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2)
2023(9188)
2022(7648)
2021(7149)
2020(5996)
2019(13885)
2018(13649)
2017(24794)
2016(13045)
2015(15193)
2014(15128)
2013(15128)
2012(14526)
2011(13649)
2010(13492)
2009(12802)
2008(12330)
2007(10680)
2006(9831)
2005(8958)
作者
(37546)
(31673)
(31659)
(30204)
(20332)
(15015)
(14395)
(12290)
(12144)
(11189)
(11054)
(10470)
(10317)
(10231)
(9855)
(9741)
(9302)
(9118)
(8971)
(8419)
(8085)
(7650)
(7524)
(7352)
(7235)
(7181)
(6804)
(6418)
(6415)
(6214)
学科
(86535)
经济(86373)
方法(34759)
管理(33879)
数学(30424)
数学方法(30069)
(28742)
(23295)
企业(23295)
中国(22413)
地方(18023)
(15739)
业经(14840)
(13731)
(13362)
贸易(13354)
(12986)
地方经济(12917)
(12182)
(11613)
(11081)
环境(10656)
(10551)
金融(10550)
理论(10059)
农业(9945)
(9577)
银行(9576)
(9377)
(9374)
机构
大学(203140)
学院(197907)
(102774)
经济(101293)
研究(77599)
管理(74316)
理学(64032)
理学院(63249)
管理学(62039)
管理学院(61658)
中国(59346)
(43086)
(42825)
科学(41664)
(38277)
研究所(34588)
经济学(34434)
财经(34295)
中心(33757)
(31434)
经济学院(30750)
北京(28279)
(27032)
(26920)
(26632)
(26312)
师范(26157)
财经大学(25564)
业大(23574)
科学院(23352)
基金
项目(128542)
科学(103836)
基金(98159)
研究(94728)
(85013)
国家(84407)
科学基金(72504)
社会(67473)
社会科(63194)
社会科学(63180)
基金项目(49901)
(45367)
自然(43402)
教育(43337)
自然科(42482)
自然科学(42473)
自然科学基金(41748)
资助(41651)
(39366)
编号(35081)
(30837)
国家社会(29681)
成果(29380)
重点(29289)
(28506)
中国(27413)
教育部(27374)
人文(25800)
(25696)
大学(24998)
期刊
(115159)
经济(115159)
研究(67183)
中国(41849)
(31034)
管理(29420)
科学(27568)
学报(27028)
(24649)
大学(21634)
经济研究(20758)
学学(20195)
财经(18921)
教育(18814)
(18608)
金融(18608)
技术(17428)
农业(17200)
(16533)
问题(15241)
(14622)
世界(14117)
统计(13797)
业经(13749)
国际(13594)
技术经济(12337)
(11726)
决策(10783)
(9897)
经济问题(9349)
共检索到31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郑秉文  张笑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历史转折点,中国实现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型,社会保障制度也从封闭经济下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转型为适应开放经济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基于阶段性特征对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做了"两个时期、七个阶段"的划分。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在公有经济一统天下、经济高度集中和"充分就业"的前提下,适应封闭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力制度;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为适应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生,通过调动消费和投资这两大经济变量的作用、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并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等方式为促进开放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展望未来,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促进开放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风寿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久远的社会福利计划安排。其基本功能是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但能否有效发挥上述功效又取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性。适度性包含着社会保障体系内众多社会保障项目结构之间的合理性与社会保障水平与整个社会经济中的适度性两层含义,本文以我国1993—2013年20年间的经济总量水平(以GDP为主)和社会保障水平(以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主)的数据为基础,客观衡量和评估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完善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震蕾  
本文讨论了农业在有无农业税等三种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平衡点,并利用庞得里亚金极大值原理求出了系统达到协调发展即是在平衡点,为浙江省在农业上所采取的措施是有益的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钱学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体系,呈现出一条脉络清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轨迹。中国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面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的威胁,我国提出了构建平等公正、平衡和谐、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理念。开放型世界经济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并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开放观。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开放型世界经济探索的历史演进,然后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开放观的核心内涵、先进性和科学性。开放型世界经济立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开放观的创新发展。其在立场、目的与方式上,与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型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新时代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科学体系,要坚持科学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内涵、科学的研究范式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基于该科学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实践,做好中国经济学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为实现全球经济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稳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949~1977年的经济对外开放探索阶段,1978~2000年的从局部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过渡阶段,2001~2012年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阶段,2013年至今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与深化阶段。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应坚持如下取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持续提升全面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并促使其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跃迁;提升经济对外开放宽度和深度以积极应对国际不确定性;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依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全球规则制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对外开放30年是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30年,本文在论述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开放型经济的基本特征。2007年10月,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了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做出明确判断,规划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是引导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拥军  邱长溶  
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幅度较大,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本文以1989年至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研究。协整分析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卡洛斯·马加里尼奥斯  
关于20国集团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陈述清楚:第一,与联合国和其他多边组织不同,20国集团是一个非正式国家集团,不承认任何传统形式的创始文件(如正式的条约或国际协定)。第二,集团的成员资格由初始组织者制定的一些标准确定,并没有正式或独立的界定,也没有针对授予成员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小川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开放型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对外开放正是针对过去相对来讲相当封闭的经济而言的。从英文的意思看对外开放就是开门政策(open doorpolicy),开门是形象地说明把基本上关闭的门打开,一开始打开一点,逐步开得更大一点,究竟开多大,开到什么程度,这一问题过去没有很好的回答。因而对外开放指的是一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寿昌  
建立市场经济型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葛寿昌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多部门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的、缺乏统一集中管理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产品经济体制下保险福利与就业高度重合,绝对固定的劳动制度的反映。这种管理体制弊病很多。多头领导,必然政出多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浩  胡永刚  马知遥  
本文先确定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消费波动与产量高度相关、投资波动大于产出的波动、净出口与GDP呈反周期变化。然后分别用封闭经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和考虑了政府购买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封闭经济模型仅能解释产出、消费和投资波动的48.26%、24.39%和98.50%;而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分别可以解释68.70%、69.51%、98.50%和TB/GDP率的97.42%;考虑了政府购买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的解释程度分别是83.91%、81.95%、99.63%和TB/GDP率的209.68%。比较分析表明开放经济模型比封闭经济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德伟  
中国自1840年以来走向现代化的漫长阶段表现出丰富的内涵,极大地充实了发展经济学的宝库。中国的发展表明:一个人口过亿的大国的发展道路与小国相去甚远,她形成了一个与奥克鲁斯特的西方“开放型小国”模型,迥然不同的独特模型———大国封闭模型。大国人口众多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从才  
本文从内需和外需的核算出发,首先考察严格条件下的内外需关系,通过逐步放松假设,指出不同国家对内需和外需具有不同的偏好。在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经济增长中内外需关系的演变过程,论证了扩大内需、构建内需主导的大国开放型经济是现实选择,并从收入、消费和流通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