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0)
2023(11157)
2022(9318)
2021(8833)
2020(6977)
2019(16123)
2018(15874)
2017(28531)
2016(16240)
2015(18674)
2014(18647)
2013(17940)
2012(17275)
2011(16176)
2010(16395)
2009(14868)
2008(14695)
2007(13275)
2006(12270)
2005(11466)
作者
(44223)
(36941)
(36663)
(35094)
(23457)
(17633)
(16825)
(14391)
(14305)
(13229)
(12768)
(12246)
(11966)
(11926)
(11618)
(11466)
(10994)
(10733)
(10619)
(10581)
(9624)
(9022)
(8836)
(8572)
(8314)
(8261)
(8243)
(8175)
(7477)
(7454)
学科
(70905)
经济(70737)
管理(35810)
(33444)
中国(30723)
(24856)
企业(24856)
方法(23777)
(20784)
教育(20529)
地方(19278)
数学(19233)
数学方法(19064)
业经(16804)
(14559)
(14557)
贸易(14544)
(14329)
(14140)
(13863)
农业(13481)
理论(13347)
(13339)
(12657)
银行(12647)
(12475)
金融(12474)
(12460)
(11528)
地方经济(10900)
机构
大学(231908)
学院(227088)
(98598)
经济(96637)
研究(92354)
管理(76522)
中国(66771)
理学(64042)
理学院(63102)
管理学(62128)
管理学院(61654)
(52792)
科学(51306)
(46515)
(45498)
研究所(41787)
(41106)
师范(40859)
中心(39519)
北京(35638)
(35330)
财经(34857)
教育(34230)
(33833)
师范大学(33620)
(32846)
(31785)
经济学(31735)
经济学院(28345)
(28043)
基金
项目(140733)
研究(113120)
科学(113031)
基金(100172)
(86068)
国家(85178)
社会(74099)
科学基金(71501)
社会科(69048)
社会科学(69034)
教育(57448)
(52972)
基金项目(50926)
(47331)
编号(46916)
成果(41910)
资助(40751)
自然(40316)
自然科(39354)
自然科学(39345)
自然科学基金(38666)
(36774)
课题(36355)
(34298)
重点(33510)
发展(30739)
国家社会(30379)
教育部(30268)
(30190)
(29732)
期刊
(119042)
经济(119042)
研究(86556)
中国(62262)
教育(55498)
(33382)
(32731)
科学(31183)
学报(30803)
管理(29977)
大学(25314)
(24079)
金融(24079)
农业(23103)
学学(22121)
技术(21251)
经济研究(19735)
财经(18574)
业经(18380)
(16255)
问题(15692)
(14191)
世界(13911)
职业(13498)
国际(12854)
(12596)
(12179)
论坛(12179)
(11178)
图书(10445)
共检索到378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政涛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做到何种程度。这就需要在分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社会"两种目标之间根本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从经济尺度到教育尺度转换的可能性。基于学界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讨论,本文尝试提出"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数个价值尺度。受目前一些省份关于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等新举措的启示,也受小康社会评价注重关键的"唯一考核指标"设想的启发,文章探讨了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社会之教育基础尺度体系的方法与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寒光  
社会发展的测量尺度与标准吴寒光纪念本刊创刊十周年专稿正值本刊创刊十周年纪念之际,北京经贸大学吴寒光教授给我社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一、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一词是联合国以及国际间经常用作表示与经济发展相平行的一个概念.经济发展是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成荣  张屹山  张鹤  
2020年我国已实现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高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教育公平,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垄断、市场化教育扩张和教育功利化倾向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优质教育资源积聚和市场化教育相互强化产生的累积效应,以及基础教育不公平在社会稳定、人口结构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引发的经济社会后果,并从教育资源分配、影子教育约束和教育评价3个方面给出改善劣势累积效应,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可行途径和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景英  
农村义务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普通文化知识基础,更应当培养其具有职业知识技能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两类知识基础,是农村义务教育性质所决定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农村义务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要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茹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作用的日益增强,各国政府无不重视科技事业本身的发展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联合国于1979年在维也纳召开了“科学技术促进发展”大会。会议制定了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的“维也纳行动纲领”,并为此建立了专门机构,即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中心(UNCSTD),此后,以科学技术为手段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业更为普遍和深切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科学技术促进发展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的承认。例如,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就有这样的描述:“生活质量发生重大变化所需要的时间,近几世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陈建坤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发展观,它是我国在批判资本主义片面发展、总结以往自身发展经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有三大动力,即: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是改革,精神动力是理想信念。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发展,必须以系统观点作整体谋划。为了实现中国跨世纪的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作者从宏观上提出了五条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树荃  杨宗元  
一、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奠基工程 我国人口众多和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基础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我国全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4年;15岁以上文盲有1.8亿,占同龄人口的22.25%,其中青壮年文盲约5200多万。上海发达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仅达8.7年,所以,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和劳动者素质偏低,长期来困扰着中国的经济和发展,并影响着国民收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产业结构走向现代化。普及基础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现提供以下几组数据予以比较分析,据《基本教育与国家发展》一书中,对87年大中等企业职工文化程度的抽样统计,每10万人中,大专884人,占5.8%;高中6.99...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琳  张爱文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乃至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2009年5月21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在南京联合主办了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专家论坛",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远程教育的社会学问题研究"为主题,从社会学问题研究的视角,围绕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与远程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功能作用问题进行学术交流,探讨推进实践探索、深化理论研究,增强远程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功能的有效途径。研讨会由中央电大副校长、《中国远程教育》主编严冰和江苏电大副校长马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樊园园  
"一带一路"建设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它是推动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同时也必将推动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经济发展,形成海陆并进、东西互济的新局面,这一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在处理新型国际关系中的统筹兼顾与创新发展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