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0)
- 2023(5679)
- 2022(4385)
- 2021(4236)
- 2020(3447)
- 2019(7886)
- 2018(7597)
- 2017(14712)
- 2016(7635)
- 2015(9052)
- 2014(8791)
- 2013(8763)
- 2012(8366)
- 2011(7598)
- 2010(7236)
- 2009(6783)
- 2008(6720)
- 2007(5837)
- 2006(5213)
- 2005(4648)
- 学科
- 济(37840)
- 经济(37692)
- 管理(18017)
- 方法(17626)
- 业(16368)
- 中国(14859)
- 企(14324)
- 企业(14324)
- 数学(13354)
- 数学方法(13306)
- 业经(9905)
- 贸(9354)
- 贸易(9349)
- 农(9323)
- 易(9239)
- 和(7910)
- 财(6885)
- 制(6804)
- 理论(6652)
- 关系(6079)
- 产业(5918)
- 银(5576)
- 银行(5576)
- 学(5542)
- 农业(5526)
- 行(5475)
- 出(5445)
- 环境(5281)
- 发(5211)
- 地方(5099)
- 机构
- 大学(113173)
- 学院(109982)
- 济(56362)
- 经济(55681)
- 研究(43896)
- 管理(40587)
- 理学(34854)
- 中国(34498)
- 理学院(34413)
- 管理学(34067)
- 管理学院(33833)
- 京(24620)
- 财(24099)
- 科学(22416)
- 所(20950)
- 财经(19590)
- 经济学(19505)
- 研究所(19035)
- 中心(18582)
- 经(18138)
- 经济学院(17536)
- 北京(16331)
- 范(15713)
- 师范(15654)
- 院(15298)
- 财经大学(14766)
- 社会(14205)
- 江(14039)
- 农(13507)
- 科学院(13382)
- 基金
- 项目(72363)
- 科学(59197)
- 研究(56199)
- 基金(56184)
- 家(48428)
- 国家(48033)
- 社会(41798)
- 科学基金(41157)
- 社会科(38589)
- 社会科学(38577)
- 基金项目(28683)
- 教育(25265)
- 省(23441)
- 自然(22935)
- 资助(22841)
- 自然科(22465)
- 自然科学(22460)
- 自然科学基金(22142)
- 划(21198)
- 编号(20942)
- 部(18614)
- 国家社会(18496)
- 中国(18442)
- 成果(18331)
- 教育部(16690)
- 重点(16445)
- 发(16012)
- 人文(15515)
- 创(14847)
- 社科(14843)
共检索到171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毓圭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伟
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文化的支撑,诚信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道德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对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政府公信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是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精神支撑。建立和谐社会,必须以诚信为本,营造诚信文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诚信文化 诚信精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欢 刘国峰 温彩璇
会计文化是涵盖会计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精神文化和会计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既有精神层面文化又包含了会计制度准则等同时兼顾所处行业特点的文化总和。会计文化是会计行业的灵魂与血脉,是行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和动力。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一样,都能够增强某一群体的凝聚力,使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从而使会计职能和作用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一种促进发展的正能量。会计产生源于诚信,正是由于会计诚信的文化内涵才使得会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杭生,洪大用
今春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其意义显然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型疾病的发现。由这种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反应可以看作一次非常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燕 万欣荣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从转型背景、转型内容与转型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所表现的独特性。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 转型特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文化。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必然要进行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的转换,要清除对市场经济认识的误区,确立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诚信文化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抓紧抓好。
关键词:
诚信经济 信用体系 信用文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艳阳
诚信文化的缺失关系到股市的健康与规范发展,文章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股市的诚信文化建设已刻不容缓,并指出制度和监管者的诚信息是股市诚信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
诚信文化 制度 监管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文麟
一、充分认识建设企业诚信文化,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重要意义诚实守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系企业治业之道,兴业之本,企业精神第一要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国许多企业十分注重自身诚信形象的塑造,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也根据市场经济法则,不断加强规范、整顿市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线,是事务所健康发展和广大从业人员安身立业之本。2013年春天,一场旨在进一步将诚信理念注入注册会计师血液、融入注册会计师灵魂的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年"活动在行业全面开展,推动诚信理念更深地扎根于每一位从业人员的心中,使得行业诚信成为市场经济诚信链条中的"闪亮一环"。
关键词:
行业诚信 诚信文化 诚信理念
[期刊] 征信
[作者]
涂永珍
在西方,契约作为一种法律理念不仅存在于私法之中,而且也融入到公法中,为政务诚信制度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源泉。但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政务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所构成的道德自律范畴,强调的是代表官方的精英人物的自律和德政,与契约理念不相容。我国政务诚信的构建必须在继承中国传统优秀诚信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契约诚信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观念上实现从"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卡尔·达尔曼等著)的介绍与评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以及在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经济转型 现代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关键词:
中国社会转型期 劳资关系 解决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校教师 研究话语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福国 瞿帅伟
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总体上可以从结构、组织和制度三个视角进行分类和把握。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并且把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划分为社会转型的普遍解释基础、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解释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逻辑三个层次。研究的三个视野以制度为研究支点,向上可以连接到结构背景,向下可以引入具体的组织要素分析,从而搭建了一个社会转型研究的沟通平台。
关键词:
社会转型 结构 制度 跨学科研究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