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66)
2023(19917)
2022(17274)
2021(16402)
2020(13826)
2019(32317)
2018(31839)
2017(60267)
2016(32954)
2015(37341)
2014(37419)
2013(36900)
2012(34212)
2011(30892)
2010(30750)
2009(28404)
2008(28196)
2007(24769)
2006(21353)
2005(18939)
作者
(94903)
(79464)
(78539)
(75304)
(50485)
(38221)
(36120)
(31030)
(29920)
(28280)
(26956)
(26816)
(25110)
(25086)
(24555)
(24477)
(23955)
(23377)
(22718)
(22680)
(19597)
(19520)
(19151)
(18147)
(17801)
(17614)
(17559)
(17488)
(16104)
(15850)
学科
(133612)
经济(133392)
管理(91159)
(87448)
(71566)
企业(71566)
方法(62762)
数学(54393)
数学方法(53698)
中国(37778)
(36758)
(35359)
(29460)
业经(28951)
(27531)
贸易(27520)
(26823)
地方(26533)
(24501)
农业(24276)
(21710)
财务(21610)
财务管理(21558)
理论(21516)
(21365)
企业财务(20425)
(20341)
银行(20284)
(19886)
金融(19880)
机构
大学(468892)
学院(464856)
(189842)
经济(185912)
管理(180311)
研究(161400)
理学(156211)
理学院(154400)
管理学(151455)
管理学院(150626)
中国(121340)
科学(100574)
(100551)
(86418)
(81956)
(78701)
研究所(74890)
中心(73620)
业大(70575)
财经(69099)
(66956)
北京(63879)
(62921)
(62181)
农业(61818)
师范(61581)
(58462)
经济学(57963)
(54183)
经济学院(52346)
基金
项目(318171)
科学(249589)
基金(231955)
研究(229408)
(203459)
国家(201814)
科学基金(172221)
社会(145053)
社会科(136934)
社会科学(136896)
基金项目(122301)
(122052)
自然(112822)
自然科(110224)
自然科学(110191)
自然科学基金(108214)
教育(105705)
(103962)
资助(96640)
编号(92772)
成果(76039)
重点(71529)
(70845)
(67264)
(65111)
课题(63714)
科研(61563)
创新(60835)
教育部(60498)
国家社会(59945)
期刊
(202176)
经济(202176)
研究(136111)
中国(89609)
学报(77946)
(71462)
科学(70354)
(66903)
管理(64032)
大学(58861)
学学(55046)
教育(50952)
农业(49466)
技术(39734)
(39248)
金融(39248)
财经(33626)
经济研究(33319)
业经(31855)
(28889)
(26621)
问题(26556)
图书(25507)
(23453)
(22829)
技术经济(22191)
统计(21954)
理论(21682)
科技(21415)
资源(20753)
共检索到68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殷金朋  刘福星  涵默  
该文基于1990-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差异,然后构建收敛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敛散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不同省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支出差异是主要诱因,其中三区域中的东部地区及七区域中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支出差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2)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在存在显著的阶段性非稳定收敛,但存在稳定的绝对收敛;进一步的条件收敛检验表明,人均GDP、所有制结构等外生变量的加入将明显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收敛的统计显著性和收敛速度。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雅娜  张山  
通过构建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2004-2013年期间各省份社会保障综合得分,考察结果为社会保障省际差距长期存在,近年来差距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地方财力等因素对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效果显著,然而影响方向不同。财政支出分权扩大对服务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转移支付对服务水平提升作用较小,地方财力成为决定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地方财力大幅提升可有效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服务水平差距,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落后地区服务水平低下的缺陷,有效控制财政支出分权度可以充分发挥其对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李桥  张馨丹  
综合运用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中国1998—2012年人口结构变迁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固定效应、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实证分析结果均显示: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存在正的显著影响,即老龄化是导致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的原因;而少年儿童抚养比与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表现出较强的惯性。基于此,为缓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并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应提高财政支出配置效率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庞凤喜  潘孝珍  
财政分权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权力分配关系,财政分权效应假说认为,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以不同标准衡量的财政分权度指标对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行为存在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199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收入分权度和支出分权度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负相关,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成正相关。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库兹涅茨倒U曲线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华颖  张硕  
为进一步探究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能否影响居民消费,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区的五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存在某些不随时间改变且难以观测的变量所产生的内生性问题,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消除其对于回归结果的影响。消费性支出具体分为七类,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有显著正向作用,社会保障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就增加3.38%;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无显著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赖思宁  孙艳  
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现有财政支出收敛理论和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收敛模型,并对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在2003-2013年间不存在一致绝对σ收敛;各级教育资源的配置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不同层级的基础教育服务均表现出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其中高中层面的绝对β收敛速度要快于小学和初中,而小学层面的条件β收敛速度要快于高中和初中。总体而言,经济增长加快了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收敛速度,产生了正向作用。虽然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在2003-...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菊  刘新  
采用1997—2011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城市化率、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可通过建立城市反哺农村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蕴  谢建国  张二震  
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呈收敛特征,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导致了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收敛,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对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发现,FDI对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FDI提高了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却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FDI更符合"污染天堂"假说。文章的结果表明,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先进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R&D投入的生产转化,降低能耗与污染,是缩小与发达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有效办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英杰  林春  
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收敛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偏低,并且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性。(2)绝对β收敛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东部不存在;条件β收敛在全国、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而中部不存在。(3)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人力资本质量、非正规金融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普惠金融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  刘星  
通过对我国各省市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发现,地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协整关系,各省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呈现一定的差异性,中东部特别是东部沿海省市有一定促进效应,而西部省市不显著。总体看,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促进效应不是特别明显,回归系数显著的省市,弹性系数也非常小,说明增加社会保障支出促进就业的机制目前在我国并不通畅,意味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建议通过控制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等经济变量,可以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在我国人口政策转型的关键时期,采用合理的政策措施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利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作为研究切入点,在引入计划生育政策变量的条件下,运用代际交叠模型分析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并对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下影响人口出生率的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计划生育政策变量对人口出生率起主导作用,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下降的影响越大;(2)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因素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增文  何冬梅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调节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是其核心功能,而实践与理论是否一致则需要进一步地研究论证。文章从区域视角切入,基于江苏省13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新古典增长理论构建模型进行收敛回归分析,对比在模型中加入社会保障支出这一控制变量前后收敛系数β的变动,从而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对江苏省全省以及分别在江苏省南北内部的居民收入是起到"正向调节"抑或"逆向分配"的作用。回归结果显示,在苏南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江苏全省和苏北地区则起到"逆向分配"的反效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承超  
基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与结构视角,引用31个省份1997—2014年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变小,并且存在路径依赖性,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依次递增。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非线性条件下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U"型变动关系。东部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从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来看,社会保险支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社会优抚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承超  
基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与结构视角,引用31个省份1997—2014年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渐变小,并且存在路径依赖性,东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依次递增。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非线性条件下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U"型变动关系。东部和中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作用。从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来看,社会保险支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社会优抚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他项目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明显。控制变量中城镇化率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望生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能源使用效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方面,其地区间的收敛性研究对于解决当下社会主要矛盾、提升发展质量和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引入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衡量指标,以中国2001—2016年各省(市、区)数据为样本,构建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差异的收敛性、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差异间的收敛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全国范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均存在收敛趋势;②在全国范围和中、西部区域内,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差异的收敛呈发散趋势;在东部区域内,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差异的收敛而收敛;③产业结构、能源与非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能源价格等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差异性,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差异随增长集约化程度而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呈现不同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