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72)
2023(11351)
2022(9712)
2021(9208)
2020(7860)
2019(18328)
2018(18159)
2017(34298)
2016(18877)
2015(21943)
2014(22348)
2013(22198)
2012(21120)
2011(19339)
2010(19531)
2009(18258)
2008(18365)
2007(16990)
2006(14854)
2005(13176)
作者
(56261)
(47157)
(46937)
(44951)
(29903)
(22543)
(21607)
(18405)
(17951)
(16917)
(16154)
(15816)
(15128)
(15049)
(14966)
(14679)
(14159)
(13772)
(13706)
(13602)
(11915)
(11570)
(11537)
(10822)
(10690)
(10603)
(10547)
(10534)
(9730)
(9575)
学科
(81480)
经济(81312)
管理(48464)
(44181)
方法(36817)
(35139)
企业(35139)
数学(30896)
数学方法(30669)
中国(26431)
(23582)
(19523)
(17485)
(17450)
贸易(17440)
业经(17207)
(17121)
(16982)
地方(16029)
农业(14722)
(14595)
(14318)
银行(14281)
理论(14007)
(13754)
(13437)
金融(13429)
(12225)
环境(11285)
教育(10639)
机构
大学(277316)
学院(274249)
(118150)
经济(115658)
研究(102865)
管理(99059)
理学(83626)
理学院(82595)
管理学(81137)
管理学院(80628)
中国(79604)
科学(61243)
(61150)
(54314)
(53416)
(50413)
研究所(48319)
中心(46998)
(42471)
财经(42440)
业大(40526)
农业(39512)
北京(39471)
(38531)
(37619)
经济学(37275)
师范(37245)
(36568)
经济学院(33590)
(33334)
基金
项目(175789)
科学(136826)
研究(130623)
基金(126305)
(110679)
国家(109746)
科学基金(91610)
社会(83171)
社会科(77771)
社会科学(77748)
(66948)
基金项目(65934)
教育(60852)
(57447)
自然(56743)
自然科(55410)
自然科学(55390)
自然科学基金(54449)
编号(53514)
资助(52701)
成果(45824)
(40573)
重点(40439)
(38324)
课题(38323)
(35581)
教育部(34497)
国家社会(34467)
科研(33712)
中国(33538)
期刊
(134047)
经济(134047)
研究(86202)
中国(62222)
(46596)
学报(45866)
(42390)
科学(40644)
管理(35742)
教育(35302)
大学(34405)
学学(31812)
农业(31327)
(27831)
金融(27831)
技术(24046)
经济研究(22235)
财经(21930)
业经(20031)
(19019)
问题(18169)
(17523)
(17038)
图书(15489)
世界(15290)
国际(15046)
(13780)
技术经济(13539)
统计(13173)
理论(12581)
共检索到431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正在建立一个包含经济交易信用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在内的广义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西方信用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将逐渐趋同。近年来我国公共信用机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市场信用机制仍处在自然发展阶段,下一步应协调推进公共信用机制和市场信用机制建设。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对信用体系建设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应建立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廖媛  林佳  陈清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规划,总结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传承、机遇和挑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本  
中央决策层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以来,以人民银行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信用立法,和以北京市、上海市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信用立法相继提出和建立。各部门、各行业、地方政府各层级的信用立法也不断推出。这些部门和地方信用立法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规范了行政部门和自然人的行为,但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文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强  张宜松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状况 ,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架构及其支撑体系的基本设想 ,并就设想的实施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荣恩  丁豪樑  郭继丰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小芹  
本文利用CGSS2005-2015年的7轮全国性综合调查数据,在消除样本选择偏误和测量偏误的基础上,分出生年份群组考察了中国社会代际流动趋势与结构。研究发现:从相对流动性看,父代社会经济地位都会显著影响子代社会经济地位获得,但这一影响的大致趋势是下降的;从绝对流动性看,中国社会的代际总流动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代际总流动的进一步分解表明,交换流动在总流动中占主导地位。农村和城镇的代际流动性存在异质性,但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代际流动的发生均主要由交换流动主导。此外,绝对流动趋势和结构在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均表明,中国社会代际流动并未出现阶层固化加剧的倾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卓  陶云清  王帅  
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违规行为。实证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降低了企业违规倾向和被稽查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也显著降低了信息披露违规、经营违规和企业管理者违规;第三,这一抑制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第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影响企业违规的机制包括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五,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云清  张金林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解读企业金融化加速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采用2012~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剧了企业金融化,这一结论在进行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企业,金融化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政府应扩大信用城市试点政策覆盖范围,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因地施策考虑企业所有制、行业、地区等差异,以更好地对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企业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下对实体经济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进行合理分配,兼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实现企业利润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辉   宋健   何奇彦  
职业教育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共产生39项与标准建设主要相关的获奖项目,作为整个职教战线最新、最高水平、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成果,在标准体系建设理论上提出了新模型,在开发机制上探索了新路径,在研制方式上呈现了新特点,在标准“出海”上实现了新突破。近年来,国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鼓励支持地方性标准建设,建立标准动态更新机制,较好发挥了标准在人才培养全流程、诸要素、各环节的引领、定向、驱动作用。同时,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对建标准与用标准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标准更新机制不够完善、标准应用不够全面深入、标准开放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可以预见,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深入,必将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更新内容要素、强化数字赋能、拓展应用领域、深化国际交流,以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曙松  丁波  刘少杰  
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对于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至关重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评级机构的经验,遵循评级行业的国际惯例,立足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在开放环境下运用市场化的力量推进评级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中国评级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评级市场的首要议题。本文从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评级市场、评级监管体系和评级行业自律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海外市场评级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促进中国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王璐  李菲瑜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全球发展问题的关注程度、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援助的力度都在加大,国际援助体系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文在对当前国际援助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际援助体系改革的内容对国际援助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新华  
自从提出“印太战略”以应对“大国战略竞争”以来,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在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的调整与建设,呈现出明显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日益浓厚的攻击性和一定程度的韧性等特点。推动美国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调整与强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强化军事基地以进一步打造印太盟友伙伴体系、军事基地的基本功能须由反恐转向“大国战略竞争”和大规模作战、军事基地体系内部存在张力、军事基地体系维持难度增加等,但其根本原因是美国要适应印太地区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为此,美国将从促使军事基地回归大规模作战和威慑功能、重塑岛链战略、高度重视大中小型基地的建设与合理配置、进一步寻求盟友或者安全伙伴的支持、更加重视基地获得和使用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等方面继续保持和强化印太地区军事基地体系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朴英爱  
东北亚地区已与欧盟、北美一起成为三大国际贸易圈之一,而我国又是东北亚经济增长的中心。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体系与各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出口规模密切相关,并随着跨国公司物流体系的变化而急剧变化。为了应对进出口货物量的增长和竞争东北亚地区物流中心的地位,各国纷纷制定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市场和成本要素来看,我国具有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优势,加上跨国集团已把我国视为“世界加工厂”,纷纷建立国际采购和加工中心,这些非常有利于形成以我国为中心的东北亚物流体系;但还有很多制约我国成为东北亚物流中心的因素,需要尽快克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晓义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从自身体验角度,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保体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其中基本经验的认知,以及继续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任务。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保体系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近70年,我们通常把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过程分成三大阶段。第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毛捷  
社会福利体系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但存在福利支出的适度性问题,福利过度或不足均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对中国与OECD的社会福利体系做了比较,并选取美国等OECD七国和中国1980-2007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福利总支出、养老保险支出和健康福利支出偏低;(2)但收入维持支出(即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却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3)失业福利支出是否适度,不同分析方法得出了不同结论,有待进一步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