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0)
2023(9883)
2022(7967)
2021(7388)
2020(6015)
2019(13824)
2018(13156)
2017(25133)
2016(13350)
2015(15323)
2014(14916)
2013(15125)
2012(14172)
2011(13020)
2010(12987)
2009(12108)
2008(11145)
2007(10143)
2006(9009)
2005(8530)
作者
(37845)
(31322)
(31265)
(29898)
(20051)
(14940)
(14184)
(12196)
(12146)
(11140)
(10869)
(10536)
(10195)
(10050)
(9900)
(9801)
(9231)
(9208)
(9090)
(8671)
(7802)
(7641)
(7414)
(7095)
(7069)
(7056)
(6863)
(6605)
(6368)
(6300)
学科
(59271)
经济(59225)
管理(36225)
(33751)
(27551)
金融(27549)
(26871)
企业(26871)
中国(26160)
方法(25240)
(24947)
银行(24937)
(24293)
数学(22984)
数学方法(22819)
(15383)
(15099)
(14892)
贸易(14875)
(14762)
(14601)
环境(12417)
业经(11919)
中国金融(11464)
地方(11350)
(10291)
(9910)
财务(9888)
财务管理(9869)
企业财务(9509)
机构
大学(189465)
学院(188983)
(93026)
经济(91453)
研究(72642)
管理(69310)
中国(65462)
理学(58192)
理学院(57575)
管理学(56786)
管理学院(56448)
(42451)
(40741)
科学(38526)
(36465)
中心(35355)
财经(33935)
研究所(32910)
经济学(31396)
(31070)
(29207)
经济学院(28344)
北京(26935)
(26284)
(25853)
财经大学(25550)
(24687)
金融(24280)
业大(23527)
农业(22745)
基金
项目(121547)
科学(96510)
基金(91018)
研究(90936)
(79277)
国家(78685)
科学基金(67019)
社会(60349)
社会科(57594)
社会科学(57582)
基金项目(46538)
(44057)
自然(40613)
教育(40472)
自然科(39765)
自然科学(39757)
自然科学基金(39092)
资助(38484)
(38207)
编号(34892)
成果(29111)
(28541)
重点(27977)
(27630)
国家社会(26666)
中国(26225)
(25875)
教育部(24874)
课题(24678)
创新(24447)
期刊
(98404)
经济(98404)
研究(62680)
中国(40110)
(38186)
金融(38186)
(31358)
管理(26644)
(26391)
学报(26360)
科学(25583)
大学(20405)
学学(19322)
财经(17797)
经济研究(17711)
农业(17431)
教育(16179)
(15439)
技术(14719)
(14080)
国际(13777)
业经(13103)
问题(12762)
世界(12638)
理论(10692)
(10587)
统计(10381)
技术经济(9274)
实践(9259)
(9259)
共检索到304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姚登宝   金宇  
构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够综合刻画碳金融市场的风险状态,帮助市场参与者前瞻性评估碳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水平。本文将GARCH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构建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基于MS-AR模型识别碳金融市场风险,并应用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压力指数趋势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总体呈现阶段性和周期性变化特征,并在疫情前后差异较大;疫情前压力指数表现为趋势性增长态势且周期较为稳定,疫情后压力指数波动加剧且周期显著缩短。MS(2)-AR(2)模型显示碳金融市场压力指数波动存在高低压力两种状态,状态内持续性强,状态间转换概率低。与其他模型相比,PatchTST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未来64个交易日内压力指数呈现出向下波动趋势,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敏波  梁爽  
对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关切。囿于数据频率,基于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评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及时进行风险应对,利用金融市场交易数据进行风险监测可极大程度克服滞后性问题。本文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特点,选取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1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法分别构造了各子市场的压力指数,以各子市场之间时变的相关关系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特征,合成金融市场压力指数,并通过建立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金融市场压力状态进行识别。金融市场压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样本域内的压力事件,并兼具稳健性、能逐日监测等优点,为监测评估系统性金融风险、选择政策实施窗口和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等提供了有力工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肖艳丽  向有涛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也遭受着来自国外金融风险的威胁与挑战。充分考量中国金融市场部分特征化事实,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3个代表性指标,利用2005年1月—2021年6月的数据构建了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指数,并且通过事件匹配方法检验指数识别作用的有效性。进一步,运用XGBoost模型预测中国金融市场极端风险,采用多种评价指标将其与传统的SVM、GBRT、RF和MLP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弗里德曼检验对各个模型预测效果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结合SHAP和LIME方法展示了不同特征指标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贡献度。实证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指数较好地符合了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变化的实际情况;(2) XGBoost预测模型对于极端金融风险样本识别能力较强、准确性较高,与其余模型相比,其预测性能更加优异,而且具有明显的统计检验意义。(3)利用Shapley和LIME方法挖掘出了影响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的主要因素及其时变特征,且阈值效应的发现有利于金融部门对金融市场风险进行针对性的审慎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娜  葛传凯  祁帆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发展动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要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将面临极大的考验,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安全识别体系、动态把握区域金融安全状态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方法分区域构建了我国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并基于MS-VAR模型识别出了不同时期我国区域金融安全所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我国金融安全程度处于较低水平,2009—2015年我国金融安全程度基本处于中等水平,2016年以来金融安全程度较高。从区域金融安全程度来看,东部地区金融安全指数波动趋势与全国较为相似,中西部地区总体波动较为平稳。笔者的研究结论对于识别我国区域金融安全状态,促进金融体系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雪峰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使得金融稳定问题再次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以简化的总需求方程为基础,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和Kalman Filter算法构建的旨在反映中国金融状态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FSCI)表明,主要金融变量对中国金融稳定状况影响的贡献具有时变特征;1999-2008年中国金融运行尽管有所起伏,但基本平稳。通过样本内和样本外检验发现,该指数包含了重要的金融变量的未来信息,对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娜  申琳  张宁  
本文首先构建了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数进行趋势分析,然后利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模型对其进行区制状态分析,从而识别出金融系统脆弱性状态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研究区间内中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在2014年以后,脆弱性指数有所回落且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在"低脆弱性"区制的时间要少于"高脆弱性"区制的时间,且向"高脆弱性"区制转移的概率较高,金融体系容易产生脆弱性集聚的风险。因此,中国需要将以前粗放式的金融增长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率的高效金融增长,完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和风险指标体系,加大对金融产品、组织和制度的监管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晓玖  
本文将金融自由化定义为利率自由化、信贷控制放松、进入壁垒降低、银行自治加强、银行产权多元化、证券市场改革、资本和经常帐户开放等七个方面的综合反映,通过对中国金融改革过程中上述七个方面的各项措施进行评估,采取主成份分析法进行数据综合,构建出了从1982年到2006年的中国金融自由化指数。本文认为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将完全自由化定义为100%,目前自由化程度已达到了71%。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莎  裴沛  
针对新时期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状态,笔者改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行的金融压力指数测算方法,精心选取能够实时有效地反映中国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风险的若干指标作为源指标,构建了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的中国金融市场压力指数,以及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的分市场压力指数。选取样本期为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并划分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危机时代和新常态时期。本文运用所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数识别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极高风险事件,采用马尔可夫状态模型甄别了金融市场的两区制风险转变特征。此外,笔者首次尝试从金融市场风险视角去探究新时期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攀高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与EPU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金融压力会通过银行、证券和外汇市场刺激经济政策的颁布;高压力风险状态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比低压力状态更迅速持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封思贤  蒋伏心  谢启超  张文正  
在构建并阐释金融状况指数(FCI)预测通胀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测算了我国的FCI,并实证分析了FCI对我国通胀未来趋势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在分析金融变量对通胀水平的影响效果和预测通胀趋势方面,采用综合反映一国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股价等金融变量的FCI比采用单一的金融变量更合理、更全面;FCI是我国通胀的先行指标,包含未来通胀水平变化的有用信息,可以有效预测未来6个月内的通胀运行趋势。我国应尽快指定相关部门编制FCI,并通过定期公布FCI来实施宏观经济监测、货币政策调整和通胀预期管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许荣  
本文首先从世界各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实证角度概括出“金融市场化”趋势并进行理论分析。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历程也明显表现出了这一趋势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表现形式及动因。以金融市场化理论为基础 ,现代金融体系的演进方向是以资本市场为核心 ,并注重资本市场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互补。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涛  
透视后危机时代以美元为风向标的金融地图,探析国际金融市场状态与投资方向,有助于揭示美元的创造、洋流及收割效应,把握价值回归作用下的投资脉络。美元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局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结果。美元的本质就是美国政府的欠债,美联储以调控其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控制着货币流量,左右着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形式,影响着世界各国资产标价与国际金融市场状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红  杨扬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反映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程度及金融体系压力状况的金融压力指数(FSI),通过FSI与GDP增长率的IRF脉冲响应函数图验证了来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冲击在滞后5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数据显示压力指数曾经历过两次巨大的波动并于2008年1月达到峰值100点,虽然指数近年来走势平缓,但现阶段又出现略微上升的态势。从各部门对金融压力贡献度看,银行、股票和外汇市场主导了大部分的压力变化,但债券、基金和保险市场的重要性也在最近几年开始凸显。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玉海  潘绍明  
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