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0)
2023(10708)
2022(8954)
2021(8520)
2020(7069)
2019(16069)
2018(16244)
2017(30005)
2016(16477)
2015(18582)
2014(18716)
2013(17966)
2012(16728)
2011(15275)
2010(15219)
2009(14462)
2008(14283)
2007(12872)
2006(11674)
2005(10745)
作者
(44811)
(37667)
(37362)
(35878)
(23862)
(17803)
(17066)
(14536)
(14394)
(13370)
(13002)
(12647)
(12271)
(12112)
(12069)
(11543)
(11127)
(10866)
(10738)
(10619)
(9795)
(9100)
(9002)
(8634)
(8473)
(8348)
(8337)
(8199)
(7545)
(7523)
学科
(64275)
经济(64095)
管理(48609)
(41722)
(36061)
企业(36061)
方法(25364)
中国(23018)
数学(20626)
数学方法(20447)
(20329)
(19158)
(17984)
业经(15881)
(15156)
(13125)
贸易(13118)
(13010)
银行(12993)
(12876)
(12618)
(12559)
(12161)
金融(12154)
理论(12041)
体制(11718)
(11074)
农业(10531)
(10085)
财务(10026)
机构
大学(232489)
学院(228260)
(101292)
经济(99339)
研究(85601)
管理(83113)
理学(70408)
理学院(69586)
管理学(68450)
管理学院(68004)
中国(67417)
(51294)
(50559)
科学(47053)
(42576)
财经(39066)
研究所(38088)
中心(37849)
(35636)
(34857)
(34525)
北京(32796)
经济学(32680)
(30941)
(30715)
师范(30639)
业大(29228)
经济学院(29141)
财经大学(29017)
农业(26989)
基金
项目(146599)
科学(116943)
研究(111829)
基金(108472)
(94271)
国家(93490)
科学基金(79656)
社会(74960)
社会科(70162)
社会科学(70147)
基金项目(55662)
(53497)
教育(52547)
自然(47726)
自然科(46634)
自然科学(46619)
(46396)
自然科学基金(45841)
资助(44502)
编号(44187)
成果(38951)
(35168)
重点(33489)
(33184)
课题(32219)
国家社会(32152)
(30951)
教育部(30880)
(30210)
中国(29827)
期刊
(116932)
经济(116932)
研究(77501)
中国(57052)
(41228)
学报(33991)
管理(33920)
(33248)
科学(32324)
教育(32276)
大学(27168)
学学(25105)
(24366)
金融(24366)
农业(22114)
财经(20965)
经济研究(19574)
技术(19197)
(18153)
业经(16340)
问题(15223)
(14189)
世界(13440)
国际(12727)
(11969)
(10740)
(10019)
论坛(10019)
技术经济(10009)
统计(9977)
共检索到367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书生  
经过 2 0余年的探索和改革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项制度 ,面临的问题将更为棘手 ,也是绕不过去的 ,必须分别拿出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丹  
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它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起点。当前,回顾改革实践,把握改革趋势,开阔改革思路,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要前提。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两年来,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技术成果作为商品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技术市场在全国城乡广泛兴起。据统计,1983年技术转让交易额为3000万元,1984年增加到7亿元,1985年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福垣  
本文从国民经济大分配关系入手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高度上论证了经济学意义的社会保障的目的、本质、对象、资金来源、管理主体、分配原则 ,提出了建立与现行社会保障体制有太大差别的、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久鹏  
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研究孙久鹏我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着政出多门、机构重叠、相互掣肘的弊端,在实际运行中产生了诸多问题。通过对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优劣的分析,我国应建立集散结合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行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在职责分明的原则上,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励弘  
文章认为中国的投融资改革严重滞后 ,其原因不仅因为受到国资国企延误改革的拖累 ,而且还因为它既秉承了传统计划经济最核心的内容 (即政府配置资源 ) ,又在渐进改革过程中衍生出了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特色”。投融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其根本措施是完善出资人制度 ,将投融资管理的重点从项目管理转向资本市场管理 ,从“投”转向“融”。文章指出 ,中国投融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 :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 ,以资信等级为依据 ,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项目的行政审批 ,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三权鼎立 ,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投融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 ,严格市场清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励弘  
投融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负面影响,一是为国企增加待破产成员,为银行增加待处理坏账;二是使得国有企业缺乏持续投资的能力;三是民间投资障碍重重;四是信用缺失,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改革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建立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放弃行政审批,形成投资决策、资本决策、信贷决策相互制约各负其责的格局;严格金融监管放松金融准入,严格市场清除放松资本管制,培育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厘清企业制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书生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阶段和特点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3年)为试点探索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工业化进程中进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的社会工程之一。20多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不足。作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难题,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有紧迫感,但又不能急于求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克用  
以宋晓梧教授为负责人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研究”课题组,经过近五年的考察、调研,最终完成了反映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香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国家计委社会司、国家计委学术委员会及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分会于2000年11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就建立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体制的思路、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及管理等政策问题进行了研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大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大致经历了国家干预下市场调节,农产品统购统销,逐步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四个阶段。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进一步深化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完善市场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丁宁宁  葛延风  董克用  杨燕绥  孙炳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人伟  
同整个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适应,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保障体制迄今也进行了初步的改革。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社会保障体制同现代企业制度、统一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并列为构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方青  
回顾建国后 5 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 2 1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 ,总结我国在农村社  会保障政策上的得与失 ,并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维度上 ,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  全对于推动农村改革、稳定农村社会乃至解除长期困绕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三农”  问题的意义 ,有助于摸索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适应农村经济与社  会发展并最终与城镇社会保障趋向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之路。文章分三个部分 :一是  回顾我国自 1 949年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及成就 ;二是分析传统农村社会保障存  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是针对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实际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趋势提  出相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