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01)
- 2023(14279)
- 2022(11957)
- 2021(11025)
- 2020(9227)
- 2019(21391)
- 2018(21114)
- 2017(40504)
- 2016(21296)
- 2015(24238)
- 2014(24018)
- 2013(23702)
- 2012(21667)
- 2011(19401)
- 2010(19224)
- 2009(17611)
- 2008(16588)
- 2007(13970)
- 2006(12298)
- 2005(10841)
- 学科
- 济(112390)
- 经济(112298)
- 管理(62211)
- 业(56720)
- 方法(48611)
- 企(46256)
- 企业(46256)
- 数学(44100)
- 数学方法(43460)
- 中国(26971)
- 农(23738)
- 地方(22093)
- 财(21744)
- 业经(20307)
- 学(19653)
- 贸(18863)
- 贸易(18851)
- 易(18329)
- 环境(17916)
- 农业(16079)
- 制(15524)
- 和(14664)
- 地方经济(14153)
- 理论(13977)
- 融(13757)
- 金融(13756)
- 划(13672)
- 银(13238)
- 银行(13218)
- 技术(13023)
- 机构
- 大学(306083)
- 学院(305640)
- 济(143097)
- 经济(140788)
- 管理(121217)
- 理学(105934)
- 理学院(104821)
- 研究(104673)
- 管理学(102852)
- 管理学院(102294)
- 中国(79701)
- 京(63073)
- 财(60329)
- 科学(59961)
- 所(50693)
- 财经(49289)
- 中心(46990)
- 研究所(46280)
- 经济学(45915)
- 经(45187)
- 农(44140)
- 业大(42082)
- 江(41888)
- 经济学院(41189)
- 北京(39685)
- 院(37883)
- 范(37100)
- 财经大学(36892)
- 师范(36746)
- 农业(34272)
- 基金
- 项目(210286)
- 科学(168867)
- 基金(158094)
- 研究(151967)
- 家(137840)
- 国家(136829)
- 科学基金(119153)
- 社会(101375)
- 社会科(96460)
- 社会科学(96439)
- 基金项目(82635)
- 省(79032)
- 自然(76709)
- 自然科(75059)
- 自然科学(75043)
- 自然科学基金(73719)
- 教育(70355)
- 划(67081)
- 资助(65918)
- 编号(58407)
- 部(48058)
- 重点(47431)
- 发(45708)
- 成果(45257)
- 创(44095)
- 国家社会(43698)
- 教育部(42121)
- 创新(41353)
- 人文(40567)
- 科研(40494)
- 期刊
- 济(151108)
- 经济(151108)
- 研究(89906)
- 中国(54786)
- 管理(46588)
- 财(45893)
- 科学(42929)
- 学报(42508)
- 农(38780)
- 大学(33852)
- 学学(32317)
- 技术(29457)
- 农业(26939)
- 经济研究(26738)
- 教育(26022)
- 财经(25048)
- 融(24988)
- 金融(24988)
- 经(21711)
- 业经(21565)
- 问题(19465)
- 统计(18393)
- 技术经济(17440)
- 贸(17078)
- 策(16332)
- 世界(16210)
- 业(15493)
- 国际(15067)
- 决策(14749)
- 资源(13481)
共检索到443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1953—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与GDP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对中国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从短期来看,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调整机制;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VEC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恪渝 廖明球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VEC模型,以政府2000年颁布的大气环境治理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分析了1982-2013年间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对参数的置信区间重新构建。通过蒙特卡洛试验发现,基于传统渐进分布的Granger检验其结果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统计功效的扭曲,反衬出使用bootstrap方法修正的必要性。结果显示:从长期看,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政府投资、能源消耗及FDI存在着协整关系;碳排量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耗与碳排量互为因果;而大气治理政策并不会对经济增长或碳排量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英姿 都红雯 闻岳春
文章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以1995-2010年按碳排放特征分组的中国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U型曲线特征,拐点处的经济产出高排放强度行业低于低排放强度行业。资本存量对工业碳排放的正向影响作用大于劳动力总量,科研投入有利于高排放强度行业减排,化石能源结构调整不能促进工业减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慧
"克强指数"是英国著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由工业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组成。本文基于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在建立向量自回归(V A 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V E 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克强指数"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银行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闵继胜 胡浩
本文运用VAR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1994-2007年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却不是引起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2.经济增长导致碳排放量上升,而碳排放量的增加反过来会抑制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期;3.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均GDP能解释人均碳排放量预测方差的很大比重,而人均碳排放量在解释人均GDP的预测方差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小。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提升是以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一个碳排放权的有效交易市场,使得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外部效应,无法通过碳排放权...
关键词:
VAR模型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琚泽霞
笔者在分析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5年~2011年间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经济增长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但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因;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动态关系,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碳排放量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碳排放 PVAR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超
目前中国经济正在向内生性增长转变,但仍面临过剩压力、成本上升、内需增长不足等问题。内生增长理论文献表明,产品创新是驱动经济内生增长的根本力量,尤其是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亦表明,中国的产品创新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政策,通过产品创新来创造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消化过剩、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向内生型良性增长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品创新 内生增长 VECM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胜 张焕明
本文应用中国30个省份1997~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经济增长、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建模。通过建立的模型我们发现,对未来的预测各变量自己解释了很大部分,但是对收入的冲击还有部分来自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冲击还有部分来自收入。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污染排放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能源消费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收入增长是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原因;能源消费是污染排放的原因,但是反向关系不成立。这些检验表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低能源消耗、绿色产业和低碳行业,这样既不损害经济增长又能减少污染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基于VAR和VEC模型,利用1978~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首次把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纳入统一框架之下考虑它们的动态关系。通过协整检验、VEC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服务业增长(FWY)与经济发展(GDP)、居民生活水平(RJSR)提高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FWY、GDP和RJSR的VEC模型表明长期均衡关系显著,短期偏离不大;GDP是FWY、RJSR的Granger原因,FWY也是GDP、RJSR的Granger原因,其他因果关系不成立;脉冲响应曲线表明FWY、GDP对FWY、GDP、RJSR冲击长期都有正效应,且方差分解表明FWY长期对FWY...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芬 冯凤玲
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思想,结合协调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VAR和VEC模型的交通经济数据的分析方法,据此对河北省1990—2009年交通运输与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引致需求作用不如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明显,但是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业的建设规模、合理布局、运输能力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受到冲击后会在中期对交通运输业具有正的影响,短期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亮 赵涛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志勇 刘颖
利用协整分析和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估计我国碳排放的动态弹性,选取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横向区域比较,结果表明:2003年以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导致碳排放弹性系数的增加,相反,每单位的经济增长所引起的碳排放量的增量是下降的,但2003年以后碳排放弹性系数开始持续上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导致各省区碳排放弹性系数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的特点,西部地区的碳排放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其次,东北地区居中,东部地区最低。据此,政府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应加快技术转型,大力发展低碳型产业;公民应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全民参与共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省际比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成 童光荣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湖北省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关系。通过分析湖北省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以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内生变量的VEC模型,并分析了三个经济变量的冲击效应。文章的研究认为,湖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离最优收入份额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增长与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系统偏离长期均衡值时,系统存在着自我调整机制,但调整力度较弱;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城乡居民收入之间也存在着冲击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静 李文芳
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基础则是教育,教育发展水平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育人,为经济服务,更是要带动社会进步,让经济在健康的社会生产中不断提高与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之间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质量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主要依据,选取2000年至2019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研究生毕业数和高中升学率三个指标,探讨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选取VAR模型,构建多元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毕业数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并据此进一步对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朝晖 刘洋 薛惠锋
基于VAR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广义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分析,利用中国1980-2007年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农业用水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与研究期间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事实相吻合;②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的冲击响应的滞后期短且是非渐进的,而水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的滞后期较长且是非渐进的,我国经济发展中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量增加趋势明显,农业用水量随着经济发展出现零增长和负增长;③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额、能源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碳排放强度分组的省级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ARDL模型长三角碳排放、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碳排放的关系——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研究
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PVAR模型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
北京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EKC和STIRPAT模型
我国环境投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探究——基于省际门槛面板模型
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中国经验的机制分析与VEC模型验证
中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基于VEC模型的分析
碳排放、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中介效应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