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8)
2023(15699)
2022(13524)
2021(13092)
2020(10705)
2019(24617)
2018(24366)
2017(45759)
2016(25135)
2015(28621)
2014(28198)
2013(27294)
2012(25021)
2011(22485)
2010(22239)
2009(20355)
2008(19516)
2007(16798)
2006(14562)
2005(12539)
作者
(67348)
(55518)
(55390)
(52736)
(35449)
(26567)
(25387)
(21926)
(21251)
(19836)
(18939)
(18805)
(17408)
(17350)
(17015)
(16961)
(16560)
(16536)
(15915)
(15809)
(13758)
(13528)
(13183)
(12730)
(12459)
(12330)
(12310)
(12305)
(11124)
(10983)
学科
(93152)
经济(92957)
管理(66492)
(60625)
(51326)
企业(51326)
方法(43460)
数学(35986)
数学方法(35597)
中国(29960)
(25733)
(22606)
业经(22352)
理论(19579)
(19509)
(19137)
贸易(19124)
(18667)
(17366)
地方(17261)
教育(17247)
(16759)
农业(16655)
环境(14586)
(14027)
技术(14026)
银行(13994)
(13745)
财务(13677)
财务管理(13655)
机构
大学(343894)
学院(338989)
(134136)
管理(131465)
经济(131243)
研究(114903)
理学(114210)
理学院(112889)
管理学(110870)
管理学院(110255)
中国(84254)
(73354)
科学(69548)
(60132)
(55774)
中心(51455)
研究所(51035)
(50611)
师范(50245)
财经(48865)
(48588)
(47526)
业大(47150)
北京(47025)
(44676)
(41692)
经济学(40879)
师范大学(40777)
(38999)
农业(37831)
基金
项目(233724)
科学(184671)
研究(178284)
基金(168427)
(144991)
国家(143721)
科学基金(123593)
社会(112730)
社会科(106093)
社会科学(106066)
(89485)
基金项目(88833)
教育(84891)
自然(77457)
(76408)
自然科(75660)
自然科学(75644)
自然科学基金(74284)
编号(74142)
资助(68684)
成果(62228)
(53151)
重点(52464)
课题(51778)
(49577)
(48893)
教育部(46519)
大学(46191)
项目编号(45788)
国家社会(45770)
期刊
(144576)
经济(144576)
研究(105923)
中国(68592)
教育(55952)
学报(51207)
管理(47778)
科学(47660)
(45035)
(44408)
大学(40404)
学学(36407)
农业(32164)
技术(29517)
(25738)
金融(25738)
经济研究(24136)
财经(23780)
业经(23294)
图书(21117)
(20475)
问题(18591)
(17070)
科技(15809)
(15748)
理论(15547)
(15197)
技术经济(14907)
世界(14666)
书馆(14552)
共检索到497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魏戈  陈向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要求我们关注教师自身的实践理性,通过加深对教师思维与行动的认识来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实。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某重点大学的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冲突话语及其解决方略,并将他们行动背后的实践理性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进行了关联。在对教师群体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呈现了一名大学教师实践理性的表征样态,即整合、中道和权衡,以期作为了解和理解中国大学教师专业实践的一个镜像。研究发现,教师的实践理性与其所生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场域之间存在勾连。如果我们借用中国文化和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加深入地描画出中国大学教师实践理性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美容  
林国平《籖占与中国社会文化》一书,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全书除绪言、附录外,分14章,全面叙述籖占的产生和演变、籖诗的构成要素、籖谱的类型与特殊的籖谱、籖占的方法与仪式、籖诗的兆象、解籖人与解籖方法、籖占与宗教信仰、籖占与古代上层社会、籖占与古代民间社会、籖占与地域社会、籖占与现代中国社会、籖占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籖占的理论基础与文化内涵,以及籖占长盛不衰的原因与特别"灵验"的奥秘等,可谓包罗万象,巨细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晓红  
本文从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探讨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的建构,认为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不论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运用语言的知识,还是教学的语言知识都应被视为是从社会环境的经验中产生的。外语教师的教学的语言知识至少应该涉及关于语言的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批判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知识都与教师原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相关。外语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决定了其教学的语言知识基础,这就意味着教师的自传应置于外语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的地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允  徐锦芬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个人内化和社会环境相互协调推进的过程,合作在这个过程中的客观意义和现实作用日益彰显。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述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和社会文化理论,目的在于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对于合作促进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做理论诠释,并对具体实施提出设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建富  
中国两千多年来传统社会农耕自然经济的"稳定"导致了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固化,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迟缓与停滞。这种已成固化的"稳定",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管理体制的固化。皇权专制大一统的分级管理体制自秦至清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二是文化形态的固化。儒家主导下等级分明的社会管理和社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社会学角度,通过对出境旅游者的访谈和专家焦点小组法,分析出境旅游对旅游者、旅游输出国和旅游目的地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即其文化价值,得出文化因素是出境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出境旅游过程加强了文化的自我认同和文明之间的对话,出境旅游成为中国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等结论。由此提出,需要将出境旅游的社会学分析,应用于旅游政策制定、行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实践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馨  
社区大学是社会参与力的培植及养成场所,所有的教学活动内容要紧扣社区公共性及地区意识。社区大学教师角色更为多元,不同类型的教师所需的专业成长有所差异,关注的方向也有所不同。基于成人教育的视角介绍了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实现方式,在学习社群理论视域中分析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对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现状提出了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宇  卯丹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政府性的组织行为和任务,在操作上过于注重经济效果的考量,较少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忽视其综合性的特征,应注重整个搬迁过程中社会文化转型的推动力。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得组织和个体的观念与行动发生改变,也导致了权力的支配方式从显性转变为隐形,且支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持续加强。所以,当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在拆迁与生活安置等实践过程都需要加入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文化治理要素,并慎重考虑贫困群众的意愿与适应能力,做好及时的成效评估,若非如此,则可能产生不愿看见的相应后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鹏程  
随着首届“中阿峰会”和“中海峰会”的举办,中文助力中阿民心相通的作用将更具战略意义。赴阿拉伯国家中文教师是中阿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直接承载者,对阿拉伯社会文化的适应是该群体赴任后的首要挑战。本研究结合社会文化适应内外部影响因素和经典量表制定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和访谈揭示了赴阿教师社会文化适应的整体样态、差异性并提出策略建议。具体而言,赴阿教师整体适应情况良好,但跨文化经历和知识技能的缺失使其面临各种困难。教师的适应障碍具有典型的阿拉伯特征,可被归纳为6种类型:社会治理适应、宗教习俗和观念制度适应、交友和自我表露适应、行事风格适应、环境和外出适应、语言和社交适应。在差异性方面,海外工作经历、知识技能、旅居时间的增加对适应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赴阿教师的社会文化适应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和微弱的人口统计学差异。通过区域型师资建设、社会支持网络和专业发展共同体、障碍类型和适应策略、风险管理可进一步促进赴阿教师社会文化适应和专业发展,保障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区域化开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刘理晖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治理经历了3次理论与实践的跃迁,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制度优势。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与政策体系研究,本文总结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发展进程和阶段特征,探讨了我国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理论演进和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党的政治领导和政府职能优化过程中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主协商共治、坚持法治德治结合、坚持治理重心下移、坚持科技赋能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将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数字化变革上持续发展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澍  
面对众多的现代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实际意味着什么,以及西方现代的一些主要理论对研究中国历史与现状具有怎样的影响,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知和摸索。《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一书是黄宗智先生学术研究的经典著作。该书首先通过翔实的经验证据来论证小农经济背景下中国农民在人多地少的现实下所面临的困境,即“没有发展的增长”以及“过密化商品化”等历史状况;其次,作者通过对中、西方研究作了整体的反思,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经验的悖论性理论,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广泛关
关键词: BC  SLM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丹  
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社会科学,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历史学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中国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近代西方的一些理论对于中国的历史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摸索,以便寻找出属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规律。《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一书由黄宗智著,由法律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发行。首先,该著通过足够证据来论证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即没有发展增长以及过密化商品化的历
关键词: 黄宗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静  
当前,不同文化价值理念交融碰撞,对大学生语言文化内涵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其具有以下特征:对普通话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存在较为明显的语言杂用现象、存在粗俗以及暴力等方面的倾向等。对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体制机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对母语的感情;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语言文化建设工作路径多样化;引导广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应用规范语言的自觉性等,以加强大学生语言文化建设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柳  傅纳  王孟楠  
在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下,中国远赴海外留学的人数日益增多,社会文化适应成为这一群体首要面临的问题。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实现有效良好的适应是一项亟需探讨的重要命题。通过对892名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留学时长对中国留学生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文化适应,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社会文化适应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其中非中国朋友支持和家人支持对社会文化适应的影响最大;2.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并且在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适应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留学时长能够显著预测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其中留学时长0-6(含)个月(vs12个月以上)能够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会文化适应产生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