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92)
2023(11893)
2022(10023)
2021(9488)
2020(8028)
2019(18533)
2018(17898)
2017(34517)
2016(18014)
2015(20465)
2014(19683)
2013(19329)
2012(17678)
2011(15710)
2010(15066)
2009(13749)
2008(13032)
2007(10921)
2006(9202)
2005(7696)
作者
(46563)
(38909)
(38860)
(37031)
(24797)
(18617)
(17833)
(15218)
(15041)
(13439)
(13238)
(13217)
(12155)
(12033)
(11987)
(11787)
(11506)
(11217)
(11144)
(11040)
(9462)
(9167)
(9153)
(8969)
(8855)
(8801)
(8377)
(7997)
(7674)
(7575)
学科
(81988)
经济(81785)
管理(50460)
(47870)
方法(44602)
数学(39946)
数学方法(39563)
(38893)
企业(38893)
中国(23293)
(20106)
(20040)
业经(16569)
(16381)
贸易(16371)
(16028)
农业(12888)
(12792)
地方(12499)
(12278)
财务(12243)
财务管理(12216)
(12077)
企业财务(11679)
(11565)
(11067)
金融(11065)
环境(11001)
(10907)
银行(10903)
机构
大学(251460)
学院(246867)
(114943)
经济(113322)
管理(102923)
理学(90725)
理学院(89881)
管理学(88561)
管理学院(88096)
研究(80431)
中国(63100)
(51076)
(50887)
科学(44130)
财经(42135)
(38885)
中心(38179)
经济学(37599)
(36540)
经济学院(34174)
研究所(33380)
业大(32554)
(32315)
(32173)
财经大学(31969)
北京(31802)
(29907)
师范(29675)
(29169)
商学(27716)
基金
项目(175981)
科学(142874)
基金(135053)
研究(129937)
(116213)
国家(115310)
科学基金(101780)
社会(90087)
社会科(84895)
社会科学(84875)
基金项目(70565)
(63523)
自然(63512)
自然科(62193)
自然科学(62180)
自然科学基金(61139)
教育(59556)
资助(55518)
(54490)
编号(50233)
(41474)
成果(39838)
国家社会(39541)
重点(38900)
教育部(36996)
(36833)
(36560)
人文(35721)
创新(34495)
大学(34411)
期刊
(110171)
经济(110171)
研究(71230)
中国(42725)
(38663)
管理(36412)
科学(33086)
学报(32824)
(27569)
大学(27139)
学学(25452)
技术(21277)
(21174)
金融(21174)
财经(21128)
教育(20680)
经济研究(20028)
农业(19283)
(18147)
业经(15939)
问题(15084)
统计(15032)
(14409)
(13131)
世界(12827)
技术经济(12337)
决策(11934)
国际(11882)
理论(11628)
图书(11105)
共检索到34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黄贻芳  
文章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了两种投资政策工具对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2011—2021年财政对有关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福利支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比例相加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层面测度了养老服务指数,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支出的效果以及我国城乡老年人之间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端的投入能促进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提高,而长期使用供给端政策则会抑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提升。同时,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收入、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福利普遍可得性不够,公共财政支出在福利分配上的公平性体现不足,公共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的效率没能充分显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沛琦   黄贻芳  
文章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析了两种投资政策工具对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影响。通过采用2011—2021年财政对有关社会保险和养老服务福利支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比例相加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分别在城市和农村层面测度了养老服务指数,比较了我国不同地区及其城乡之间公共财政在社会养老福利方面支出的效果以及我国城乡老年人之间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端的投入能促进老年人社会养老福利水平的提高,而长期使用供给端政策则会抑制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福利水平提升。同时,农村老年人在养老金收入、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福利普遍可得性不够,公共财政支出在福利分配上的公平性体现不足,公共财政投入养老服务的效率没能充分显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梓楠  穆怀中  
本文利用199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地区初次分配福利系数和产业层次系数,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产业层次对地区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层次与地区初次分配福利水平正相关,产业层次越高,初次分配福利水平越高,产业层次对初次分配福利水平具有提升作用。产业层次系数增长率与地区初次分配福利系数增长率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规律。这种U型变化具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区域性特点。产业层次的进一步提升对西部和中部福利水平的改进更明显,现代服务业产值结构提升的福利效应将在东部和东北地区体现得更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爱婷  宋德勇  
基于Sen的可行能力方法,从功能和能力空间衡量社会福利,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进行测算,并分析福利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揭示我国低福利增长的根源,最后将我国的福利能力与主要国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能力不足侵蚀着功能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增长,使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水平低下;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在长时间内基本上都是脱钩的,我国处于低福利增长状态;在主要国家的福利能力对比中,我国社会福利发展质量和能力水平明显落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辰  陈谦明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水平进行动态模拟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总体福利水平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功能指标上升幅度较大,能力指标上升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从长期来看脱钩,福利状况和欧美一些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印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提高社会福利的能力指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迎君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关键变量,养老金替代率的变化会对储蓄产生影响。通过利用世代交叠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各省跨期数据,运用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养老金替代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得出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会导致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门槛面板估计结果显示,两者呈非线性关系,如果要防止储蓄的进一步增加,保持一定程度的养老金替代率至关重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新东  
本文基于200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方法,实证分析我国养老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劳动报酬、工伤保险参保率对养老保险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均GDP、外贸规模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应对养老保险的支付危机,应大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重视城市化对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以及清晰界定各险种职能和边界,消除成本转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宇  沈坤荣  
采用中国省级层面2002-2006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社会资本不同维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信任对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两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都具有正面影响;信任对两个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影响不同,信任对专利申请数没有影响,但对技术市场成交额具有显著正面影响;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不同指标的影响是不同的,民间组织密度对技术创新人员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现出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典  陈妍  
生态福利绩效的提升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至关重要。本文依据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态足迹测算生态福利绩效,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计算各省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特征值;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以及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在中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福利绩效有促进作用,且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的中介效应存在;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福利绩效的促进效果及其传导效应存在差异,这种影响兼具空间效应,这意味着我国应分区域采取差异化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雅娜  张山  
通过构建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2004-2013年期间各省份社会保障综合得分,考察结果为社会保障省际差距长期存在,近年来差距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等因素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效果显著,然而影响方向不同。财政支出分权扩大对服务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转移支付对服务水平提升作用较小,地方财力成为决定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财力大幅提升可有效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服务水平差距,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落后地区服务水平低下的缺陷,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分权度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学斌  朱永刚  赵学刚  
"资源诅咒"反映了资源富裕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反向关系,国外文献证实资源主要是通过教育、投资、制度和贸易来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2001—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验证"资源诅咒"及其传导途径。结果发现,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本身的直接负效应和制度的负向传导效应是其主要成因,教育和制造业实物资本投资虽然具有正向传导效应,缓和了"资源诅咒"的损害程度,但因其影响力有限,不能彻底改变资源对经济的消极影响,而制造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向传导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安荣  杨明媚  
西方政策制定者就"多样化不仅能提高经济稳定性,而且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的目标"达成广泛共识。但产业多样化是否能有效降低失业,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中国产业政策多强调专业化及其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对产业多样化关注不多。本文采用2004-2011年我国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情境下产业多样化对就业增长与就业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产业多样化水平呈降低趋势;产业多样化对区域就业增长有正向影响;多样化对降低就业波动无明显作用。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桥  张馨丹  
综合运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中国1998—2012年人口结构变迁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固定效应、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的显著影响,即老龄化是导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的原因;而少年儿童抚养比与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表现出较强的惯性。基于此,为缓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并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应提高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娅娜  林义  
利用1995—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预期寿命延长对我国养老金支出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对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究样本期间内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增加导致了我国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了0.94个百分点,对养老金支出水平增加的贡献度高达76%,成为了我国养老金支出增加的主导因素。随着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模式逐渐进入到以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为主导,这种人口增龄效应对养老金支出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增强和深入,在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过程中需对预期寿命这一因素加以重点关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超  王雅静  陈其兰  朱满德  
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函数在测度1995—2015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了农业机械化等外生因素对玉米技术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阶段性变化,总体略有提高;各省份技术效率变动有分化趋势,传统优势产区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出现下滑的新动态,而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及新兴玉米产区的技术效率则有显著改善。增加农机动力、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技术效率损失并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这些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可选方向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