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0)
2023(9853)
2022(8303)
2021(8011)
2020(6654)
2019(14988)
2018(14815)
2017(28004)
2016(15269)
2015(17476)
2014(17556)
2013(17023)
2012(16220)
2011(14768)
2010(14707)
2009(14175)
2008(14299)
2007(13006)
2006(11760)
2005(10750)
作者
(42672)
(35833)
(35803)
(34262)
(22939)
(17102)
(16185)
(13977)
(13745)
(12796)
(12400)
(12073)
(11527)
(11522)
(11482)
(10978)
(10735)
(10369)
(10355)
(10192)
(9190)
(8630)
(8551)
(8175)
(8058)
(8056)
(7986)
(7842)
(7192)
(7169)
学科
(63796)
经济(63610)
管理(49633)
(41264)
(35350)
企业(35350)
方法(26884)
数学(21896)
中国(21641)
数学方法(21621)
(20531)
(18088)
(16842)
业经(14725)
(13519)
贸易(13509)
(13291)
(12407)
(12334)
(11458)
银行(11445)
(11012)
(10953)
(10709)
金融(10706)
理论(10469)
(10346)
体制(10308)
财务(10287)
财务管理(10250)
机构
大学(227600)
学院(221304)
(99553)
经济(97703)
管理(82288)
研究(80857)
理学(70193)
理学院(69346)
管理学(68251)
管理学院(67821)
中国(63818)
(50836)
(49020)
科学(44911)
(40151)
财经(39015)
中心(36130)
研究所(35724)
(35614)
(32684)
经济学(32630)
(32029)
北京(31644)
经济学院(29149)
财经大学(29074)
(28998)
(28904)
师范(28754)
业大(27745)
(25178)
基金
项目(141657)
科学(113480)
基金(107189)
研究(105845)
(92977)
国家(92228)
科学基金(78876)
社会(72956)
社会科(68267)
社会科学(68249)
基金项目(55193)
(50007)
教育(48673)
自然(47686)
自然科(46607)
自然科学(46594)
自然科学基金(45819)
资助(44180)
(43571)
编号(40549)
成果(35985)
(34404)
(32280)
重点(32126)
国家社会(31608)
教育部(30318)
(29184)
中国(29122)
课题(28755)
(28613)
期刊
(113766)
经济(113766)
研究(73813)
中国(51501)
(41405)
学报(33495)
管理(32952)
科学(32419)
(30655)
大学(26938)
学学(25153)
教育(24690)
(22161)
金融(22161)
财经(21257)
农业(20437)
经济研究(18802)
(18406)
技术(17149)
问题(15110)
(14643)
业经(14628)
世界(13321)
国际(12755)
(10982)
(10796)
技术经济(10446)
统计(10009)
理论(9560)
现代(9511)
共检索到351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洪亮  吴宏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向国家—社会保障的转变。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与政府责任高度相关。文章认为新时期应通过能力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风寿  施巍巍  
社会保障制度有减少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等功能。社会保障理论和各国实践均表明,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问题可以归结为政府的责任与定位。通过解释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的依据,明确各保障项目的责任承担主体,锁定各主体的责任范围,划清政府职责的界限,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的关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而通过资源重新配置,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辉  
公共产品与公共事务理论是公共财政的核心理论,对如何确定政府的管理职能和公共支出范围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公共产品理论通过将公共事务产品化,并运用微观分析方法,将传统的属于非经济领域的公共事务纳入经济分析范围,借以客观地评价政府支出。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将社会保障制度产品化来定义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近期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经济案件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考。本文从政府责任定位的角度,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社会阶段、社会保障产品的层次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菲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政府应介入农村社会保障领域。在此基础上,必须合理界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相关责任主体的边界,在责任主体框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承担着主要责任:制度设计安排、法律法规制定、财政资金支持。
[期刊] 改革  [作者]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在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老病死统统由企业"包"了,使国有企业包袱沉重,步履艰难;外资、私营企业轻装上阵,发展迅速,但其职工的长远利益得不到可靠的保障,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因此,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让国有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而且有利于外资、私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十国社会保障改革课题组  
一、背景和问题 改革15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适应于产品计划经济的保障制度,正在逐步向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制度转变。一方面,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开,除了军属、特困户和“五保户”能从政府得到现金或实物补助外,农民不但没有失业、退休养老的保障,而且连原来由大队、公社合作医疗站的赤脚医生提供的免费或低价医疗保障也没有了,医疗完全自费,大病治疗完全没有保障。另一方面,自8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的供给性高福利体制展开了一些制度内的改革,尤其是在党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和平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研究·丁和平·一、我国社会保障的特点1社会保障费用有超前消费的现象。目前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已有3000多万人,如果按每人每年平均计发5000元养老金,全年就需要大约1500亿元,而我国在职职工一年的工资总额也不过45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文章将中国社保制度分为改革开放前后30年两个时期,并对其进行评价。文章着重从"制度参数"、"制度结构"和"制度过程"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了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成就与教训。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提出了"社保制度作为一个生产要素"的命题,指出完善社保制度建设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必不可少的制度准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思远  
中国加入WTO ,将推进中国按照国际惯例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入世”以后的新挑战 ,而WTO明确规定了成员国政府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 ,其中 ,社会保障服务就是严格规定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本文讨论了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互动关系 ,并展开了“入世”以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向和框架的讨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习哲馨  庚丽娜  张文韬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社会保障会对居民储蓄产生反向影响。本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机制,重点是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动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居民储蓄率的长期特征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保障体制转轨有较大关系。这一转轨过程导致了社会保障福利的较大程度的变化,这一变化通过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的资产替代效应,使得居民储蓄发生大幅上升。因此,通过加入社会保障因素,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改革前后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完全不同特征的现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姚双林  胡群英  费金华  
政府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担负着财政责任、组织责任、监管责任以及制度保障责任。建立常州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把社会保险型模式作为主要选择。鉴于常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应对原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新的合理定位,在认识上由"低保障"向"富民手段"转变;在制度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中,政府责任重构的有效性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绩效高低的关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学英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依靠实施城市化战略将农民转变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在这一过程中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关键一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是优值品 ,故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还需要政府在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