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53)
- 2023(18524)
- 2022(15818)
- 2021(14666)
- 2020(12172)
- 2019(27851)
- 2018(27349)
- 2017(51784)
- 2016(28311)
- 2015(31688)
- 2014(31317)
- 2013(31255)
- 2012(29149)
- 2011(26674)
- 2010(26579)
- 2009(24147)
- 2008(23647)
- 2007(20696)
- 2006(18509)
- 2005(16247)
- 学科
- 济(119098)
- 经济(118892)
- 管理(75319)
- 业(72721)
- 企(57688)
- 企业(57688)
- 方法(50157)
- 数学(42727)
- 数学方法(42295)
- 中国(36611)
- 农(33582)
- 地方(27824)
- 业经(27008)
- 财(26453)
- 学(26158)
- 贸(23492)
- 贸易(23476)
- 易(22781)
- 农业(22479)
- 制(20830)
- 和(19144)
- 环境(19114)
- 银(18485)
- 理论(18415)
- 银行(18408)
- 技术(17897)
- 融(17776)
- 金融(17773)
- 行(17755)
- 发(16683)
- 机构
- 大学(407044)
- 学院(403711)
- 济(165047)
- 经济(161693)
- 管理(153968)
- 研究(147276)
- 理学(133175)
- 理学院(131525)
- 管理学(129186)
- 管理学院(128463)
- 中国(108968)
- 科学(92818)
- 京(88700)
- 所(75652)
- 农(74370)
- 财(72644)
- 研究所(69348)
- 中心(64960)
- 业大(64210)
- 农业(58496)
- 江(58460)
- 财经(58176)
- 北京(56645)
- 范(55468)
- 师范(54852)
- 经(53105)
- 院(52926)
- 经济学(49932)
- 州(47183)
- 经济学院(45033)
- 基金
- 项目(278360)
- 科学(218264)
- 基金(202167)
- 研究(198718)
- 家(179410)
- 国家(177899)
- 科学基金(150569)
- 社会(127238)
- 社会科(120004)
- 社会科学(119972)
- 基金项目(107214)
- 省(107185)
- 自然(98355)
- 自然科(96081)
- 自然科学(96053)
- 自然科学基金(94336)
- 划(91887)
- 教育(90583)
- 资助(82928)
- 编号(78996)
- 成果(64357)
- 重点(63117)
- 发(62340)
- 部(61291)
- 创(57334)
- 课题(55462)
- 创新(53593)
- 科研(53270)
- 国家社会(52640)
- 教育部(51917)
- 期刊
- 济(182273)
- 经济(182273)
- 研究(121853)
- 中国(81982)
- 学报(71569)
- 农(68451)
- 科学(64325)
- 管理(56054)
- 大学(53195)
- 财(52235)
- 学学(50056)
- 农业(47511)
- 教育(45833)
- 融(35128)
- 金融(35128)
- 技术(32367)
- 经济研究(30166)
- 业经(29742)
- 财经(28337)
- 业(24997)
- 经(24405)
- 问题(24039)
- 图书(21357)
- 科技(20565)
- 版(19692)
- 贸(19594)
- 技术经济(19040)
- 业大(18498)
- 资源(18451)
- 世界(18373)
共检索到601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承超
笔者运用2003—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面板数据考察了社会保障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影响因素,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实证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但存在空间差距现象;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的非均衡程度高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东西部地区非均衡程度高于中部地区,区域间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贡献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社会保险极化程度呈下降态势,社会优抚、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极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地方财政、居民收入与储蓄等因素均对社会保障总支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方财政和循环累积效应对社会保障及各项目支出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吕承超 白春玲
该文运用2003-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考察了社会保障发展的非均衡特征及其收敛性,实证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迅速,但存在一定的非均衡特征;东部地区非均衡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的非均衡对总体非均衡的贡献率大幅下降,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非均衡程度高于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总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存在着显著的绝对收敛和显著的条件收敛,其中总抚养比与教育水平对社会保障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还存在着空间和类别两种形式的俱乐部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江华 吕学静 王延中
文章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构建5个维度20项省际、区域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测度评估2001~2010年中国31个省份和东、中、西部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状态,并对31个省份的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状态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0年省际社会保障经济公平发展不均衡,但程度在逐渐缩小;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财政支持社会保障发展缺乏制度约束,社会保障财政依存度存在风险因素,社会保障流动性不足是非均衡的重要因素;东部与中、西部之间非均衡程度显著,中、西部之间非均衡程度逐渐缩小,需要从经济均衡发展、社会保障匹配经济水平、提高制度流动性、规范财政投入制度约束和防范财政依存度风险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改变非均衡发展状态。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公平 非均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吕承超 张学民
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测算中国城镇社会保险发展非均衡程度并对其分解,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城镇社会保险非均衡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各因素影响效果及显著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社会保险发展呈由东向西依次递减态势;中国城镇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非均衡程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支出大于收入的非均衡程度;各社会保险项目对非均衡程度影响不同;区域内部非均衡程度大于区域之间,基金支出大于基金收入的区域内对非均衡程度贡献率,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内部非均衡程度;循环累积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工资水平及地方财政对城镇社会保险支出和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承超 白春玲
本文运用2001-2013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考察了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差距及其随机收敛特征,实证表明: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快速增长,但存在一定的空间差距,西部地区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高于东中部地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空间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东部地区社会保障发展空间差距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社会保障差距高于东部和中部、中部和西部;社会保险发展的空间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趋势,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发展空间差距比较平稳,社会福利空间差距呈缩小趋势;中国社会保障发展相对于全国均值呈随机发散,东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相对于区域均值呈随机发散,中部地区只有部分省份社会保障相对于区域均值呈随...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空间差距 基尼系数 随机收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华 王延中
本文运用过程系统概念构建起点、过程、结果、动态公平、适应性、非均衡及均衡标准等7个维度的29项指标体系,评估分析1989~2010年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经济公平的非均衡发展进程。研究发现,除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实际覆盖面和社会适应性等3项指标外,其他各维度指标均呈现出对农村不公平的失衡发展状态。现实的城乡社会保障财政性投入和资源总量配置偏离均衡点较大,农村存在改进的"有效空间",需要注重城乡社会保障的起点公平,不断改善制度的流动性和统一性,重视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匹配性,加大财政对农村投入等方面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公平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社会保障 经济公平 非均衡 评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宁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云南省昆明市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保障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体制建设落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应以城乡社会救助为基础、社会保险为主体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思路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并从体制创新、基金管理、组织领导和需求表达等方面进行制度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均衡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良 张馨月
文章首先将数字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起到主导作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对省内和省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省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对省外普惠金融水平发展存在的溢出效应尚不显著;城镇化对本省内和省域之间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非均衡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齐亚强
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与县级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县级社会经济特征对各地区男女平均教育年限的影响,以及这些社会经济特征与个体和家庭特征之间可能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城乡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对提高中国居民(特别是女性)的教育水平、缩小教育的性别差异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区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还有助于降低户口性质、家庭性别偏好等微观因素对个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磊 方成
伴随着中国旅游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空间非均衡性已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研究有助于更为清晰地认知中国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文章采用中国30个省份1999-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旅游产业专业化作为旅游发展的度量指标,依据较为前沿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空间极化指数测度方法,分别在三区域与八区域分组设定下,依次分别对中国旅游发展的空间非均衡与极化水平进行了定量刻画。研究结果为:与核密度非参数估计预期判断一致,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表明,中国旅游发展空间非均衡程度整体上逐渐降低,即中国旅游发展正在向均衡方向演变;组间差异是主导中国旅游发展空间非均衡的主要来源,但这种贡献率存...
关键词:
旅游发展 空间非均衡 基尼系数 极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以中国31个省份1978-2008年数据为样本,以金融相关比率为指标,对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与极化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表明了中国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地区间差距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金融发展极化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极化程度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组内聚合程度和组间对抗强度的不断上升成为金融发展极化程度上升的主要来源。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未来社会保障审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我国未来十年社会保障的发展将会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统筹城乡、水平适当、均衡发展、国家特色与地区特色相结合、法制健全、统放有度、呈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保障体制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将给政府审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社会保障审计将面临一个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我国的社会保障审计于1983年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之时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阶陵 (1983年—1998年) 社会保障审计起步阶段是从审计署成立到1998年。期间,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明确了对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财务收支的审计职责,社会保障审计包含于其他专业审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