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97)
- 2023(22423)
- 2022(19110)
- 2021(17825)
- 2020(15073)
- 2019(35069)
- 2018(34443)
- 2017(66019)
- 2016(35683)
- 2015(40518)
- 2014(40395)
- 2013(39956)
- 2012(37127)
- 2011(33716)
- 2010(34045)
- 2009(31989)
- 2008(31091)
- 2007(27676)
- 2006(24431)
- 2005(22000)
- 学科
- 济(156073)
- 经济(155846)
- 管理(101329)
- 业(96708)
- 企(80620)
- 企业(80620)
- 方法(68048)
- 数学(58839)
- 数学方法(57980)
- 中国(43908)
- 农(39755)
- 财(38872)
- 学(34348)
- 业经(33628)
- 地方(32122)
- 融(31153)
- 金融(31148)
- 制(30505)
- 银(30290)
- 银行(30215)
- 行(28981)
- 贸(27683)
- 贸易(27663)
- 易(26863)
- 农业(26419)
- 理论(25666)
- 务(24484)
- 财务(24387)
- 财务管理(24330)
- 和(23548)
- 机构
- 大学(517794)
- 学院(515352)
- 济(213483)
- 经济(208935)
- 管理(196766)
- 研究(179794)
- 理学(169725)
- 理学院(167781)
- 管理学(164480)
- 管理学院(163581)
- 中国(139038)
- 科学(111273)
- 京(110930)
- 财(97468)
- 所(92307)
- 农(87630)
- 研究所(84111)
- 中心(81958)
- 财经(77992)
- 业大(77332)
- 江(75821)
- 经(70807)
- 北京(70777)
- 农业(68868)
- 范(67501)
- 师范(66755)
- 经济学(65773)
- 院(64775)
- 州(61204)
- 经济学院(59070)
- 基金
- 项目(344684)
- 科学(269947)
- 基金(250314)
- 研究(247581)
- 家(219825)
- 国家(218014)
- 科学基金(185855)
- 社会(156611)
- 社会科(147976)
- 社会科学(147932)
- 省(133536)
- 基金项目(131116)
- 自然(121745)
- 自然科(118934)
- 自然科学(118898)
- 自然科学基金(116770)
- 教育(114650)
- 划(112932)
- 资助(105443)
- 编号(99714)
- 成果(81762)
- 重点(78022)
- 部(76342)
- 发(73606)
- 创(70646)
- 课题(69591)
- 科研(66429)
- 创新(66067)
- 教育部(65206)
- 国家社会(64549)
- 期刊
- 济(235044)
- 经济(235044)
- 研究(153670)
- 中国(100572)
- 学报(85563)
- 农(79474)
- 科学(77535)
- 财(75375)
- 管理(72485)
- 大学(64566)
- 学学(60898)
- 教育(55145)
- 融(54086)
- 金融(54086)
- 农业(53976)
- 技术(45075)
- 财经(39089)
- 经济研究(38902)
- 业经(36100)
- 经(33664)
- 问题(29986)
- 业(28641)
- 统计(25933)
- 技术经济(25807)
- 版(24736)
- 贸(24673)
- 图书(24549)
- 理论(23596)
- 科技(23185)
- 策(23106)
共检索到770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创 曲丹阳 赵珂
本文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角度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实证探究了社会融资规模及融资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时变影响动态。研究表明,无论从规模还是结构的视角来看,直接融资的发展对物价变动和经济波动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时变影响,间接融资的发展也仍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且对通货膨胀具有加速效应;但从边际影响来看,自新常态以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经济繁荣的边际影响均开始减弱,特别是间接融资冲击的产出效应发生了相对更为显著的下降。在鼓励直接融资市场开放的基础上,完善直接融资市场的资金流向与整体布局,理性发展直接融资以期协调融资结构与经济结构,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建宇 张谊浩
本文基于政府债券规模和流动性的双重视角,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二者对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变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政府债券规模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刺激了产出和劳动供给,但过度扩张对实体经济也带来"挤占投资"和物价上升、消费下降等负面效应,同时通过债券作为金融资产的特性向金融部门蔓延并形成金融风险集聚;政府债券流动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投资,促进了物价稳定,但也存在"挤占消费"和引起经济波动等负面效应;而政府债券流动性的提升有利于缓释金融风险,对实体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益,但流动性过高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集聚。本文从促进政府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总量和结构合理匹配、政府债券与实体经济有机契合、政府债券流动性管理与金融供给侧密切衔接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债券 债券规模 流动性 逆周期调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家新
政府储蓄规模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结果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对政府储蓄规模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考察 ,以揭示出政府储蓄对于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红 王元月
本文以2001—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宏观经济环境作用于我国企业负债融资决策的微观传导途径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研究表明:第一,经济周期的扩张、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信贷市场发展都能促进我国企业负债融资规模的扩大;第二,经济周期的扩张、扩张性财政政策、信贷市场发展都有利于我国企业长期负债比例的提高,但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企业负债融资规模、负债期限结构的影响都不显著;另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我国产权性质不同企业的负债融资规模与负债期限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我国银行私营部门信贷和股票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负效应 ,但能显著促进储蓄率的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能促进广义技术进步率提高 ,但对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没有明显作用。我国应该控制股票市场规模扩张 ,而加强股票市场流动性。银行部门应该加强公司监督和风险管理 ,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
关键词:
融资结构 宏观经济效应 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保珺
投资效益是国家对投资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监控指标。本文对我国各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比较了各年度各部门的投资效益;提出分析两年间投资结构变化对投资效益影响的度量方法,并应用我国投入产出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鑫 王华明 彭俞超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项我国创新性设立的指标,是否应当被纳入货币政策监控体系,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联动关系出发,发现社会融资规模是GDP的两、三期(季度)领先指标。再通过构造包含融资结构的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方法,发现投资效率冲击可以解释59.53%的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这与我国以往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相符,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波动可以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动。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金融市场融资冲击,可以解释25.14%的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说明社会融资规模对于实体经济的反映还受到政府行为的干扰。基于以上发现,我们认为采用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宏观经济监控指标是合适的,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考虑政府干预对于社会融资规模波动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融资结构冲击 方差分解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鑫 王华明 彭俞超
社会融资规模作为一项我国创新性设立的指标,是否应当被纳入货币政策监控体系,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联动关系出发,发现社会融资规模是GDP的两、三期(季度)领先指标。再通过构造包含融资结构的DSGE模型,采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方法,发现投资效率冲击可以解释59.53%的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这与我国以往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相符,说明社会融资规模波动可以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动。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金融市场融资冲击,可以解释25.14%的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说明社会融资规模对于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融资结构冲击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春雨 徐悦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利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强度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债务可控三大经济目标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下行时期,低强度的税收政策与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协调组合能够快速地促进经济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经济过热时期,高强度的税收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有效地稳定物价水平,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平稳时期,高强度的财政支出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降低政府债务三大调控目标。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比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
基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构建了动态资本结构调整模型,利用2001~201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性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宏观经济周期性差异、动态目标资本结构的存在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呈现出顺经济周期的变化,且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上市公司存在动态目标资本结构,并且向目标资本结构收敛的速度具有顺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且融资约束具有反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中小企业的国有股权性质不仅不能降低其融资约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融资约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赵金龙 陈健
中国FTA战略对外贸出口的促进效应如何?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FTA战略的内生性和中国选择FTA伙伴国的决定性因素,然后运用匹配模型和双重倍差模型从宏观贸易和微观产业贸易两个视角量化分析了FTA对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我国FTA战略具有较强的政策内生性,FTA战略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对FTA伙伴国的总出口、农业出口和制造业出口;第二,我国不同FTA的"出口效应"差别很大,我国对洲外FTA的出口效应明显,而对洲内FTA的出口效应较弱。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理
本文结合中国及世界宏观经济发展 ,分析了全球化策略中出口拓张政策的双重效应 .说明其在短期内能给所在国带来一定收益 ,但在长期中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对其过分的依赖容易导致国民经济的负增长。
关键词:
全球化 出口扩张 双重效应 负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刚 谷宇
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连市进口和出口的局部均衡模型,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大连市进出口的效应,并进一步建立了包含大连市经济总量、工资水平、价格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消费和人民币汇率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变量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大连市外贸部门存在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对大连市经济总量、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紧缩效应。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文对如何克服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野驰 蒋抒博 王永胜
本文选择4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建立门限面板模型,考察两次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不同金融发展水平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投资、消费和总产出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对投资、消费和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外汇储备对出口、消费和总产出具有积极影响;金融水平取得一定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投资具有消极影响,对消费具有积极影响;金融高度发展时,外汇储备对出口和消费具有积极影响,对总产出具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外汇储备 门限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