可形成权威推进式、情感激励型、力量整合型三种模式,而“嵌入—激发”在不同模式中有不同的体现。“嵌入—激发”框架揭示出社会动员促成合作行动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吴浩宇
"摊"是古老的经济形态,历史上"贩"的出现引起了"摊"的兴起。"摊"与"贩"紧密结合在历史更迭中成为包容性最强的社会群体。"摊"不仅承载着底层民众的"糊口"功能,而且许多小摊贩在改革开放后正是依赖一"摊"实现了个体向民营经济的蜕变和社会流动。"摊"治理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一部分,其本质是"摊"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与平衡,关乎城市秩序还具有积极的民生意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摊"治理思维表现为由干预、放任、明令取缔再到当前多元协商的演变过程。"嵌入性"弹性治理逻辑是对"共治共享"这一新中国70年所形成的伟大认识飞跃的积极回应。通过将"摊"嵌入社会组织,应用"微治理"的技术机制和柔性治理方式,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参与、交叉互动的治理生态的形成。
关键词:
“摊”经济 社会组织 “嵌入性”弹性治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涂又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提出这个问题,加以解答,有利于认识1949-1979年这30年的中国历史。和谐的哲学原理是,对立统一而以统一为主。规定社会性质的要素是分配。深愿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实践中,进行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选编中学文史通识读本,供养少量冷僻的学术研究,重塑中国人的"人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斌欢
应对新生代农民工普遍的"脱嵌"状态,世界工厂的持续发展使得"再嵌入"成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总结了当下中国的情境下劳工"再嵌入"的结构体系和内在逻辑,对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所推进的"再嵌入"驱动力进行了分析。文章进而基于田野调查所获取的10个案例,讨论了三种主体推动再嵌入的路径:企业主导体现为福利增长方案、劳工住宅方案和社会培育方案;政府推动体现为公共服务和住房改善方案;社会主导则体现为产业与地域交相作用实现的"内部化产业"方案。基于这些再嵌入路径的作用方式和面临局限,文章指出多方合作是走向嵌入的摇摆模式和启动双向运动必由之路。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再嵌入 政府 市场 社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旭昆
文章采用抽象演绎的分析方法来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逻辑。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演化逻辑是从斯大林模式到兰格——布鲁斯——锡克模式,即市场社会主义,然后不可避免地走向民营化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这个体制的基础上,走向比较理想的市场经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冀福俊 宋立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资本积累为切入点,从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展开分析,这一理论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运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范畴和分析逻辑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内在本质进行阐述。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剥夺农业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在资本的初级循环并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受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大量资本进入次级循环,并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通过次级循环影响初级循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资本空间生产逻辑主导的城镇化过程比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更为复杂且更具特点,是政府、资本与空间三重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资本的运作轨迹并不局限于自我不断积累和增值,同时还服务于不同的政治经济目标。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利益主体基于不同目的、通过不同的资本配置机制实现各自增值效应的同时形塑着相应的城镇化特征,也导致相应的风险和冲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冀福俊 宋立
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资本积累为切入点,从生产方式变迁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城市化展开分析,这一理论为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该文运用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范畴和分析逻辑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内在本质进行阐述。在中国的制度语境下,剥夺农业的资本积累方式是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在资本的初级循环并未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受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大量资本进入次级循环,并在政府力量的介入下通过次级循环影响初级循环。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下,资本空间生产逻辑主导的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与思想、理论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时代提出的发展命题出发,到提出破解这一命题的新发展理念及相关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再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实现"五位一体"的基本方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创造怎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到为此需要怎样的制度和秩序创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后回答为什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最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上内容形成了严整科学的逻辑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彬
理论与经验案例都证明了,基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认知和能力方面有效分工的社会资本互补投资而形成的"多律协调"的制度体系,能够满足经济组织伴随竞争环境日益开放的演化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浙江模式"转型历程,在总体上也符合社会网络诱致的"嵌入"→"脱嵌"的演化特征。然而,为避免在开放过程中因"国际代工偏好"而造成的低端价值链"锁定"危机以及企业家社会网络单维演化的缺陷,目前迫切需要以创新型组织为导向,在关系与结构的二维"战略再嵌入"过程中激励社会资本的互补性价值投资活动。在转型中,盲目放弃内源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是不明智也是不经济的。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中促使社会网络与集群经济的协同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源源 左代华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内生秩序先后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行政渗透、人民公社时期的双重挤压、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获新生以及后税费时期的转型生长四个阶段。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社会改造运动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利益分化的组织形态、契约主导的市场秩序、组织化的社会关联正在重塑内生秩序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透过"制度—过程—能力"的三维分析框架,可见村庄场域中内生秩序的逻辑演进路线。在权威主体自觉性的制度安排、利益主体策略性的调适行动以及人际能量场赋予的行动能力的运行机制下,制度嵌入与内生秩序达致适配能够降低制度的嵌入成本,避免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内生秩序 演进逻辑 运行机制 制度嵌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程聪 谢洪明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集群企业社会网络嵌入、关系张力和关系绩效之间的理论模型,并以浙江省不同产业集群中172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群企业社会网络通常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企业社会网络水平与垂直嵌入均对关系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企业社会网络水平嵌入与垂直嵌入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关系绩效,而且通过关系张力间接影响企业关系绩效。此外,在不同规模以及不同产业的集群企业中,关系张力对于企业关系绩效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不同规模及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在合作关系构建及维系上具有本质的区别。集群企业若要切实提升企业关系绩效,必须重视企业所在社会网络对于企业间关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组织嵌入韧性乡村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企业的异质性社会资本及其嵌入风险——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情境的实证研究
中国城市环境邻避风险的生成逻辑——基于案例嵌入的分析
预算监督嵌入地方立法的生成逻辑与路径
社会转型与国家审计的治理功用:基于嵌入理论的视角
嵌入逻辑判断式检测模型的资本生态扫描与优化路径
教育、流动与分层: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人力资本回报问题——从社会学家倪志伟(Victor Nee)市场转型论等相关研究和争辩谈起
准嵌入性养老组织的运行逻辑分析——农村嵌入式养老的地方经验
集体行动逻辑、乡土社会嵌入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
农村集体收益分配中的行政嵌入及其实践逻辑——基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报酬管理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