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7)
- 2023(15815)
- 2022(13407)
- 2021(12831)
- 2020(10541)
- 2019(24466)
- 2018(24127)
- 2017(46153)
- 2016(25205)
- 2015(28708)
- 2014(28731)
- 2013(28307)
- 2012(26185)
- 2011(23651)
- 2010(23718)
- 2009(21894)
- 2008(20584)
- 2007(18097)
- 2006(16101)
- 2005(14465)
- 学科
- 济(97541)
- 经济(97415)
- 管理(71875)
- 业(65652)
- 企(54293)
- 企业(54293)
- 方法(42426)
- 数学(36839)
- 数学方法(36402)
- 中国(34603)
- 融(28451)
- 金融(28443)
- 银(27409)
- 银行(27360)
- 财(26803)
- 农(26731)
- 行(26388)
- 制(22879)
- 学(22486)
- 业经(21748)
- 地方(20517)
- 贸(19977)
- 贸易(19961)
- 易(19503)
- 环境(17983)
- 农业(17546)
- 理论(17161)
- 务(16929)
- 财务(16849)
- 财务管理(16810)
- 机构
- 大学(351471)
- 学院(349508)
- 济(143127)
- 经济(140030)
- 管理(135056)
- 研究(123190)
- 理学(115558)
- 理学院(114264)
- 管理学(112359)
- 管理学院(111746)
- 中国(99540)
- 京(76200)
- 科学(74897)
- 财(66652)
- 所(62407)
- 中心(56980)
- 农(56973)
- 研究所(56783)
- 财经(52903)
- 业大(50833)
- 江(50708)
- 北京(49078)
- 经(48154)
- 范(46100)
- 师范(45658)
- 院(44833)
- 农业(44503)
- 经济学(43742)
- 州(41713)
- 经济学院(39428)
- 基金
- 项目(235994)
- 科学(184722)
- 研究(174833)
- 基金(170764)
- 家(149040)
- 国家(147799)
- 科学基金(125683)
- 社会(109210)
- 社会科(103455)
- 社会科学(103426)
- 省(90657)
- 基金项目(89997)
- 自然(80528)
- 教育(79641)
- 自然科(78643)
- 自然科学(78622)
- 自然科学基金(77187)
- 划(77073)
- 编号(71242)
- 资助(71056)
- 成果(59247)
- 重点(52985)
- 部(52432)
- 发(50662)
- 课题(49691)
- 创(48912)
- 创新(45714)
- 科研(45079)
- 国家社会(45023)
- 教育部(45000)
- 期刊
- 济(156247)
- 经济(156247)
- 研究(108247)
- 中国(71185)
- 学报(55884)
- 农(52223)
- 科学(51085)
- 财(50245)
- 管理(49530)
- 融(44066)
- 金融(44066)
- 大学(42052)
- 教育(41145)
- 学学(39379)
- 农业(35592)
- 技术(29149)
- 财经(25819)
- 经济研究(25280)
- 业经(24281)
- 经(22138)
- 问题(20418)
- 图书(18763)
- 业(18497)
- 理论(17841)
- 贸(17350)
- 科技(16148)
- 实践(16034)
- 践(16034)
- 技术经济(15874)
- 世界(15672)
共检索到530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梅晓红 许崇正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的背景下,碳金融应运而生,它是经济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催化剂。构建碳金融体系既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又通过升级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促进国际贸易合作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碳金融体系框架,应包括涵盖商业银行、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及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机构在内的碳金融机构,涵盖交易平台、交易机制及交易产品的碳金融市场,涵盖定价机制、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等的碳金融制度。构建碳金融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通过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切实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体系 碳交易 碳金融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应凯 崔茂中
在国际金融体系与碳金融结合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国际碳金融体系"概念和该体系构成的"金字塔模型"。进而,从"碳治理、碳交易、碳服务、碳货币"4个层面分析了国际碳金融体系的初步构建。最后,重点讨论了国际碳金融体系构建中的"中国方案":该方案以"碳强度减排的国际承诺"为约束目标,以"碳预算收支平衡表"为基础,以"碳清算-碳交易-碳服务-碳绑定"为主线;"中国方案"与其他国家战略存在互动融合的关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秋玲 苏依依
气候变化问题引发了人类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视。受到低碳浪潮的冲击,金融体系也需要不断演变和创新,才能发挥其服务功能。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特征着手,分析了在此背景下货币体系、投融资体系和衍生品市场所受到的影响。依据中国面临的转型难题和发展碳金融的条件,提出了从建设集中交易平台、创新交易产品、改进投融资标准及拓宽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着手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的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蕾 曹玉昆 陈锐
随着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寻求环境、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力图通过分析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体系 碳交易 碳金融市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藤
借鉴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碳金融发展实践,本文探讨我国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碳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从碳金融制度的规范与治理着手,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金融工具为支撑,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遥 任玉洁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所提出地更高需求;并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期实现提供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玉梅 刘应元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碳金融体系。在介绍国际碳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困难,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特色碳金融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 金融创新 碳基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明笑
产业转型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与产业转型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金融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我国现行金融体系在支持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与我国产业转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型 金融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杨峰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碳金融首先要通过创新,开发出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服务。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文章从金融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构建碳金融体系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金融创新 碳金融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文章简要概括了低碳经济的概念、由来,指出虽然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低碳技术"的突破,但更离不开"低碳金融"的支持。与传统经济相比,低碳经济对金融有更加严格的资本密集要求、技术创新要求、环境互动要求、产业合作要求与国家政策扶持要求等新的特点。据此,提出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金融体系 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碳金融是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现阶段碳金融主要指依托碳交易的金融活动,包括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及其他相关的金融活动。根据碳经济的类型,碳金融大致可分为三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冯玉梅
碳金融是指服务于减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环保项目的投融资、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金融是引导资源配置最重要渠道之一,碳金融可以将金融资本和低碳经济项目、低碳产业联通起来引导相关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动力机制。加快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有利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