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0984)
- 2022(9143)
- 2021(8752)
- 2020(7261)
- 2019(16724)
- 2018(16665)
- 2017(30968)
- 2016(16835)
- 2015(19006)
- 2014(18811)
- 2013(18392)
- 2012(17202)
- 2011(15693)
- 2010(15813)
- 2009(14881)
- 2008(14907)
- 2007(13406)
- 2006(12163)
- 2005(11149)
- 学科
- 济(68615)
- 经济(68442)
- 管理(50779)
- 业(44021)
- 企(38156)
- 企业(38156)
- 方法(27377)
- 中国(24766)
- 数学(22472)
- 数学方法(22267)
- 财(20934)
- 制(20263)
- 农(18794)
- 业经(16857)
- 体(14132)
- 贸(13508)
- 贸易(13498)
- 银(13260)
- 易(13256)
- 银行(13248)
- 融(12823)
- 金融(12820)
- 行(12786)
- 学(12134)
- 理论(11896)
- 体制(11869)
- 和(11863)
- 务(11445)
- 农业(11437)
- 财务(11410)
- 机构
- 大学(238098)
- 学院(232835)
- 济(105607)
- 经济(103681)
- 研究(86794)
- 管理(85712)
- 理学(72383)
- 理学院(71520)
- 管理学(70457)
- 管理学院(69981)
- 中国(69015)
- 财(53724)
- 京(51601)
- 科学(46622)
- 所(42694)
- 财经(40730)
- 中心(38403)
- 研究所(37968)
- 经(37251)
- 江(35175)
- 经济学(34475)
- 北京(33768)
- 农(32926)
- 范(31719)
- 师范(31480)
- 院(31243)
- 经济学院(30692)
- 财经大学(30435)
- 业大(28390)
- 州(26988)
- 基金
- 项目(148124)
- 科学(118563)
- 研究(113515)
- 基金(110225)
- 家(95386)
- 国家(94582)
- 科学基金(80852)
- 社会(77047)
- 社会科(72088)
- 社会科学(72073)
- 基金项目(56831)
- 教育(53497)
- 省(53244)
- 自然(48321)
- 自然科(47178)
- 自然科学(47167)
- 划(46452)
- 自然科学基金(46398)
- 资助(44946)
- 编号(44227)
- 成果(39081)
- 部(35884)
- 重点(33988)
- 制(33549)
- 国家社会(32972)
- 课题(32335)
- 教育部(31799)
- 发(31302)
- 创(30536)
- 中国(30531)
共检索到379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文强
中国社会主义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由多元资本积累条件的失灭到逐步恢复的过程。中国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实践表明,由于资本参与积累的初次分配和社会再分配的情形不同,资本的积累方式和过程因公有和非公有的不同而不同,不同产权性质资本的收益者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一元公有资本积累能够缓解社会矛盾而多元资本积累则会使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积累,应该表现出比现代资本主义更好的优越性。中国必须设定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资本积累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笪凤媛 郑长德 涂裕春
笔者在Aghion等(1999)包含资本的多部门模型基础上扩展内生增长模型,尝试将制度、内生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检验制度质量、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长期经济增长既取决于制度质量和技术创新,也取决于资本积累和家庭偏好。正增长率的长期稳态均衡只有当制度质量达到一定水平才可能出现,且当均衡存在时,制度质量的改进会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效率和垂直创新活动的期望收益而提高长期经济增长率。此外,政府的税收和补贴政策也能够影响长期经济增长。本文旨在为我国重启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质量 资本积累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工业化进程中进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巨大的社会工程之一。20多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不足。作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难题,新世纪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有紧迫感,但又不能急于求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书生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阶段和特点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3年)为试点探索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晨 陈舒 白彩全
理解国家能力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影响至关重要,但由于数据限制与识别困难等原因,确认二者间的因果推断则变得格外困难。但中国历史上曾存在的土司制度却作为天然的自然实验,为本文探究制度差异下中央王朝对地方所展现出的不同国家能力及其长期影响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中原王朝势力在西南边陲难以企及,则默许地方首领对当地实施有别于郡县制外的土司制度,因此四川历史中曾长期存在土司制与郡县制并存的现象,而本文则利用独特的四川省181个县级历史数据集估计了这种不同制度下国家能力差异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土司制下的地方治理模式显著阻碍了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并随割据状态延续时间的增长,这种抑制效应具有边际递增倾向。本文认为,这种长期人力资本培养的欠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郡县制中儒家文化传承的代际优势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丰富的解释力度;其二,政府能力的塑造也是解释人力资本在历史发展中分流的重要影响机制。
关键词:
土司制 长期人力资本 儒家文化 国家能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怡乐 陈亚
本文关注制造业企业如何保持较好的生产性投资动能,突出立足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总结构化解企业金融化风险。研究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本积累矛盾的分析,梳理了经济循环、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间的互动机理。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分析显示:经营利润率提升、研发强度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分别从经济、技术和制度层面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实际资本积累;与此同时,企业积累特征存在部门、所有制和区域间的差异,例如,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动机相对低,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易受金融投资挤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对民营企业、西部企业实际资本投资的激励更明显等。经验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近年来代表性经济政策对稳增长与金融化治理的意义。
关键词:
资本积累 金融化 利润率 技术 制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邬璟璟 杨柔 李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关键诉求。中国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CSSA)理论是在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SSA)理论基础上结合国情而构筑的中国化理论,承袭其基本理论框架,衍生出“资本—劳资—政府—意识形态—生态—国际”六大核心利益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拓展了研究思路,提供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分析框架。由此,文章形成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纵向逻辑以“九专题”为线索,即从发展阶段问题出发,分别探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发展、国家宏观以及国际“七过程”,落脚到基本经济制度演变;横向逻辑在对七过程进行分析时引入六大利益关系框架,分别构建基于CSSA的生产理论体系、交换理论体系、分配理论体系、消费理论体系、生态理论体系、发展理论体系、国家宏观理论体系和开放理论体系。横纵逻辑之间交互作用,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整体脉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英群 高帅雄
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制度变迁。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适合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带来社会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要制度改革,但制度改革主要受外生变量影响。而且,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经济沿着均衡稳定的路径增长;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制度变迁会打破均衡增长路径。
关键词:
资本积累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垄断行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闵继胜
资本通过衍生出节约成本的农业技术、控制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农业技术,将农业变成了剩余价值的"提款机",诱发更多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资本渗透农业形成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假象,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成效甚微。因此,应该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观,谨慎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坚持以多维的视角看待农业的功能和内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闵继胜
资本通过衍生出节约成本的农业技术、控制劳动过程的标准化农业技术,将农业变成了剩余价值的"提款机",诱发更多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加剧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领域的环境保护会引发经济危机,同时资本渗透农业形成了农村环境"改善"的假象,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成效甚微。因此,应该摒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观,谨慎对待工商资本下乡,坚持以多维的视角看待农业的功能和内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刚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之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已证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协调,能够带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改善二者相互兼顾、相互促进的良好效应;反之,则会破坏和阻碍二者的正常发展。九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十年,在这十年,我们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合理安排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对实现九十年代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资本运用 资本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加鹏 吴蕊 杨德林
制度与创业研究的融合已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学界对于两者融合过程和研究主题仍缺少整体认知,对未来的融合方向缺少科学的判断。通过对过去40年间发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创业学顶级学术期刊的189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两者融合时经历了逐步深入的3个阶段:因无交集而缺少融合、组织生态学者发起研究对象的融合、管理与创业学者接力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的融合。研究主题包括制度影响创业和创业影响制度。前者可分为稳定的制度和制度变革各自如何影响创业,其中稳定的制度通过合法性机制影响创业;制度变革产生新制度环境,进而产生创业合法性、机会和资源等,最终影响创业。创业影响制度的研究则形成了"制度创业"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结合各自理论进展和研究问题,探讨了两者融合的重点研究领域及如何在中国情境下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
制度理论 制度变革 创业 制度创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胜强 邱帆 刘三昌
文章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系统回顾了我国古代国家审计的发展历程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审计的具体演变过程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我国国家审计建设的启示,期望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家审计以及国家审计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变革历程 国家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