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75)
2023(17434)
2022(15010)
2021(14020)
2020(11446)
2019(26320)
2018(26117)
2017(49987)
2016(26867)
2015(30318)
2014(30228)
2013(29959)
2012(28114)
2011(25834)
2010(25976)
2009(23904)
2008(23546)
2007(20859)
2006(18957)
2005(17106)
作者
(77752)
(64487)
(64008)
(61113)
(41467)
(30860)
(29226)
(25238)
(24635)
(23181)
(22172)
(21836)
(20693)
(20649)
(20106)
(19858)
(19149)
(18502)
(18478)
(18449)
(16262)
(15846)
(15475)
(14805)
(14569)
(14445)
(14362)
(14009)
(13044)
(12780)
学科
(128860)
经济(128663)
管理(76117)
(72512)
(59785)
企业(59785)
方法(49816)
数学(41769)
数学方法(41377)
中国(36941)
(32281)
地方(30257)
业经(28558)
(26205)
(25126)
(22638)
贸易(22621)
(22208)
(21904)
农业(21387)
(19899)
理论(19119)
(18979)
银行(18940)
环境(18892)
(18539)
金融(18537)
(18342)
地方经济(17443)
技术(17123)
机构
大学(392872)
学院(389766)
(168817)
经济(165421)
管理(151956)
研究(141123)
理学(130230)
理学院(128724)
管理学(126838)
管理学院(126105)
中国(106232)
(85340)
科学(82723)
(75201)
(70841)
研究所(64106)
中心(61632)
财经(59783)
(58939)
(56927)
北京(55228)
(54383)
(53451)
师范(53031)
业大(52948)
经济学(51685)
(50723)
经济学院(46223)
(46068)
农业(45480)
基金
项目(256740)
科学(203015)
研究(191727)
基金(187119)
(161911)
国家(160529)
科学基金(137516)
社会(124461)
社会科(117399)
社会科学(117366)
基金项目(98061)
(97350)
教育(87437)
自然(85853)
自然科(83824)
自然科学(83808)
(82446)
自然科学基金(82332)
编号(77435)
资助(77174)
成果(64586)
(58077)
(57915)
重点(57501)
课题(54262)
(52520)
国家社会(51461)
教育部(50263)
创新(48996)
人文(48781)
期刊
(196167)
经济(196167)
研究(125009)
中国(79417)
管理(58783)
学报(57428)
科学(55768)
(55378)
(55010)
教育(45428)
大学(44257)
学学(41271)
农业(38635)
(36777)
金融(36777)
技术(33660)
经济研究(31986)
业经(30267)
财经(30245)
(26085)
问题(25166)
图书(20738)
(20738)
技术经济(20300)
(20144)
世界(20007)
国际(18558)
理论(18248)
现代(18125)
科技(17660)
共检索到599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靖祥  
研究目标:解构中国式发展不平衡发生发展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方法:借助宏观统计时序数据,将提取的党中央全代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作为权重(针对某一具体发展问题进行的轻重缓急区分),继而展开不平衡发展与治理的风险评估、诊断,运用阈值法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系统运行具有明显的跨时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和动态复杂性,1982年以来呈现明显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演变趋向;2012年后,党和国家治理方略重选使得发展向着动态平衡目标逼近的可能性在增大。研究创新:引入党和国家治理主体,建构"体制的特殊品性"二重性理论框架。研究价值:构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平衡论,提供不平衡发展治理方略选择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青  金春  
研究目标:测度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程度。研究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研究发现:各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不平衡性,虽然处于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尚未超越警戒线,但是存在产生不平衡发展的风险;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逐步落地,各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状况有所缓解。研究创新: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八个典型城市群作为研究的基本空间单元,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研究价值: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滇庆  
经济改革中区域经济差距扩大是公认事实。政府可影响经济发展,但不能改变其内在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来自于区域自身的集聚效应。政策倾斜必然对经济系统造成扭曲。要求中央政府“向中西部倾斜”是不现实的,要求一个公平竞争环境则更为合理、现实。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沿海地区集聚效应吸纳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和人才,并不意味中西部地区受损。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解决经济问题必须用经济手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在集聚过程中会加大,但会在继起的扩散过程中得到填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河南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代明  覃剑  
流域经济是以水系为轴线的区域经济,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其研究为区域开发提供新视角。通过对珠江主干西江流域的实证分析,测度并比较其上、中、下游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情况,发现流域经济常常呈逆地理梯度状分布,即逆水系上行,受区位自然变异带来的直接限制作用和由此衍生而来的其他因素的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逐渐降低,地理空间与经济空间不相称由此成为常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运用区域规划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勇   岳依洋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日益凸显。文章采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从地理空间格局、经济空间格局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评价,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探索省际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空间特征、来源及演化趋势。研究发现:2015—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于内陆”的不平衡发展特征;省际不平衡程度呈降低趋势,但东西部、东中部区域间不平衡程度上升,数字产业化不平衡程度最高;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增大导致不平衡程度上升,呈现“东快西慢”态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喆  
在测度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平衡的影响因素:1989年至2008年间,中国省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断加剧,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II)增长了30%左右,泰尔指数(I)的增幅更是高达67%;人均GDP、国内资本存量、贸易开放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等因素显著加剧了地区间不平衡,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显著抑制了地区间不平衡的扩大;失业率和城市化水平也对地区间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平衡的影响作用是不确定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乐尧  
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地区间经济发展的极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自50年代以来曾一度趋于缓和与缩小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进入80年代以后在改革与开放的过程中又重新扩大并呈加速发展的趋势.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促成的,有其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经济与文化上的必然性,但却不能认为是合理的、有益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过于不平衡,不但势必影响作为整体的全国国民经济的快速、高效的发展及其效益的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泽江  
所谓经济区位,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即经济布局。经济区位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区位反映一国乃至更大范围内生产力的布局现状和发展趋势,属于战略性问题;微观区位表明比较具体的经济设施为什么配置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带有战术性质。经济区位的形成和展发,不仅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制约,也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洵  
结构是一个系统,包括三个要素,即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节性。由于结构自身调节机制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守恒性和封闭性,使结构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边界之内;一旦调节机制失控或外部强力干预,则可能导致原有转换规律的变更,进而改变原有结构并形成新结构。因此结构是依循一定转换规律而变化的动态整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德水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南北”差距在继续扩大,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出现这种现象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惟一的出路就是大家携起手来,共同面对现存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子茗   吕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外卖、快递、代驾等新业态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加剧城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潜在隐患。本文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得外卖配送站点信息,匹配城市、区县经济社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外卖配送新业态发展会提高城市内部各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平衡系数。在城市内部,各区县配送站点分布数量和作用强度两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上述影响的主要机制。具体而言,本文构建包含外卖配送新业态和传统产业的双部门地区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实证结论说明外卖配送新业态发展整体上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利用外卖配送站点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县的非均衡设置,检验数量分布差异机制;从经济基础、城乡分割、人口流动三个角度比较不同区县的促进效果,检验作用强度差异机制。通过发现新的现实问题并探讨其形成机理,本文结论能够助力以外卖配送为代表的新业态发挥更加全面、和谐、平衡、包容的地区经济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庄  
80年代西太平洋地区强劲的发展势头,曾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在此10年间,包括美国、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4国.下同)在内的10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均实际增长率,除美国(2.8%)外,分别达到4.3%、6.3%和5.0%,均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增长速度。区内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大经济发展中心。但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经济运行也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文成  
以构建的区域经济发展三维评价指标体系,作为GIS(地理信息系统)相应粒度多边形的主要属性,建立空间时态数据库.通过定义的相对发展度函数进行指标规范化后,经标准化并虚拟优、劣样品,利用因子分析将之变换为因子得分。在此基础,提出加权闵可夫斯基距离法三维评价模型,引入方差、聚集度等测度不平衡程度,通过序列快照模型等表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格局的动态,根据公因子方差、序相关分析等进行因素诊断与调控。方法应用于福建南平市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中,实证表明方法方便、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