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4)
2023(8862)
2022(7449)
2021(6843)
2020(5812)
2019(13946)
2018(13656)
2017(26173)
2016(14299)
2015(16634)
2014(16705)
2013(17071)
2012(16259)
2011(14923)
2010(14722)
2009(13569)
2008(13564)
2007(12110)
2006(10283)
2005(9374)
作者
(42956)
(36158)
(36012)
(34558)
(22816)
(17258)
(16614)
(14228)
(13604)
(12625)
(12472)
(12006)
(11507)
(11440)
(11357)
(11226)
(11028)
(10769)
(10484)
(10376)
(8959)
(8908)
(8792)
(8268)
(8114)
(8103)
(7865)
(7822)
(7352)
(7186)
学科
(68410)
经济(68356)
管理(39101)
(34930)
方法(34293)
数学(31531)
数学方法(31303)
(26475)
企业(26475)
中国(19467)
(16966)
(15272)
贸易(15267)
(15203)
(14943)
环境(14121)
(14113)
业经(11321)
(11319)
农业(10955)
地方(10742)
(10386)
(10048)
银行(10024)
(9718)
金融(9716)
(9649)
(9188)
(8716)
财务(8698)
机构
大学(218644)
学院(214606)
(99853)
经济(98204)
管理(80640)
研究(79004)
理学(69526)
理学院(68734)
管理学(67608)
管理学院(67205)
中国(60615)
科学(47171)
(46657)
(42561)
(40597)
(38160)
研究所(37187)
中心(35753)
财经(34749)
经济学(32815)
业大(32331)
(31746)
农业(30408)
北京(30083)
(30010)
经济学院(29839)
(27933)
(26900)
师范(26640)
财经大学(25848)
基金
项目(142970)
科学(112310)
基金(106544)
研究(101812)
(93911)
国家(93266)
科学基金(78539)
社会(66670)
社会科(63413)
社会科学(63395)
基金项目(55593)
(52535)
自然(49975)
自然科(48827)
自然科学(48811)
自然科学基金(47943)
教育(46127)
(45706)
资助(45031)
编号(39011)
(33543)
重点(32713)
成果(31671)
(31520)
国家社会(29037)
(28903)
中国(28783)
教育部(28586)
科研(28129)
创新(27339)
期刊
(102375)
经济(102375)
研究(63076)
中国(38731)
学报(35700)
(33863)
科学(32396)
(31932)
管理(27028)
大学(26549)
学学(24983)
农业(23211)
(18345)
金融(18345)
经济研究(18184)
技术(17439)
财经(17438)
教育(16748)
(15094)
业经(14404)
问题(14347)
(14148)
(13905)
统计(12978)
世界(12316)
国际(12203)
技术经济(11899)
(11132)
决策(10403)
(10170)
共检索到314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米国芳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广为  赵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与2005年相比降低40%~45%的目标,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其起推动作用。本文在论述离散二阶差分方程预测模型(DDEPM)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其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GDP数据和第三产业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GDP和第三产业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碳排放强度和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值。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从第三产业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同时,整合碳排放强度与第三产业比重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一起进行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受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柱,一方面推动着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对中国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出了挑战,因而准确认识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的交互冲击作用机理,为挖掘碳减排路径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选取1990-2008年间中国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指标,采用EG协整检验证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以此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考察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煤炭消耗比重的变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和波动性,但冲击作用长期持久;(2)碳排放强度对煤炭消耗比重的冲击影响在短期内较剧烈,但长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龙  郑睿  
运用GSADF泡沫检验方法对中国煤炭价格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国煤炭价格经历了两次较为显著的泡沫时期,分别发生于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与2008年年初至2008年年末。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原材料库存指数可以作为煤炭价格变动的预警变量,这种预警效果在泡沫时期更加明显。结合国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煤炭供给、国内煤炭需求、国际能源价格等是影响煤炭价格波动以及泡沫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不仅提供了一种灵敏检测煤炭价格泡沫和确定泡沫发生时段的方法,还发现了一种煤炭价格波动的预警变量,并且分析了煤炭市场泡沫生成以及破裂的原因,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预警的风向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守祥  谭清华  宋阳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影响煤炭价格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近几年煤炭价格上涨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煤炭需求波动是价格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煤炭供给虽然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并不是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价格上涨主要取决于短期需求的增加。煤炭价格的放开对煤炭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几年的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反映了煤炭市场化后煤炭需求缺口对煤炭价格的影响过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建朝  杨美臣  
运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31个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Wald检验来检测各省份煤炭价格与全国煤炭价格的平均数构建过渡函数是否为零来确定各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7个省份存在非线性关系,24个省份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应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和常规的线性ADF单位根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9个省份的煤炭价格存在趋同性,22个省份的煤炭价格不存在趋同性,即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省际煤炭价格具有趋同性,意味着全国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煤炭市场化改革、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能源运输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建朝  杨美臣  
运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31个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Wald检验来检测各省份煤炭价格与全国煤炭价格的平均数构建过渡函数是否为零来确定各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7个省份存在非线性关系,24个省份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应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和常规的线性ADF单位根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9个省份的煤炭价格存在趋同性,22个省份的煤炭价格不存在趋同性,即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省际煤炭价格具有趋同性,意味着全国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煤炭市场化改革、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晓燕  董锋  
文章首先利用pearson关联度分析,从可能影响江苏省碳排放强度的七个因素中筛选出与碳排放强度相关度最高的前三个变量: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然后采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三个变量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到协整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同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结论为江苏省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强度、第三产业比重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碳排放强度与外贸依存度之间存在负向影响关系。鉴于分析结果,建议从提高能源效率、第三产业低碳化和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三个方面降低江苏省碳排放强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建梅  聂锐  杨彤  刘玥  
文章运用2006年1月到2009年7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对我国煤炭市场价格、CPI和PPI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构建二阶误差修正模型(ECM)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煤炭市场价格和CPI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而煤炭市场价格和PPI存在长期均衡和单向因果关系。同时从误差修正模型得出短期内煤炭市场价格对PPI的影响。提出了政府应运用经济手段保持煤炭价格的相对稳定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周五七  聂鸣  
为探讨基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利用1978年至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ARDL模型和边界检验方法对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对外贸易和城市化等因素与中国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动态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碳排放强度与所有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与煤炭消费比重、工业比重和人口城市化显著正相关,与能源效率显著负相关,与外贸依存度呈微弱负相关,能源效率和人口城市化对碳排放强度的短期影响最为显著。为实现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预期目标,短期应着力推动节能技术应用和能源效率提升,并适当控制人口城市化速度,克服城市化中的投资冲动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文章以1997—2015年中国30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普通面板基准模型,实证检验了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FDI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表现出"污染光环效应",且东部大于中部;在西部地区则表现出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就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影响的区域差异进行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环境规制、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下,FDI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欢  蒋佐斌  
运用SAS软件系统中的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对中国煤炭出厂价格指数序列建立了ARIMA(1,1,1)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我国煤炭出厂价格在1977年—2005年是一个持续上涨的过程,并在2006年—2010年我国煤炭出厂价格还要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这可以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正  
分析预测中国煤炭需求的峰值,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目前的能源形势。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依据这三个因素的变化情况,通过构建间接预测模型对煤炭需求进行长期趋势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到2030年将会出现煤炭需求的峰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佐钘  邵汝军  
本文对我国煤炭产量预测的现有文献进行简要评述,分别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和自回归模型对国有重点和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进行预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对乡镇煤矿产量的波动特点进行详细分析,认为乡镇煤矿产量具有线性和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用温特线性和季节性指数平滑方法对乡镇煤矿产量进行预测。最后,简要地提出了保障我国煤炭供应安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如国  吴洋  
文章运用1991~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首先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其次将能源价格作为调节变量,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能源价格对于碳排放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对碳排放没有直接作用,但是通过其他因素具有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