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56)
2023(12610)
2022(10224)
2021(9793)
2020(7848)
2019(17840)
2018(17818)
2017(32516)
2016(17976)
2015(20523)
2014(20904)
2013(20170)
2012(18681)
2011(16909)
2010(16946)
2009(15598)
2008(15721)
2007(14233)
2006(12670)
2005(11707)
作者
(50379)
(41917)
(41718)
(40230)
(26946)
(20192)
(19184)
(16229)
(16132)
(15346)
(14501)
(14248)
(13782)
(13556)
(13332)
(12908)
(12274)
(12233)
(12206)
(12099)
(10728)
(10229)
(10220)
(9779)
(9572)
(9516)
(9391)
(9339)
(8579)
(8572)
学科
(73824)
经济(73654)
管理(45842)
(43156)
(34801)
企业(34801)
方法(28409)
中国(27964)
数学(22614)
数学方法(22401)
(22083)
(18539)
业经(18476)
(16064)
(15993)
(14644)
贸易(14632)
地方(14433)
理论(14343)
(14293)
农业(14134)
(13022)
银行(13006)
(12786)
(12521)
(12364)
金融(12361)
教育(11668)
(11449)
(11272)
机构
大学(251277)
学院(248504)
(104970)
经济(102804)
研究(94433)
管理(86028)
中国(73376)
理学(71977)
理学院(70994)
管理学(69697)
管理学院(69194)
(55659)
科学(55110)
(50592)
(47963)
研究所(43114)
中心(42603)
(40523)
财经(39130)
(38951)
(36366)
北京(36166)
师范(36037)
(35808)
(33935)
经济学(33928)
业大(33024)
农业(31173)
(30989)
经济学院(30353)
基金
项目(157904)
科学(124134)
研究(119468)
基金(114202)
(100175)
国家(99305)
科学基金(83582)
社会(77636)
社会科(72543)
社会科学(72524)
基金项目(58784)
(58781)
教育(56206)
自然(50815)
(50796)
自然科(49656)
自然科学(49646)
自然科学基金(48836)
编号(48304)
资助(46575)
成果(41891)
重点(36839)
(36348)
课题(35216)
(34463)
国家社会(32879)
(32706)
(32106)
教育部(31462)
中国(31266)
期刊
(123962)
经济(123962)
研究(83626)
中国(62041)
(40947)
学报(40767)
教育(38907)
(38522)
科学(37180)
管理(34176)
大学(31550)
学学(28490)
农业(26182)
(25593)
金融(25593)
技术(22105)
财经(20797)
经济研究(20782)
(18180)
业经(18141)
图书(16862)
问题(16319)
(15563)
(15045)
世界(14424)
国际(14169)
书馆(13014)
图书馆(13014)
(12463)
(12310)
共检索到40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顾海良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阐释,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作出了开创性探索。在1958年11月《关于读书的建议》信中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四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在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经济规律中客体和主体的同一性、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探索的方法论要义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方法、批判方法和分析方法等问题作出深入阐释。毛泽东对这些问题作出的开创性探索,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依然有着深刻的学理和哲理上的启迪。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关玉惠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杰出领袖。他在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结合中国的国情把一系列带有独创性的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穆恭谦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缅怀这位伟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创建的丰功伟绩时,科技工作者们自然会想到他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作出的历史贡献。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在90年代使国民经济总产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的任务,重温毛泽东有关发展科学技术的思想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江林旭  
1993年12月14日,西南财经大学隆重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 四川省副省长蒲海清同志给会议发来了贺信。信中说:“我们纪念毛泽东同志,不仅要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在于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具有时代精神的理论武器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事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玉珍  
本文利用大量的历史事实 ,借鉴理论界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图书馆在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求加深对青年毛泽东的了解 ,也加深对图书馆的认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炳武  韩淑举  
充分利用图书馆,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及其读书活动,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丹婷  
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发表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文章,体现了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重视和对经济问题的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晓丽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条曲折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中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但他仍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闪光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邓小平和毛泽东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我们在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回顾毛泽东的艰辛探索,必将促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石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管理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些进展主要表现在:制定和实施"三步走"战略,实事求是地提出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推动经济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总体看,沿着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道路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明新  朱文  
全省金融系统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演唱比赛散记蒋明新,朱文199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百年华诞之日。为了缅怀这位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最具魅力的历史巨人的不灭风采,纪念这位把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黑暗领向光明的"大救星"的丰功伟绩,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维  
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是我们党历来重视的问题,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关于廉政与反腐败斗争的一些重要论述,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端正党风,改进领导作风,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告诫全党,要经得起执政的严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谈家桢  
源于实践复归于实践──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谈家桢编者按:谈家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1945年,他提出色斑嵌铀显性理论,成为遗传学史上经典性文献。谈老一生多次会见过毛泽东主席,毛主席还亲自邀他乘座自己的专机同往杭州住地,一边举杯对饮,一边漫...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黄旭  
“积累—消费”平衡思想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他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依据,从经济方面思考新中国政权如何巩固发展,指出只有积累和消费实现平衡,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才具有稳定性。毛泽东强调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积累和消费离不开商品经济,共产党人必须学习尊重商品价值法则,使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此外,国家要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都要制定好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毛泽东“积累—消费”平衡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战略,对新时代中国经济运行难题怎么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怎么办,对全球经济格局走向怎么把握,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