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63)
- 2023(11926)
- 2022(9938)
- 2021(9202)
- 2020(7726)
- 2019(18170)
- 2018(17638)
- 2017(34532)
- 2016(18768)
- 2015(21420)
- 2014(21501)
- 2013(21920)
- 2012(20719)
- 2011(18926)
- 2010(18783)
- 2009(17329)
- 2008(17395)
- 2007(15554)
- 2006(13125)
- 2005(12085)
- 学科
- 济(88366)
- 经济(88286)
- 管理(54350)
- 业(51919)
- 方法(44579)
- 企(41137)
- 企业(41137)
- 数学(40570)
- 数学方法(40303)
- 中国(24207)
- 财(22310)
- 农(21592)
- 贸(19117)
- 贸易(19107)
- 易(18620)
- 学(17834)
- 制(16744)
- 业经(15611)
- 环境(15440)
- 融(15042)
- 金融(15040)
- 银(14885)
- 银行(14858)
- 行(14217)
- 务(14078)
- 财务(14058)
- 财务管理(14023)
- 农业(13885)
- 地方(13630)
- 企业财务(13433)
- 机构
- 大学(284863)
- 学院(280220)
- 济(129127)
- 经济(126885)
- 管理(107168)
- 研究(100049)
- 理学(92489)
- 理学院(91471)
- 管理学(90197)
- 管理学院(89662)
- 中国(78481)
- 京(59602)
- 财(58440)
- 科学(57845)
- 所(50933)
- 农(48028)
- 财经(47562)
- 研究所(46183)
- 中心(45605)
- 经(43513)
- 经济学(42478)
- 业大(40463)
- 江(39839)
- 经济学院(38571)
- 农业(38065)
- 北京(38000)
- 财经大学(35719)
- 院(35355)
- 范(34298)
- 师范(33952)
- 基金
- 项目(184997)
- 科学(146953)
- 基金(139560)
- 研究(132254)
- 家(122472)
- 国家(121582)
- 科学基金(103642)
- 社会(87534)
- 社会科(83323)
- 社会科学(83300)
- 基金项目(72806)
- 省(67915)
- 自然(66526)
- 自然科(65047)
- 自然科学(65026)
- 自然科学基金(63972)
- 教育(60589)
- 划(58898)
- 资助(58478)
- 编号(50263)
- 部(43717)
- 重点(42108)
- 成果(41023)
- 发(39641)
- 创(38051)
- 国家社会(38006)
- 教育部(37784)
- 科研(36148)
- 创新(35826)
- 人文(35802)
共检索到41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吕靖烨 曹铭 李朋林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建立了9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自试点成立以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仅各项市场指标全国领先,并且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与全国平均水平最为接近。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963个日收盘价格组成的收益率序列建立GARCH-M模型分析发现,该序列不满足随机游走,并具有波动积聚的特点,没有达到弱式有效市场的条件。因此,应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运行的有效性,推进国内外市场交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跃 冯连勇
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催生了以CO_(2)排放权作为商品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研究中国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对我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有效交易日数据,对中国试点碳市场的有效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与分形市场假说理论,分别采用游程检验法、方差比检验法以及重标极差分析法等对中国碳市场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探讨各方法导致计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利用GARCH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试点碳市场未能达到弱式有效水平。同时,根据中国目前碳市场运行现状给出一定的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翠凤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本文以156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外部性理论、排污权交易机制和波特假说等理论,采用事件研究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我国碳交易价格较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影响,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不能增加一般企业的价值,但能显著提升高碳行业和高碳企业的价值。因此,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以扩大碳市场在多个行业中的辐射范围,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关键词:
企业价值 波特假说 事件研究法 碳排放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明皓 李永宁 肖翔
清洁发展机制(CDM)推动下形成的碳减排额度CER交易市场是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本文对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此判断国际碳排放市场的有效性。通过Granger检验,我们发现CER期货市场具有较好的短期价格发现功能,但其长期价格发现功能不明显。进一步研究CER市场和EUA市场的联动效应,SVAR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CER市场和EUA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间存在相互影响,但长期而言,CER市场和EUA市场具有动态稳定性。
关键词:
CER期货市场 价格发现 联动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季凯文
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全球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方式。结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产生背景及内涵特征,探讨了江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加快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及监测体系,合理确定碳排放权初始分配以及交易价格,探索建立省级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及期货市场,大力开展森林碳汇、林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研究制定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江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 森林碳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茂芝 任心原 高淮 张文秀
我国正处于由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过渡的初期阶段。对于碳交易市场而言,流动性是发挥市场价格发现作用、实现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于控排企业和碳市场投资者而言,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资产预期收益,因而对企业做出相关的碳资产管理决策有重大影响。文章对各试点碳市场的流动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碳市场建立初期,大部分市场都存在流动性低下的问题,但随着市场运行时间增长,配额的流动性不断增强。通过将国内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至今流动性的变化规律与EU-ETS进行比较,发现EUA现货市场也出现过类似趋势。参考EU-ETS的发展过程,我国试点碳市场流动性问题将随着市场继续运行得到改善。最后,针对流动性问题对试点碳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试点碳市场 换手率 流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辛姜 赵春艳
使用马尔可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剖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于不同区制下的波动特征,发现市场价格受到的影响是多维时变的,金融市场、工业市场、能源市场及国外碳交易市场等都会对其价格造成冲击且存在相互关联。最后提出建议:当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时,政府应以政策调控为手段进行干预,降低风险;当价格低波动时,政府应减少干预,以市场自我调节为主,政府政策调控为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党建民 张新润
文章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减排压力、科学减排模式和全面参与减排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又从政法环境、技术条件和实际经验三方面探讨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构建模型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条件下我国企业成本效益情况;认为我国已具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条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可以更好地履行企业和国家的减排责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扬雷 杜莉
目前探索和发掘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市场交易制度已迫在眉睫。因此,对于现有碳金融交易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本文将通过分形市场理论对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我国碳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碳金融交易市场 分形理论 有效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文彬 高韵芳
基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MGARCH-BEKK模型,从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的角度,研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要商品———EUAs和sCERs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以及两者的期货价格之间的信息流动关系。结果表明:两个市场的现货市场始终都处于价格信息中心,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较弱甚至未体现;信息波动溢出方面,EUA市场中期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而CER市场中现货市场处于波动信息中心;EUA的期货市场与CER的期货市场之间存在相互的价格溢出效应与波动溢出效应,但EUA市场的期货价格对CE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衍伟 陈刚 张晨宏
通过对中国三大期货市场的铜、黄豆和小麦三种主要期货品种收益率的分布与波动性的实证分析 ,论证了其时间序列存在ARCH效应 ;运用GARCH模型对这三种期货品种进行了拟合分析和统计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这三个期货品种的波动性均具有很高的持续性 ,但大连黄豆的波动持续性弱于上海铜和郑州小麦 ,其波动性受各种外部冲击的影响较大 ;通过GARCH( 1 ,1 )的市场有效性检验 ,论证了中国期货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 ,市场风险较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浩 刘元根 朱佩枫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商品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碳期货市场是否具备传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结果表明,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EUA和CER各自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EUA的期现货价格各自互为格兰杰原因,说明配额交易机制下的欧盟碳排配额的期货现货价格相互引导。而CER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现货价格不是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这对于研究碳交易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中国将来建立碳期货交易所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欧盟碳排放权市场 价格发现 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君 张莉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优化电力结构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于是中国在电力市场上实施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论文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绿色证书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机理及政策效果。结果表明:(1)绿色证书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能够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同时降低煤电发电量,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很难与电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所以政策应该逐步稳健地推行。(2)碳排放权通过市场交易传导机制作用于电力市场,不仅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厂商主动减排,但是抑制和减排效果与市场参数设定密切相关,所以政策应该设定合理的参数。(3)绿色证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并行实施,中国电力结构得到优化,不仅有望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