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9)
- 2023(17813)
- 2022(15289)
- 2021(14400)
- 2020(11960)
- 2019(27588)
- 2018(27190)
- 2017(52283)
- 2016(27997)
- 2015(31599)
- 2014(31228)
- 2013(30874)
- 2012(28290)
- 2011(25477)
- 2010(25209)
- 2009(22750)
- 2008(21943)
- 2007(18769)
- 2006(16169)
- 2005(13947)
- 学科
- 济(118496)
- 经济(118376)
- 管理(80813)
- 业(76413)
- 企(63786)
- 企业(63786)
- 方法(55765)
- 数学(49027)
- 数学方法(48310)
- 中国(31761)
- 农(30353)
- 财(27517)
- 业经(26006)
- 贸(24917)
- 贸易(24905)
- 易(24335)
- 学(23596)
- 地方(22739)
- 农业(20114)
- 环境(19737)
- 制(19360)
- 和(18627)
- 理论(18356)
- 技术(18260)
- 划(17012)
- 务(16796)
- 财务(16716)
- 财务管理(16679)
- 银(16138)
- 银行(16102)
- 机构
- 大学(395613)
- 学院(394122)
- 济(164753)
- 经济(161635)
- 管理(158877)
- 理学(139037)
- 理学院(137552)
- 管理学(135018)
- 管理学院(134300)
- 研究(132543)
- 中国(97980)
- 京(83374)
- 科学(80192)
- 财(70856)
- 所(64464)
- 农(59459)
- 中心(59298)
- 研究所(59237)
- 财经(58327)
- 业大(57258)
- 江(54101)
- 经(53360)
- 北京(52500)
- 范(51229)
- 师范(50771)
- 经济学(50456)
- 院(48781)
- 农业(46553)
- 经济学院(45661)
- 州(44023)
- 基金
- 项目(276901)
- 科学(219518)
- 基金(203382)
- 研究(202558)
- 家(177053)
- 国家(175675)
- 科学基金(151847)
- 社会(129464)
- 社会科(122938)
- 社会科学(122908)
- 基金项目(106976)
- 省(105877)
- 自然(98452)
- 自然科(96204)
- 自然科学(96184)
- 自然科学基金(94437)
- 教育(93214)
- 划(89650)
- 资助(84608)
- 编号(81349)
- 成果(64880)
- 重点(61945)
- 部(61857)
- 发(59463)
- 创(57795)
- 课题(55696)
- 国家社会(54028)
- 创新(53876)
- 教育部(53555)
- 科研(52971)
- 期刊
- 济(170842)
- 经济(170842)
- 研究(113464)
- 中国(69059)
- 学报(59721)
- 管理(58281)
- 科学(56616)
- 农(53364)
- 财(52039)
- 大学(46182)
- 学学(43477)
- 教育(41464)
- 农业(37709)
- 技术(35116)
- 融(29501)
- 金融(29501)
- 经济研究(28925)
- 业经(27881)
- 财经(27761)
- 经(23867)
- 问题(22485)
- 贸(20378)
- 业(20356)
- 图书(19644)
- 技术经济(19506)
- 统计(19073)
- 科技(18798)
- 理论(17581)
- 世界(17442)
- 国际(17391)
共检索到561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邸玉娜
运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对碳密集型产业进行了识别,测度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中国各产业碳排放强度已下降40%,完成中国自主贡献目标一半以上。碳排放量较高的6类产业累计碳泄漏量占欧盟对中国碳泄漏总量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碳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出口量大,但已经不具有对欧盟出口的比较优势。而其他非金属矿物等产业虽具有出口竞争力,但却属于新兴技术产业亟需的稀缺资源,应对其出口规模加以限制。产业调整的同时,也需积极应对碳泄漏背景下的相关贸易壁垒,为碳密集型产业出口战略转型获取发展空间。
关键词:
碳密集型产业 碳泄漏 出口战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晓堂 张乾宇 宁修齐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自2005年开始运营以来已进入第三个阶段,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低迷,其原因不但在于去工业化使其碳排放权不再稀缺,更是由于其通过对外贸易转移碳排放。采用2005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欧盟碳价与中国主要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欧盟碳价在短期内促进了中国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出口量的增长,但长期内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下,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并趋于平衡。目前,中国已经采取有力的自主减排行动,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慧 盛济川
减少碳泄漏是欧盟提出开征边境调节税的理由之一,但关于欧盟碳密集型行业是否发生显著碳泄漏的实证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从双边贸易的视角,对欧盟水泥、铝、钢铁三个碳密集型产业的进出口贸易进行了结构断点检验,发现水泥和铝进出口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而钢铁进出口在2003年和2008年存在两个结构断点,在第二个断点处钢铁进口整体增加;本文进一步检验了欧洲气候交易所碳价格与钢铁进出口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发现钢铁进口的变化由碳价格导致,而出口变化则不是。研究结果表明,EUETS的实施对欧盟碳密集型产业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限,水泥、铝和钢铁产业中,只在钢铁进口中发现了部分碳泄漏的证据。因此,减少碳泄漏不足以成为欧...
关键词:
碳泄漏 碳密集型行业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荣荣
运用2005—2016年中国对欧盟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比较优势对一国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引擎作用,从两个维度验证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对欧盟具有出口比较优势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均不高,"污染避难所效应"尚未在中国实际凸显,但工业行业碳密集型程度与环境规制强度变量分别对其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正向与负向影响,故在中国工业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下,即使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目前尚未产生"污染避难所效应",也面临"污染避难所效应"的潜在威胁,须引起重视。为避免"污染避难所效应"在中国产生,一要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推进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培育低碳导向的产业共生系统,以降低各行业的碳密集型程度;二要改革政绩考评导向、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协调消费、生产与碳减排的关系,以进一步加大政府环境规制力度并强化执行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城 彭水军
在一个区域进行单边减排的情况下,其他非减排区域可能由此增加碳排放,产生碳泄漏。碳泄漏对减排效率与公平、经济成本乃至环境伦理与法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颇具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碳泄漏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经验证据以及碳泄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理论、经验和政策研究三个方面指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欧盟碳泄漏的量化研究是全球减排责任分配的依据,是欧盟征收碳关税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实践自主贡献的重要指引。文中基于多地区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5-2011年欧盟对中国碳泄漏的产业分布、总体规模;欧盟对世界主要国家碳泄漏流向以及中国各产业对欧盟碳泄漏的敏感程度。测度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碳泄漏规模呈现上升趋势,其中60%以上的碳泄漏分布在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其他非金属矿物、水路运输、化学制品及航空运输等5个产业。从世界13个主要经济体国家看,欧盟对中国的碳泄漏量占其对世界碳泄漏总量的比重下降最快:从1995年的20.12%下降到2011年的7.41%,排名从第2位下降到第6位。虽然碳泄漏率即敏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钟根元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影响了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吗?运用引力模型和2000~2010年面板数据,检验了CO2排放强度衡量的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论如下:中国环境规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着明显的负影响,中国存在显著的污染避难所效应。从单个行业看,除石油加工业外,金属冶炼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应实行适度严格的环境规制,不能轻易对外承诺较大幅度的碳减排责任;而各行业必须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爱英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分析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经济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赶超型、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内需增长型、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玉焕 范静文 易瑾超
气候变化问题已被公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碳泄漏问题是目前气候变化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欧盟等以存在碳泄漏为由欲对非减排国家征收碳关税。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碳泄漏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认为,碳泄漏有三个主要渠道:化石能源的国际贸易、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其中,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一直是争论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角度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碳泄漏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肥、玻璃和玻璃制品、纸张和纸制品六个碳密集型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与欧盟碳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比率作为指标,考察欧盟实施温室气体...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碳泄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松 林大燕 孙爱军
本文运用三元分解法、修正的CMS模型及贸易竞争力CTG指数对目标市场1995-2012年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模式、因素和潜力。研究表明:在目标市场上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差别;出口增长因素对于出口整体和代表性产品也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产品自身特征开拓市场;出口产品的贸易潜力除个别产品、市场外,基本保持较大潜力,竞争力较强。研究结果揭示了现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今后可以结合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出口增长因素和贸易潜力的特征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以达到最优效果。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盛涵天 汤慧桢 贺灿飞
在当前产业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着更多挑战。基于2003—2016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规模在时间上、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出口强度看,中西部地区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依赖性相对更高。政策层面,环境规制短期内会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规模,但其长期效应相对有限。企业层面,污染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与本地的技术关联越强、复杂度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地方环境规制压力的负面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政府需动态调整环境政策,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治理模式;企业需有意识地推动生产技术更新与产品质量升级,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密集型产业 出口 地级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荣
基于2005-2015年中国与欧盟28国(EU28) 19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间不对称性减排是否导致中国对欧盟碳密集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增加进行实证检验,以验证欧盟对中国"碳泄露"作用机制的存在性。克服内生性后的实证结果表明:欧盟对中国的"碳泄露"作用机制仅存在于在高碳排放行业中,但整体出口工业行业与低碳排放行业并不存在显著的碳泄露作用机制;研究期内中国工业行业内部研发活动的增强有效促进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但工业行业企业规模的增加对比较优势的作用并不明显,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进口关税水平对工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效应同样不显著;研究期内中国工业分行业资本劳动比逐年递增,但资本深化进程中的技术选择偏差导致资本劳动比对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夏冰
本文从出口比例、国际需求、流转形态、流转周期、战略转换规律和未来发展环境等方面分析和论证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剖析了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的六个决定因素,认为我国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特色、设计、经营规模、价格、投向等方面挖掘其生产和出口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全面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大对外贸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骥宇 李宏兵
利用2003—2015年188个国家的国别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直接投资会削弱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对中等收入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则相反。进一步地,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APEC国家的直接投资的研究发现:中国企业无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均能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效应明显强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国家层面的研究也支持上述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