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14)
2023(10519)
2022(8859)
2021(8626)
2020(7072)
2019(16086)
2018(15857)
2017(30248)
2016(16612)
2015(18967)
2014(19175)
2013(18717)
2012(17786)
2011(16329)
2010(16662)
2009(15601)
2008(15520)
2007(14336)
2006(13129)
2005(11906)
作者
(47082)
(38965)
(38928)
(37493)
(25177)
(18507)
(17711)
(15179)
(15121)
(14433)
(13437)
(13157)
(12733)
(12720)
(12705)
(12061)
(11591)
(11373)
(11290)
(11000)
(10103)
(9530)
(9517)
(9116)
(8824)
(8780)
(8728)
(8654)
(8090)
(8009)
学科
(65801)
经济(65631)
管理(46148)
(40161)
(32386)
企业(32386)
中国(25145)
方法(25067)
(21665)
数学(20313)
数学方法(20007)
(18466)
(17174)
(15359)
贸易(15349)
业经(15326)
(15024)
(13838)
银行(13819)
(13362)
(13305)
农业(13155)
地方(13076)
(12913)
理论(12351)
(12124)
金融(12117)
(11823)
(11735)
及其(10438)
机构
大学(233983)
学院(233383)
(102831)
经济(100600)
研究(88957)
管理(84613)
中国(72185)
理学(70151)
理学院(69343)
管理学(68213)
管理学院(67764)
(51745)
(51280)
科学(49758)
(45191)
中心(40616)
研究所(40168)
财经(38455)
(38025)
(37622)
(34955)
北京(34039)
(32328)
师范(32056)
(32020)
经济学(31999)
业大(29969)
(29425)
农业(29059)
经济学院(28528)
基金
项目(143863)
科学(113457)
研究(111553)
基金(103828)
(89793)
国家(88997)
科学基金(75023)
社会(72120)
社会科(67278)
社会科学(67264)
(53624)
基金项目(52367)
教育(52075)
(46175)
编号(45906)
自然(44908)
资助(44284)
自然科(43859)
自然科学(43844)
自然科学基金(43108)
成果(40783)
课题(33831)
(33794)
重点(32689)
(31519)
国家社会(29780)
(29439)
教育部(29251)
中国(28965)
(28851)
期刊
(123686)
经济(123686)
研究(81489)
中国(57134)
(39334)
(36714)
教育(33966)
管理(33643)
学报(33618)
科学(31857)
(29959)
金融(29959)
大学(26344)
农业(24549)
学学(24096)
技术(20686)
财经(20199)
经济研究(20172)
业经(18644)
(17581)
问题(16480)
(16020)
国际(14241)
世界(13783)
图书(13075)
(12610)
(11593)
论坛(11593)
技术经济(10803)
理论(10520)
共检索到389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雨本  
中央决策层提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以来,以人民银行为代表的政府部门信用立法,和以北京市、上海市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信用立法相继提出和建立。各部门、各行业、地方政府各层级的信用立法也不断推出。这些部门和地方信用立法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规范了行政部门和自然人的行为,但也暴露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本文对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宜松  
本文从社会中介组织的起源入手 ,分析了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现状 ,并就治理现状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雅林  朱伟健  洪汝亮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法规制度不完善,财政支持体系不到位,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信用担保作用的发挥。本文提出了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韩家平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正在建立一个包含经济交易信用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在内的广义的社会信用体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中西方信用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将逐渐趋同。近年来我国公共信用机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市场信用机制仍处在自然发展阶段,下一步应协调推进公共信用机制和市场信用机制建设。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对信用体系建设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应建立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傅强  张宜松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信用的基本状况 ,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主要架构及其支撑体系的基本设想 ,并就设想的实施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贾有姣  
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政府信用缺失、政府职能缺失、法律法规和信用管理制度缺失、失信惩罚不完善和信用服务不成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找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破口,建立并完善社会信用法律法规,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建立并坚决落实相关惩罚机制,保护个人隐私,重视信用体系建设支撑技术和非技术内容的研究和创新。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智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与配合;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强调查研究,甄别信息真假;做到"三个防止",维护企业权益;加快县域信用中介组织的建设;建立失信惩罚制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荣恩  丁豪樑  郭继丰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卓  陶云清  王帅  
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违规行为。实证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降低了企业违规倾向和被稽查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也显著降低了信息披露违规、经营违规和企业管理者违规;第三,这一抑制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第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影响企业违规的机制包括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五,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云清  张金林  
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解读企业金融化加速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采用2012~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社会信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剧了企业金融化,这一结论在进行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位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的企业,金融化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政府应扩大信用城市试点政策覆盖范围,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也要因地施策考虑企业所有制、行业、地区等差异,以更好地对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产生的积极作用。企业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下对实体经济投资和金融资产配置进行合理分配,兼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实现企业利润的双重目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罗英  李琼  
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体系在防范网络欺诈、建立良好信任关系、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国内的C2C交易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在信用度计算、各类欺诈行为甄别与惩治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缺陷,导致了信用炒作的盛行、差评敲诈的滋生。文章以国内最大的C2C交易平台——淘宝商城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有信用评价体系,指出该体系的不足之处,并对信用评价体系尤其信用度计算模型提出针对性改进的建议,以更好地保护买卖双方的利益,提高交易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廖媛  林佳  陈清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战略规划,总结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历史传承、机遇和挑战,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丽华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一)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滞后。建国初期,中国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并逐步制订颁布了一些社会保险法规及制度,如在1951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城镇劳动者建立劳动保险制度。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文龙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家庭养老的衰落,都对中国社会养老体系形成严峻挑战。由于片面的社会发展观的长期影响,导致中国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发展缓慢且等级化,难以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只有改变片面的社会发展观,改革社会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养老体制,加强人才培养,我们才能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社会养老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城市社会养老日趋增加的需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凤萍  
市场经济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信用,针对我国信用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失衡矛盾,迫切需要具有管理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政府在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助推作用,通过提高信用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刺激引导信用消费,扩大信用需求;推进信用环境建设,加快信用产品市场化运行,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