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151)
- 2022(3945)
- 2021(3858)
- 2020(3091)
- 2019(7153)
- 2018(6860)
- 2017(13268)
- 2016(6848)
- 2015(8063)
- 2014(7663)
- 2013(7717)
- 2012(7296)
- 2011(6832)
- 2010(6455)
- 2009(6038)
- 2008(5910)
- 2007(5115)
- 2006(4662)
- 2005(4112)
- 学科
- 济(35538)
- 经济(35391)
- 管理(16276)
- 方法(16002)
- 业(14888)
- 中国(13788)
- 数学(12971)
- 数学方法(12939)
- 企(12022)
- 企业(12022)
- 贸(9084)
- 贸易(9079)
- 易(8986)
- 农(8820)
- 业经(8409)
- 财(6588)
- 和(6510)
- 制(6497)
- 关系(5838)
- 银(5390)
- 银行(5390)
- 出(5333)
- 行(5287)
- 农业(5214)
- 环境(5158)
- 学(5037)
- 发(4976)
- 理论(4891)
- 融(4815)
- 金融(4814)
- 机构
- 大学(102441)
- 学院(98838)
- 济(53898)
- 经济(53327)
- 研究(40993)
- 管理(36888)
- 中国(32557)
- 理学(31778)
- 理学院(31406)
- 管理学(31129)
- 管理学院(30927)
- 财(22668)
- 京(22283)
- 科学(20535)
- 所(19661)
- 经济学(18898)
- 财经(18489)
- 研究所(17904)
- 中心(17227)
- 经(17183)
- 经济学院(17012)
- 北京(14891)
- 院(14347)
- 财经大学(13978)
- 社会(13340)
- 范(13096)
- 师范(13046)
- 农(12655)
- 科学院(12641)
- 研究中心(12492)
- 基金
- 项目(65603)
- 科学(53955)
- 基金(51941)
- 研究(50296)
- 家(45077)
- 国家(44751)
- 科学基金(38350)
- 社会(38124)
- 社会科(35126)
- 社会科学(35114)
- 基金项目(26428)
- 教育(22475)
- 自然(21549)
- 资助(21317)
- 自然科(21116)
- 自然科学(21111)
- 自然科学基金(20813)
- 省(20475)
- 划(18837)
- 编号(18052)
- 中国(17641)
- 国家社会(17292)
- 部(17275)
- 成果(15482)
- 教育部(15471)
- 重点(14926)
- 发(14463)
- 人文(14158)
- 社科(13529)
- 创(13445)
共检索到153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杭生
中国社会现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转型”也和人口等因素一样,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当前中国的各种现象无不带有转型的特点,社会成员也无不这样那样受到转型的影响和制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伟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的形成和实践上。这种理论同剩余型模式与制度型模式的区别在于,它促进了“生产性的”、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福利干预。发展型社会政策结合经济议题,力图通过协调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改善所有人的福利。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若干实际的社会投资策略和资产建设策略,实现社会政策从以消费和再分配为导向的服务转向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干预方法,这使发展型社会政策明显有别于福利领域的其他方法。中国正力图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处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改革的反思时期,社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杭生,洪大用
今春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其意义显然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型疾病的发现。由这种疾病而引发的社会反应可以看作一次非常事件,这一事件暴露了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时也启示了我们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燕 万欣荣
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从转型背景、转型内容与转型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所表现的独特性。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市场经济 转型特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毓圭
诚信是一个文化范畴,又是一个经济社会范畴。研究诚信文化建设,必须把它放到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演变的互动关系中来认识。当前中国诚信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与中国诚信文化传统不相适应的矛盾。理解、辨识、扬弃中国诚信文化传统内核,重塑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诚信文化理念和诚信文化行为,是当前中国诚信文化建设的重大选择。一、中国传统诚信思想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燕 薛蓉 付春光
自经济体制改革为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表现为"法治国家、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全面社会转型期。转型国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制度与治理危机,而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的转型"药方"存在着诸多制度缺陷,并不适合中国发展的模式。本文对比了中国改革前后的主要社会变化,分析了"华盛顿共识"的施行效果和中国发展模式独特的转型途径与制度设计,最后在探讨中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转型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爱国 彭长征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非正式契约或非正式制度来安排的,其产生的原因来源于正式组织在权力安排、信息传递、社会交往、成就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不完全性。在社会大转型、西风东渐和全球化背景下,非正式组织再造需要从如下方面入手:组织内部权力安排的市场化,对正式组织文化进行反思,在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实行“帮助—人本”管理等等。
关键词:
社会大转型 非正式组织 组织再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丁丁
在西方学术传统中,社会科学于19世纪下半叶确立为一门学科,有成熟的研究框架。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不同,它处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重转型期,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中国社会学家的工作陷入一种基本困境。本文在详细论述"三重转型期"的过程中,整合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框架,提出研究中国"三重转型期"应该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社会科学解释方法。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社会 社会科学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卡尔·达尔曼等著)的介绍与评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的具体情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以及在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建立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知识经济 经济转型 现代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政
城市与社会是双向建构、双向生成的,具有深层的辩证关系。城市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是总体性、复杂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城市现代性既具有现代性的一般规定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其所展现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及其转型过程,包涵着丰厚的中国特色、中国内涵。我们必须通过中国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历史与逻辑来探索与揭示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层逻辑与道路选择,实现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总体应对与把握,引领与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英浩
劳资关系是一种经济、政治关系,又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劳资双方又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个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于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正处于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过渡时期,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关键词:
中国社会转型期 劳资关系 解决路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吴芸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高度复杂、不确定的社会。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如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复杂困境。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适应全面、便捷的高质量社会治理需求。网络化社会治理模式仍需从多元社会治理主体资源共享、构建多样的网络化治理工具、进一步调整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间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 社会治理 社会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董志凯
1992年,我国明确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1993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随之宏观体制五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微观层面三大改革继续深化。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浪潮。
关键词:
经济体制 转型 起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主线。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的话语流变深嵌于社会转型历程之中,并呈现出不同维度的变化轨迹:高校教师身份从"知识分子"走向"学术职业",角色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任用制度从"编制管理"走向"岗位聘任",流动状况从"稳定"走向"流动",职后教育从"教师进修"到"教师培训"再走向"教师发展"。新中国高校教师研究话语跟随社会转型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上表现出更趋专业化、个体化和国际化的趋势,这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话语流变的缩影。
关键词:
社会转型 高校教师 研究话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正林
从1976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发展经济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此后,中国人民逐渐告别了"广场政治",重新回归世俗生活。经济体制的变化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基层群众微观的经济、政治行为得到凸显,社会结构不断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方向演变。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由单一僵化向灵活多元转变,政治结构由中央集权向有限分权转变,阶层结构由两个阶级向复杂阶层转变,意识形态结构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