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3)
2023(6473)
2022(5496)
2021(5448)
2020(4514)
2019(10439)
2018(10299)
2017(19363)
2016(10466)
2015(12143)
2014(11791)
2013(11956)
2012(11524)
2011(10722)
2010(10527)
2009(9797)
2008(9814)
2007(8675)
2006(7915)
2005(6965)
作者
(30296)
(25821)
(25619)
(24406)
(16460)
(12340)
(11606)
(9924)
(9918)
(9188)
(9179)
(8693)
(8364)
(8236)
(8217)
(7808)
(7474)
(7458)
(7402)
(7178)
(6638)
(6207)
(6126)
(6018)
(5843)
(5688)
(5666)
(5391)
(5347)
(5169)
学科
(50692)
经济(50526)
管理(24236)
(24056)
方法(22255)
数学(18371)
数学方法(18210)
(17249)
企业(17249)
中国(17111)
(15347)
(11596)
贸易(11591)
(11337)
业经(10252)
(10221)
农业(10193)
(10085)
地方(9903)
(9717)
(8740)
(7562)
银行(7541)
(7364)
环境(7285)
理论(7199)
(7081)
金融(7078)
关系(6907)
(6708)
机构
大学(161911)
学院(156302)
(73958)
经济(72883)
研究(63535)
管理(56376)
理学(48839)
理学院(48121)
中国(48007)
管理学(47300)
管理学院(47002)
科学(36887)
(35465)
(32549)
(32075)
研究所(29916)
中心(27335)
(26717)
财经(26034)
经济学(25040)
(23937)
(22990)
北京(22951)
师范(22821)
经济学院(22572)
(21978)
(21344)
业大(21221)
农业(20937)
科学院(19868)
基金
项目(105917)
科学(85108)
基金(81412)
研究(77079)
(72346)
国家(71823)
科学基金(60250)
社会(54366)
社会科(50450)
社会科学(50436)
基金项目(42505)
自然(36813)
自然科(36016)
自然科学(36001)
(35773)
自然科学基金(35419)
教育(34882)
资助(33424)
(32613)
编号(28693)
(26209)
成果(25122)
重点(24456)
国家社会(24150)
中国(23718)
(23123)
教育部(22656)
(20988)
人文(20797)
科研(20318)
期刊
(80158)
经济(80158)
研究(51049)
中国(32870)
学报(26126)
科学(26032)
(25479)
(22789)
大学(20043)
管理(19983)
学学(18787)
农业(17636)
教育(15666)
财经(13944)
(13916)
金融(13916)
经济研究(13856)
(12191)
(11399)
问题(11240)
世界(11141)
技术(10221)
国际(10165)
业经(9911)
(9858)
资源(8126)
(7870)
技术经济(7350)
统计(7260)
经济问题(6694)
共检索到238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治芬  
通过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比例及缺口、替代率、抚养比等指标 ,分析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以养老保险为例 ,将其差异分解成抚养比和替代率两个因素 ,并以其全国平均水平为基准 ,确定对缺口地区的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补助数额 ,并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角度 ,对财政、统计等基础工作提出改革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治芬  
如同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中国的社会保障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有的地区社会保险结余资金上百亿元,有的地区社会保险连年赤字,基本支付难以保证。不过,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又不同于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那样呈明显的东高西低之势。随着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地区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问题已经提到政府案前。认识并把握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进而研究其解决对策,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地区发展与平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琼  丁日佳  
文章从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入手,按照传统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办法,研究中国三大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利用广义熵(GE)指数分析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差异贡献率,得出社会保障总体差异度下降且区域内差异为主的结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柯卉兵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政府间社会保障财政纵向和横向失衡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论支点。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需要依据公共产品的特征,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是分析政府间社会保障权责划分问题的依据,也是实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前提条件。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分权的关键性特征,即从效率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政府级次的匹配。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提出了地区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问题,中央政府只有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证各地区福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社会保障资金具有改革性强、覆盖面广、使用分散等特征,管好用好资金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财政部门应尽的职责。近年来,湖北省财政厅围绕"增一般、减专项、提绩效"的思路,在整合省财政社会保障补助资金,压缩专项资金数量和规模,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2015年,省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的跟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缓解了城镇老年人的经济贫困,加剧了其精神贫困,对健康贫困则无显著影响,而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其三个层面的贫困均有缓解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医疗服务利用与居住方式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伟  汪润泉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的跟踪调查数据,探讨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老年贫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缓解了城镇老年人的经济贫困,加剧了其精神贫困,对健康贫困则无显著影响,而对农村老年人而言,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对其三个层面的贫困均有缓解作用。从作用机制来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主要通过医疗服务利用与居住方式变化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贫困和精神贫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子乐  黄少安  
政府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视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新农保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城镇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并采取了"现收现付"的给付方式。在此背景下,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人口迁移的两部门模型,研究城镇向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转移支付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发现,当进城农民会获得市民身份时,转移支付会降低农民收入。当进城农民无法获得市民身份时,转移支付有可能增加农民收入,利率越低、市民占人口比例越高,转移支付的"增收"(增加农民收入)作用就越大,并且当市民占人口比例低于某个临界值时,转移支付的"增收"作用是负的,即降低农民收入,反之则反是。在"现收现付"的给付方式下,转移支付在短期内有较大的"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小兵  
本文首先给出了中国社会保障税的一个简要框架 ,在此基础上 ,对纳税人确定中的非城镇户口人员问题、社会保障税的覆盖范围问题、税收课征制度的选择问题 ,以及社会保障税税收负担率的确定等重要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国敏  林治芬  
与经济体制转轨、财政模式转型、保障方式转制相伴而生的社会保障统计转型沿两个维度展开:一是保险福利统计被社会保险统计所替代,二是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内容的扩展。目前我国新型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架构初步形成,但其在整个统计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等根本问题并未解决。文章认为,自觉认识社会保障统计转型,并从整体战略上提出应对思路和对策以促其早日完成,是和谐社会建设对统计理论与实践提出的重要课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着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本文从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出发,提炼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数理模型,并对中外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具体测度,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发展策略和方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凤,毛凤彦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促使所有制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而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有效地处理特定社会问题的制度手段 ,是与特定的经济社会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经济社会状况发生变化时 ,社会保障必然要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对社会保障制度造成影响 ,甚至是冲击。而应对冲击的办法只能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 ,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降低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比率、增强失业保险的功能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金朋  刘福星  涵默  
该文基于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差异,然后构建收敛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敛散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是主要诱因,其中三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及七区域中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支出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存在显著的阶段性非稳定收敛,但存在稳定的绝对收敛;进一步的条件收敛检验表明,人均GDP、所有制结构等外生变量的加入将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收敛的统计显著性和收敛速度。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嘉琪   唐彦林  
文章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空间相关性分析探寻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最高,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低于全国均值;地区间差异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西地区间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间差异;Kernel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存在极化现象;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