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1)
2023(15690)
2022(13249)
2021(12148)
2020(9991)
2019(23141)
2018(22716)
2017(43310)
2016(23527)
2015(26701)
2014(26757)
2013(26864)
2012(25868)
2011(23881)
2010(24185)
2009(22487)
2008(22364)
2007(20266)
2006(18214)
2005(16998)
作者
(70430)
(59022)
(58858)
(56270)
(37944)
(28283)
(26728)
(22941)
(22479)
(21180)
(20464)
(19749)
(19095)
(19000)
(18820)
(18377)
(17475)
(17388)
(17129)
(17120)
(15155)
(14706)
(14445)
(13609)
(13500)
(13368)
(13054)
(12993)
(11941)
(11905)
学科
(119217)
经济(119113)
管理(63170)
(59717)
(45184)
企业(45184)
方法(42817)
数学(37939)
数学方法(37597)
中国(35042)
(31227)
地方(29339)
(24738)
(24674)
业经(23431)
(22678)
贸易(22663)
(21948)
(20875)
农业(20828)
环境(19715)
(19039)
银行(19005)
(18468)
(18467)
金融(18466)
地方经济(17142)
(16231)
(16196)
(15244)
机构
大学(348941)
学院(348900)
(159726)
经济(156572)
研究(133542)
管理(127036)
理学(106911)
理学院(105588)
管理学(103956)
中国(103377)
管理学院(103285)
科学(78692)
(75696)
(72232)
(69433)
研究所(62584)
(60101)
中心(59464)
财经(55953)
(54617)
(50695)
经济学(50585)
北京(49196)
业大(48355)
(47550)
(47512)
师范(47087)
农业(46865)
经济学院(45303)
(42838)
基金
项目(219692)
科学(173105)
研究(162004)
基金(159666)
(139457)
国家(138328)
科学基金(116653)
社会(104386)
社会科(99035)
社会科学(99012)
(84097)
基金项目(82702)
教育(73031)
自然(72613)
(71886)
自然科(70841)
自然科学(70818)
自然科学基金(69563)
资助(66569)
编号(64593)
成果(54082)
(53426)
重点(50576)
(49625)
课题(46212)
(44698)
国家社会(43846)
发展(43383)
(42726)
教育部(42286)
期刊
(188545)
经济(188545)
研究(114353)
中国(74897)
(55837)
(53986)
学报(52286)
科学(50191)
管理(47843)
大学(39380)
(38756)
金融(38756)
农业(37770)
学学(37002)
教育(36679)
经济研究(31363)
技术(29846)
财经(28625)
业经(28623)
(24847)
问题(24739)
(22086)
(20929)
国际(20124)
世界(19657)
技术经济(18990)
统计(17278)
商业(15955)
资源(15922)
理论(15658)
共检索到556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金荷  
一、概述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有的科学研究结论表明,①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升高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能源系统排放的CO2占全部人为排放CO2的70%,并主要是由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使用造成的。"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冬良  宫清华  尹小玲  黄光庆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碳化的趋势下,基于广州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对碳排放进行计算,研究发现,不同产业部门碳排放情况变化明显,10年来,第一产业碳排放量比重较小且增加缓慢,第二产业碳排放量比重一直较大但增速放缓,第三产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且比重逐渐加大,2012年第三产业碳排放量首次超过第二产业。通过聚类分析,将工业部门内部行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优化发展、限制发展和深化发展五类。最后,对不同的产业部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焦爱丽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低碳经济为目标的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选择,但对如何综合评价低碳经济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低碳经济相关指标体系,对我国省域低碳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区域差异分析,探讨了其原因,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有效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凤勇  李娟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文章指出,我国要加强主观意识,包括政府意识、企业意识和公众意识的培养;要完善客观规制,包括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管理体系、加快低碳经济立法;要加大政策支持,包括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制定惩罚激励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等;要完善监督机制,包括加强低碳产品市场监管、建设政府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加大媒体监督力度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现状,然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口与城市化和政策与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从建立现代低碳配套体系、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和建立现代低碳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城市和碳汇减碳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论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丽春  刘丽  仇泸毅  尚纹如  
公众参与低碳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和根本途径。本文首先统计相关文献,分析得出低碳发展过程中参与主体的变化及各个主体的作用过程;其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实证调研研究了我国公众对低碳发展的认知、参与意愿、参与行为的总体状况以及之间关系。最后得出我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规律特点和相关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志强  郭彩云  
发展低碳建筑既是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筑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两型社会"的现实选择。文章首先简述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低碳建筑的内涵及相关主体,并阐述了低碳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元春  邹骥  
文章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MDI)定量分析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排放强度这几类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程度。通过与其它几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人口和排放强度都处于不利的阶段,要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改进技术水平、提高能效、和改善能源结构方面下功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王玲玲  刘丹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碳汇减碳,节能减排,水力减碳减排,国际合作减排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占明珍  杨艳琳  
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减少对化石等高碳型能源的需求,增加对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等低碳型能源的生产与消费,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这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为:提高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建立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与法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胡剑波  张强  
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国,硬性减排势必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碳汇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森林碳汇在碳固存方面的功劳众所周知,相比之下,蓝色碳汇功能却鲜为人知,海洋拥有巨大的碳汇潜力,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本文以蓝色碳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蓝色碳汇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蓝色碳汇可以更好地助推中国国家减排目标的实现,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姬卿  闵义  傅国华  
发展低碳经济,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先天的低碳饮食方式。但也存在如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单位生产总值耗能不降反升、公众低碳意识不强等问题。海南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全省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开展全民植树造林和发展海洋碳汇渔业,进一步增加碳汇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与消费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国政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能源需求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加,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有效途径,使低碳经济在我国获得良性的发展,真正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华  蔡克光  邢谷锐  
城市低碳发展实际上是实现"碳排-碳汇"动态平衡逐步优化的过程。基于该视角考察了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2个地级市低碳发展的特征及影响碳平衡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广东省城市低碳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碳平衡视角下的城市低碳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对城市低碳发展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了将碳汇功能修复和建立"碳排-碳汇"系统的平衡关系,作为未来城市低碳发展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