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8)
- 2023(15506)
- 2022(13293)
- 2021(12847)
- 2020(10522)
- 2019(24633)
- 2018(24558)
- 2017(45819)
- 2016(25682)
- 2015(29212)
- 2014(29438)
- 2013(28466)
- 2012(26121)
- 2011(23848)
- 2010(23818)
- 2009(21785)
- 2008(21346)
- 2007(18741)
- 2006(16685)
- 2005(14894)
- 学科
- 济(95843)
- 经济(95643)
- 管理(72011)
- 业(64943)
- 企(54800)
- 企业(54800)
- 方法(43642)
- 数学(36946)
- 数学方法(36520)
- 中国(33019)
- 财(26145)
- 农(25875)
- 教育(23433)
- 学(22141)
- 业经(22108)
- 制(21976)
- 理论(19465)
- 贸(18676)
- 贸易(18666)
- 易(18235)
- 地方(16909)
- 和(16729)
- 农业(16450)
- 技术(15588)
- 务(15491)
- 财务(15418)
- 财务管理(15388)
- 环境(15384)
- 银(15374)
- 银行(15337)
- 机构
- 大学(364083)
- 学院(355737)
- 济(142207)
- 经济(139074)
- 管理(136475)
- 研究(125698)
- 理学(118110)
- 理学院(116679)
- 管理学(114736)
- 管理学院(114044)
- 中国(89991)
- 京(79360)
- 科学(74580)
- 财(66821)
- 所(62321)
- 研究所(56722)
- 中心(55012)
- 范(54949)
- 师范(54579)
- 财经(53128)
- 农(51601)
- 北京(51483)
- 江(51436)
- 业大(49113)
- 经(48451)
- 院(45269)
- 师范大学(44993)
- 经济学(43470)
- 州(41084)
- 教育(40955)
- 基金
- 项目(240178)
- 科学(191002)
- 研究(182872)
- 基金(174243)
- 家(150674)
- 国家(149334)
- 科学基金(127772)
- 社会(116227)
- 社会科(109339)
- 社会科学(109311)
- 基金项目(91642)
- 省(90990)
- 教育(89182)
- 自然(80337)
- 划(79210)
- 自然科(78435)
- 自然科学(78419)
- 自然科学基金(77031)
- 编号(75353)
- 资助(71380)
- 成果(64536)
- 部(56003)
- 重点(54641)
- 课题(54160)
- 发(51178)
- 创(49633)
- 教育部(49026)
- 国家社会(47243)
- 制(47206)
- 人文(46441)
- 期刊
- 济(155419)
- 经济(155419)
- 研究(116600)
- 中国(77433)
- 教育(65122)
- 学报(53510)
- 财(50518)
- 科学(50500)
- 管理(50087)
- 农(47230)
- 大学(42084)
- 学学(38232)
- 农业(32851)
- 技术(32206)
- 融(28647)
- 金融(28647)
- 财经(26641)
- 经济研究(24799)
- 业经(22939)
- 经(22792)
- 问题(20149)
- 图书(18474)
- 业(17037)
- 理论(16631)
- 贸(16569)
- 科技(16048)
- 职业(15875)
- 技术经济(15854)
- 版(15712)
- 世界(15663)
共检索到53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林霞 郭建如
中国社会学社区学派在1949年前以费孝通等为代表在教育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传统,如强调以社区为研究单位,重视田野调查,采整体论和功能论的立场,把教育制度放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进行探讨等;1980年以来,社区学派的传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种研究传统在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局限,费孝通等学者试图克服这些局限,发展社区研究方法;同时,西方制度理论与组织理论在场域研究层次上的结合也为社区学派研究传统的革新提供了借鉴,这可能会使社区学派的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关键词:
社区学派 教育制度 社区 场域层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本文批判性地总结了197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界兴起的新制度学派的发展轨迹,新制度学派提出三个基本的理论命题:(1)现代教育是伴随世俗个人主义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实体,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神话和理性仪式;(2)教育组织是松散联接的系统;(3)现代教育的效果主要是对人和知识进行合法化分类。在对经典社会学家韦伯和涂尔干的继承上,新制度学派与美国当时盛行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论有明显的差异,认为现代教育不是维持地方国家或者特殊阶层需要的地域性事业,而是超越民族-国家和特殊群体利益的世界性制度。新制度学派对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不只是对教育组织和教育效果的深度理论分析,而且其对教育扩张和课程内容的经验研究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如 马林霞
本文沿着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制度研究,特别是教育制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初步总结了社会学制度研究中的一些“共识”,作为进一步研究教育制度的基础。
关键词:
制度 制度研究 教育制度 社会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蓝寿荣 周韵秋
美国民族教育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由法律文本和司法判例共同构成,是美国司法建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体现,也反映出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其表面趋向于教育公平的现象,掩盖了长期存在的种族歧视思想,实质是社会各种利益群体角逐、博弈后的结果,直接动力是美国执政者或政治家的政治利益驱动。分析美国民族教育制度的法律形式,发现其没有把民族教育问题当作独立的问题,不贴民族标签,民族问题国家化而非民族化,是美国民族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关键词:
民族教育 法律制度 政治利益 种族歧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友志 冯建军
教育生活中的制度性羞辱以排斥、贬低、支配和污名为主要类型。作为一种精神伤害,教育羞辱造成受教育者自我厌憎与"习得性无助",个性泯灭与"标签内化",丧失自主与过度服从,权威人格与逆反心理等危害。正派教育的第一原则是教育制度"不羞辱"受教育者。"不羞辱"具有道德上、认识论上和实践规范意义上的优先性,为正派教育制度划定了一种底线伦理,表现为一系列否定性的规范。但如果教育仅停留在底线伦理水平上,而放弃其扶持生活理想、塑造美德、引领价值的功能,那么它仅能保证人性不受伤害而无法提升人性。教育必须超越底线伦理,走向对正
关键词:
教育羞辱 不羞辱 正派教育 底线伦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真正的民主永远是一个乌托邦。相对于理想的民主而言,不民主的社会更为现实。我们正是在消除不民主中不断趋于民主。因此,消除不民主要比民主更具有现实意义,也更应具有优先性。这不是一种理想民主,但却是一种正派的民主。玛格丽特在《正派社会》中指出,正派社会的第一原则,要求人们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理想的民主意味着尊严、自由、平等、宽容、理性,正派的民主意味着不羞辱、不压制、不歧视、不独裁、不专制,这些构成了正派的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教育民主首先需要面对现实中的不民主,做到不羞辱、不压制、不歧视、非独裁和非暴力。正派的民主教育制度不羞辱人的自尊。玛格丽特把不让制度羞辱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崔巍
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为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从制度的本身去理解制度,犹如手持长矛的堂吉诃德,乱冲乱撞。因此有必要遵循马克思的思路再研究,还制度的根源基础于物质的生产生活关系,还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导能动作用。
关键词:
制度学派 扬弃 理论再造 中国适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谢桂华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与特色●谢桂华学位制度是一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人才培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密切相关。受所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学位制度差别迥然。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时间较晚,但发展较快,逐步完善,要求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海鸣 代瑞娟
傅殷才具有系统的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学术背景和学术素养,他坚持用马克思的立场、理论观点和方法做指导,将制度经济学派置于西方经济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研究,科学地评价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他揭露了制度经济学派理论思想的阶级性,并对"工艺决定论"、社会乌托邦构想等进行批判。他研究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理论的目的是践行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社会责任: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派研究成果中的科学智慧,推进中国完善市场经济规则与制度。傅殷才对制度经济学派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即只有符合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政策制度才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策制度。
关键词:
傅殷才 制度经济学派 批判 特色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叶忠
教育制度本身是否公平合理是教育公平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设计和安排应该有利于满足人的教育需求。但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 ,现实的教育制度公平判据就需要在个体学习能力和支付能力两个基本要素的结合点上来取舍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制度 教育需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玲丽
近年来,欧洲经济社会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学术流派——述行学派。述行学派的形成始于Callon对经济学的述行性分析;后来,MacKenzie丰富了"述行"的概念,建立了述行学派的实证研究范式,Miller又把"经济学的述行性"拓展到了"科学的述行性"。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述行学派的起源、方法和研究领域,并对述行学派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简要展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厚义
在30多年的改革过程中,中国探索出多种推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途径,并在各种途径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动和互补关系,但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机制仍然不完善。鉴于中国已经进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深水区,应该加强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体系建设,建立缴费与待遇的自动平衡机制,构建完善而协调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机制,从而推动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关键词:
中国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改革机制和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与教育组织研究存在着相伴相生的关系。一方面,前者的很多概念和观点是藉由后者而得出或加以求证的;另一方面,后者又借助前者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这种新的理论视野关注组织同形、松散结构以及制度和组织的变革等问题,但新制度主义组织社会学在凸显环境、历史和认知因素在教育组织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时,也存在忽略微观基础,淡化批判意识以及缺乏实践关联等不足。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组织社会学 教育组织研究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建如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制度理论在社会科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中重新兴起,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系统地分析社会学组织分析的新老制度主义的发展过程、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新老制度主义研究范式在教育组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和平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丁和平·一、我国社会保障的特点1社会保障费用有超前消费的现象。目前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已有3000多万人,如果按每人每年平均计发5000元养老金,全年就需要大约1500亿元,而我国在职职工一年的工资总额也不过4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