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6)
2023(14140)
2022(11986)
2021(11232)
2020(9652)
2019(22563)
2018(21940)
2017(42346)
2016(22550)
2015(25837)
2014(25712)
2013(25437)
2012(23568)
2011(21037)
2010(20693)
2009(19157)
2008(18606)
2007(16321)
2006(13853)
2005(12030)
作者
(62961)
(52791)
(52758)
(50337)
(33452)
(25354)
(24251)
(20777)
(20100)
(18589)
(17980)
(17757)
(16609)
(16527)
(16518)
(16374)
(15923)
(15688)
(15248)
(15099)
(12930)
(12861)
(12716)
(12063)
(12050)
(11803)
(11586)
(11491)
(10590)
(10522)
学科
(99085)
经济(98894)
管理(63360)
(60635)
(49364)
企业(49364)
方法(49301)
数学(43269)
数学方法(42791)
中国(27728)
(26277)
(24890)
业经(20276)
(19539)
贸易(19530)
(19069)
(18728)
地方(17706)
农业(17300)
(16620)
(16213)
(15170)
财务(15121)
财务管理(15086)
环境(14877)
理论(14819)
企业财务(14260)
(13912)
银行(13882)
技术(13598)
机构
大学(323713)
学院(321258)
(141281)
经济(138810)
管理(126532)
理学(110314)
理学院(109135)
研究(108287)
管理学(107291)
管理学院(106700)
中国(82249)
(67035)
科学(64272)
(62617)
(53044)
(51097)
财经(50964)
中心(50552)
研究所(48469)
(46539)
业大(46377)
(44990)
经济学(44882)
北京(41915)
(41281)
师范(40862)
经济学院(40705)
农业(40280)
(38675)
财经大学(38030)
基金
项目(220435)
科学(175767)
基金(164141)
研究(160366)
(142772)
国家(141658)
科学基金(122487)
社会(106201)
社会科(100081)
社会科学(100055)
基金项目(86509)
(83644)
自然(78368)
自然科(76640)
自然科学(76618)
自然科学基金(75305)
教育(74372)
(71224)
资助(67297)
编号(63376)
成果(50953)
(50799)
重点(49860)
(47268)
(46035)
国家社会(45037)
教育部(44167)
创新(43107)
课题(43090)
科研(43048)
期刊
(144758)
经济(144758)
研究(92054)
中国(58563)
(49279)
学报(48519)
科学(45860)
(45275)
管理(44369)
大学(37491)
学学(35370)
农业(31257)
教育(30895)
技术(28041)
(25738)
金融(25738)
财经(25357)
经济研究(25068)
业经(22320)
(21916)
问题(19661)
统计(17423)
(17416)
(17378)
技术经济(16381)
(15623)
世界(15423)
(14951)
国际(14398)
理论(14219)
共检索到460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爱婷  宋德勇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方法,从功能和能力空间衡量社会福利,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进行测算,并分析福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揭示我国低福利增长的根源,最后将我国的福利能力与主要国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能力不足侵蚀着功能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长,使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水平低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在长时间内基本上都是脱钩的,我国处于低福利增长状态;在主要国家的福利能力对比中,我国社会福利发展质量和能力水平明显落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辰  陈谦明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水平进行动态模拟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总体福利水平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功能指标上升幅度较大,能力指标上升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从长期来看脱钩,福利状况和欧美一些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印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提高社会福利的能力指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黄贻芳  
文章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了两种投资政策工具对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2011—2021年财政对有关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福利支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比例相加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层面测度了养老服务指数,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支出的效果以及我国城乡老年人之间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端的投入能促进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提高,而长期使用供给端政策则会抑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提升。同时,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收入、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福利普遍可得性不够,公共财政支出在福利分配上的公平性体现不足,公共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的效率没能充分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黄贻芳  
文章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了两种投资政策工具对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2011—2021年财政对有关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福利支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比例相加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层面测度了养老服务指数,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支出的效果以及我国城乡老年人之间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端的投入能促进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提高,而长期使用供给端政策则会抑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提升。同时,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收入、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福利普遍可得性不够,公共财政支出在福利分配上的公平性体现不足,公共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的效率没能充分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超  马若男  
本文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环渤海、长三角及珠三角等经济圈作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分层次指标体系以测算我国三大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经济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处于加速提升状态;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状况与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方面指标贡献率较高,社会保障方面指标居中,而成果分配等方面指标的贡献率较低,侧向反映出我国自然环境状况亟需改善的迫切性。据此本文提出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珂  
时滞产品生产所带来的负外部性 ,使厂商利益与社会利益往往不一致 ,时滞产品的生产导致经济增长率与社会福利的同步下降 ,并可能引致资本向时滞产品生产领域流动从而加剧其影响程度。在生产领域适当的政府调控是保障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与社会福利提升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逯进  陈阳  郭志仪  
文章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省域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变迁特征,并通过耦合模型衡量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借此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且各区域均存在福利的拐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下降和福利拐点的到来将恶化二者的耦合趋势。因此,当前各省应发挥增长在二者耦合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持续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深化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维国  唐光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玉雄  李怀祖  
本文首先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并给出了稳态解求解的方法。以该模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稳态创新速度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降低领先国的创新速度和跟随国的模仿速度,但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却与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尹奇  马璐璐  王庆日  
研究目的:测算农民失地前后的福利水平。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失去土地后,农民的福利水平略有提高,模糊评价值从0.342上升到0.373,居住条件和发展空间的改善是失地农民福利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和居住环境则呈现出恶化趋势。研究结论:应该通过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的心理调适机制,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焱  张建华  
在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福利制度特征与政策模式。2007年以来兴起的"包容性增长"主张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统一促进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题,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理论符合"包容性增长"理念,克服了以往社会福利政策中带有的滞后性、缺少包容性与政府干预短期行为等弊端,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致力于对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上游干预、积极就业和人文关怀,认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民营医院供给的医疗服务越多,越能抑制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2~2008年各省市医疗服务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扩大民营资本的医疗服务供给规模可以抑制医疗服务价格水平过快上涨,可以增进社会福利,与理论模型结论相一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捷  
社会福利体系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但存在福利支出的适度性问题,福利过度或不足均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对中国与OECD的社会福利体系做了比较,并选取美国等OECD七国和中国1980-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福利总支出、养老保险支出和健康福利支出偏低;(2)但收入维持支出(即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却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3)失业福利支出是否适度,不同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同结论,有待进一步分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伟同  
中国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体制,容易让人做出城镇化进程会提高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逻辑判断。但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主要得益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城镇化进程本身并没有带来居民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反甚至出现了阻碍居民福利改善的现象。这一结论表明,与民生福利相脱节的城镇化道路,固化了原有的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下的差异化福利分配结构,无益于甚至阻碍了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因而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协调发展,需要对现有城镇化道路加以反思。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龙亮军  王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统称为生态损耗,同时运用脱钩理论和协整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生态损耗、经济增长与福利水平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1)过去三十多年间,我国资源环境消耗与城市化率成正比,人均生态足迹由1980年的1.15全球公顷上升到2011年的2.49全球公顷,并在2004年人均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