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0)
2023(10574)
2022(8472)
2021(8319)
2020(6773)
2019(15519)
2018(15302)
2017(29423)
2016(15681)
2015(17873)
2014(17573)
2013(17131)
2012(15495)
2011(14233)
2010(14336)
2009(13556)
2008(13294)
2007(11944)
2006(10677)
2005(9664)
作者
(42183)
(35132)
(34873)
(33507)
(22415)
(16575)
(15988)
(13645)
(13487)
(12491)
(12176)
(11891)
(11260)
(11164)
(10912)
(10825)
(10442)
(10100)
(10043)
(9639)
(8659)
(8567)
(8304)
(8097)
(7994)
(7989)
(7761)
(7333)
(6839)
(6780)
学科
(70032)
经济(69867)
管理(41256)
(40944)
方法(34104)
(33131)
企业(33131)
数学(29054)
数学方法(28512)
中国(24029)
(17897)
业经(16340)
(14859)
贸易(14849)
(14777)
(14674)
(14591)
理论(13709)
(13457)
银行(13456)
(12892)
(11774)
金融(11771)
(11723)
(11262)
保险(11171)
(11170)
农业(11160)
(9663)
地方(9621)
机构
大学(226498)
学院(224629)
(99973)
经济(98246)
管理(85795)
研究(75866)
理学(73029)
理学院(72274)
管理学(70912)
管理学院(70499)
中国(63480)
(47914)
(47490)
科学(41953)
财经(37830)
(36590)
(34573)
中心(34103)
研究所(33033)
经济学(32596)
(31597)
北京(31283)
(29778)
师范(29595)
经济学院(29231)
(28476)
财经大学(28297)
(26943)
业大(26705)
(25664)
基金
项目(143867)
科学(115352)
研究(109140)
基金(107204)
(92034)
国家(91305)
科学基金(79074)
社会(73823)
社会科(69109)
社会科学(69085)
基金项目(54483)
(52407)
教育(51339)
自然(48031)
自然科(47035)
自然科学(47027)
自然科学基金(46226)
资助(45348)
(45297)
编号(43554)
成果(36404)
(33842)
重点(32369)
国家社会(31238)
课题(30555)
(30322)
教育部(30057)
(29830)
中国(28713)
人文(28625)
期刊
(109005)
经济(109005)
研究(74643)
中国(45639)
(36043)
管理(32685)
科学(30154)
学报(30145)
教育(27261)
(26900)
(26054)
金融(26054)
大学(24582)
学学(22847)
财经(20457)
技术(20152)
经济研究(18997)
农业(18340)
(17625)
业经(15699)
问题(14152)
(13682)
统计(12935)
世界(12181)
国际(11784)
技术经济(11700)
(11318)
(10333)
决策(10171)
理论(9903)
共检索到34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燕  薛蓉  付春光  
自经济体制改革为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表现为"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全面社会转型期。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而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转型"药方"存在着诸多制度缺陷,并不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本文对比了中国改革前后的主要社会变化,分析了"华盛顿共识"的施行效果和中国发展模式独特的转型途径与制度设计,最后在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转型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杭生  
中国社会现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转型”也和人口等因素一样,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当前中国的各种现象无不带有转型的特点,社会成员也无不这样那样受到转型的影响和制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玉波  娄成武  
城市土地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将"公共治理"理论引入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对于实现其公平、有效配置和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定性分析法,阐述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的内涵,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实质、问题及成因,分析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适用性的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为政治结构一元化框架内的科层政府、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的共同作用的多元化模式,并提出城市土地资源治理多元化模式的实现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卉  
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进入社会风险高发时期,"风险共生"是目前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看,风险管理应将和谐发展作为其重要思想基础和理念前提,将社会结构调整作为其重要基点和结构性条件,将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其实践重点和现实出发点。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转型期社会风险管理的根本。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文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段渐进式的主要是内向化的跨国经营后,正面临由内向化向外向化、由非股权性向股权性跨国经营的转型。这一转型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想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面临来自于目标国和母国,以及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的语言文化、法律习俗、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风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秀英  
在中国的现行消费中,尽管所倡导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可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奢侈消费,但在实际消费中诸多的不规范乃至有害的消费仍然随处可见。规范中国的现行消费模式需要通过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慈善助人的风尚;建立生态消费体系,推广环境会计制度;建立消费道德公约,形成良性消费机制;健全法律、法规,杜绝非法消费行为等基本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大松  吴汉华  刘昌平  
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是确保基金运行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基金运营监管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当前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主导模式,我们认为我国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应采取委托投资管理模式,两者的区别是受托人的定位不同,前者是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后者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企业年金基金应采取完全市场化管理模式,并在当前我国金融分业经营的框架下细分为八种不同的基金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海平  
一个成熟的理论必然要有相对稳定的理论范式。由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解释不了转型中的"中国奇迹",所以必然催生新的科学纲领和范式。中国转型经济的首要特征是市场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的"内生性",以及"内生性"与"移植性"的有机结合,二者结合方式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制度适应性试验。各类经济特区正是基于适应性制度学习试验的产物,特区模式是中国空间非均衡转型的重要路径,是中国模式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特区模式研究纲领隶属于中国模式的研究纲领,却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式。其硬核在于"特殊政策优势的行使力和执行力"或"非均衡政策的行使力和执行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云昊  
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模式问题研究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产生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课题,它主要探讨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路径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当下中国的政治体制与学术制度背景,本文归纳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政策的主要模式,重点探讨了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创新路径,以期进一步改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与政策之间的沟通关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娜  
在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中国上市银行单一的利差盈利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盈利模式的优化调整成为大势所趋。上市银行要重塑盈利模式,必须在金融创新理念的指导下,正确定位盈利模式的核心,以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经营为手段,通过维持合理净利差水平、拓展非利差收入、控制成本支出,实现盈利模式从传统信贷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型高风险增长模式向利差业务与非利差业务均衡发展的集约型低风险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雪萍  
无论是从顺应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还是从减缓国际金融危机的角度出发,中国都有必要加快消费模式转型的步伐。由美国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证实,中国消费转型的目标不是美国长期奉行的过度消费模式,而是在现行的谨慎型消费与过度消费模式间寻求一个适度均衡的融会点。在对消费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目标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岚  
30年的改革开放起始于自下而上的草根式改革,让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论发挥到极致,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并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最大阻力与精神污染的根源。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从逻辑上重构改革理论体系,促进顶层设计与底线共识相结合,全面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进程,架起实现中国社会转型的过河桥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杭生,洪大用  
今春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其意义显然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型疾病的发现。由这种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反应可以看作一次非常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