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2)
- 2023(15126)
- 2022(12968)
- 2021(11964)
- 2020(9873)
- 2019(22952)
- 2018(22642)
- 2017(44110)
- 2016(23522)
- 2015(26482)
- 2014(26382)
- 2013(26578)
- 2012(24665)
- 2011(22448)
- 2010(22220)
- 2009(20565)
- 2008(19703)
- 2007(17032)
- 2006(15180)
- 2005(13646)
- 学科
- 济(118426)
- 经济(118306)
- 管理(68143)
- 业(62157)
- 企(50142)
- 企业(50142)
- 方法(49953)
- 数学(44264)
- 数学方法(43921)
- 中国(29187)
- 农(26403)
- 地方(24314)
- 财(24220)
- 学(23630)
- 业经(22356)
- 贸(20699)
- 贸易(20688)
- 易(20020)
- 环境(19205)
- 农业(18076)
- 制(17680)
- 和(16546)
- 融(15579)
- 金融(15578)
- 银(15077)
- 地方经济(15037)
- 银行(15032)
- 理论(14805)
- 划(14540)
- 行(14405)
- 机构
- 大学(347881)
- 学院(342894)
- 济(154481)
- 经济(151675)
- 管理(136196)
- 研究(121467)
- 理学(118362)
- 理学院(117043)
- 管理学(115306)
- 管理学院(114698)
- 中国(90654)
- 京(73927)
- 科学(71323)
- 财(67253)
- 所(60437)
- 研究所(55097)
- 财经(54847)
- 中心(52848)
- 农(51433)
- 经(50089)
- 经济学(48727)
- 业大(48332)
- 江(47483)
- 北京(47284)
- 经济学院(43823)
- 院(43819)
- 范(43809)
- 师范(43469)
- 财经大学(40922)
- 农业(40044)
- 基金
- 项目(233339)
- 科学(184905)
- 基金(173142)
- 研究(170901)
- 家(150489)
- 国家(149334)
- 科学基金(128451)
- 社会(111619)
- 社会科(105981)
- 社会科学(105955)
- 基金项目(91335)
- 省(86999)
- 自然(81905)
- 自然科(79988)
- 自然科学(79971)
- 自然科学基金(78592)
- 教育(76773)
- 划(73844)
- 资助(72010)
- 编号(67026)
- 成果(54267)
- 部(53085)
- 重点(51916)
- 发(50307)
- 创(47798)
- 国家社会(47155)
- 教育部(46080)
- 课题(45848)
- 创新(44717)
- 人文(44694)
- 期刊
- 济(168466)
- 经济(168466)
- 研究(107170)
- 中国(61025)
- 学报(51734)
- 管理(50319)
- 科学(49303)
- 财(48910)
- 农(45947)
- 大学(39609)
- 学学(37433)
- 农业(32154)
- 教育(31377)
- 融(29409)
- 金融(29409)
- 经济研究(28715)
- 技术(28375)
- 财经(27794)
- 业经(23962)
- 经(23855)
- 问题(21847)
- 贸(18757)
- 技术经济(18560)
- 世界(17421)
- 业(16959)
- 理论(16406)
- 国际(16226)
- 统计(15814)
- 图书(15726)
- 现代(15182)
共检索到50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明贤 刘娟
本文选取1978—2006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经济总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出发,通过相关系数分析、回归分析及其检验和因果关系阐述,研究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演替轨迹,并建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状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推动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但单位GDP碳排放逐渐降低,即碳排放增长率明显低于经济增长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迅 吴兵
文章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美国为研究对象作跨国比较研究。选取中国、美国1985~2010年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的年度数据,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分别对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美国的经济增长、城镇化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但是,两国在因果关系的方向上存在差异。结论启示:在发展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文
本文通过对1995年至2016年贵阳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协整分析,利用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检验研究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分析基础上,就贵阳的节能减排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协整 因果关系 贵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代进荣
本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江西省碳排放的问题。首先分析江西省能源消耗情况,计算江西省碳排放量,并运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描述江西省碳排放的现状,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江西省的碳排放量在一个长期的阶段保持一个高位,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单向的因果关系;江西省低碳经济的实现不能简单地减少能源消耗,能耗的减少会损害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结论提出江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菲 杨雪 田阳 王思鹏
基于EKC理论,采用27个省份2009—2014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数据,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是从27个省份整体,还是依照地域将其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曲线关系均满足EKC假说中的倒"U"型曲线,但是其拐点却存在着不同。整体来看,在未来6~7年可以达到相应拐点;东部可能需要在未来8~10年甚至更久才能达到相应的拐点;中部正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西部此时接近拐点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减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发展低碳经济、提高碳减排技术和能源利用率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燕 赵国龙
城市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消费,而能源消费直接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深入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对超大城市实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选取了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和重庆市1995~2014年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对两者的脱钩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长期内实施碳减排政策不会阻碍超大城市经济增长的结论。因此,超大城市应该积极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和倡导低碳生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庆 曾菊新 杨振
文章结合脱钩关系评价模型,对Ang构造的碳排放量变化LMDI模型进行优化推导,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的基本框架,并对湖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湖北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Kaya恒等式,使用LMDI方法,建立扩展的Tapio脱钩模型。选取1990—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对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期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关键。最后提出"降低能源强度、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的对策以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民 杨文培 杨力
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关键词:
3E协调 传导与反馈 四步法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越 范允奇
文章基于异质性EKC的视角,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一种新的异质性EKC计量模型对地区碳排放、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腐败是否是影响碳排放EKC异质性的因素,以及这种影响如何改变碳排放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碳排放EKC呈现稳健的倒U型,腐败影响了EKC的转折点,但这种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低收入地区腐败的影响不显著,而高收入地区腐败会显著提升碳排放EKC的转折点,并且这种影响导致的提升幅度较大。外资流入在高收入地区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在低收入地区则导致碳排放加剧。
关键词:
地区 碳排放 异质性EKC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纳 董璐 陈黎明
文章采用马尔科夫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宏观经济在不同区制下对碳排放量的动态影响,度量和检验不同区制下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变动表现为三个区制状态;各区制内相关关系表现各异,区制间持续期和转移概率差异较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蔡梦宁
文章对1995—2014年我国分省域碳排放数据进行测算,利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城市化水平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碳排放的关系,得到在城市化水平各区间内GDP和碳排放对应不同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城市化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碳排放之间存在双门槛效应。我国各省市城市化水平存在差异,目前大部分省市仍处于城市化进程中,还没有到达改善碳排放的拐点。因而需要根据各省市的具体情况制定碳排放的政策。
关键词:
碳排放 动态面板门槛模型 城市化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
关键词:
低碳试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中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仲瑀
本文分别利用LYQ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选取了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脱钩模型及其分解得出,京津冀地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以弱脱钩状态为主,原因在于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导致节能弹性不断下降;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表明京津冀地区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不会导致经济的下滑。未来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能源效率,重点关注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高新型低碳能源的比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