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6)
- 2023(15649)
- 2022(13533)
- 2021(12969)
- 2020(10607)
- 2019(24645)
- 2018(24305)
- 2017(47507)
- 2016(25940)
- 2015(28842)
- 2014(28884)
- 2013(28690)
- 2012(26683)
- 2011(24124)
- 2010(23980)
- 2009(21854)
- 2008(21469)
- 2007(18603)
- 2006(16437)
- 2005(14748)
- 学科
- 济(100595)
- 经济(100480)
- 管理(74455)
- 业(69001)
- 企(56512)
- 企业(56512)
- 方法(45584)
- 数学(39904)
- 数学方法(39430)
- 财(29954)
- 中国(29185)
- 农(27238)
- 学(23014)
- 税(21992)
- 贸(21318)
- 贸易(21309)
- 业经(21140)
- 易(20830)
- 税收(20532)
- 收(20355)
- 制(19290)
- 地方(18633)
- 环境(18536)
- 农业(17790)
- 务(17474)
- 财务(17407)
- 财务管理(17381)
- 和(16970)
- 企业财务(16565)
- 银(16464)
- 机构
- 大学(365078)
- 学院(362331)
- 济(151194)
- 经济(148164)
- 管理(142019)
- 研究(127362)
- 理学(122874)
- 理学院(121505)
- 管理学(119601)
- 管理学院(118940)
- 中国(95923)
- 京(77965)
- 科学(77212)
- 财(73551)
- 所(64285)
- 研究所(58364)
- 财经(57840)
- 农(57207)
- 中心(56437)
- 经(52782)
- 业大(52238)
- 江(51826)
- 北京(50024)
- 范(46874)
- 师范(46456)
- 经济学(46308)
- 院(46186)
- 农业(44864)
- 财经大学(43072)
- 经济学院(41792)
- 基金
- 项目(245710)
- 科学(193472)
- 基金(180219)
- 研究(180207)
- 家(157565)
- 国家(156324)
- 科学基金(133437)
- 社会(114108)
- 社会科(108243)
- 社会科学(108217)
- 基金项目(94556)
- 省(92390)
- 自然(86411)
- 自然科(84377)
- 自然科学(84357)
- 自然科学基金(82860)
- 教育(81458)
- 划(79339)
- 资助(75365)
- 编号(72439)
- 成果(60062)
- 部(55492)
- 重点(54786)
- 发(52374)
- 创(50601)
- 课题(49603)
- 教育部(47559)
- 国家社会(47504)
- 创新(47348)
- 科研(47148)
- 期刊
- 济(161121)
- 经济(161121)
- 研究(114823)
- 中国(65977)
- 学报(57374)
- 财(54390)
- 科学(52533)
- 农(51556)
- 管理(50954)
- 大学(43017)
- 学学(40495)
- 教育(37969)
- 农业(36215)
- 融(32553)
- 金融(32553)
- 技术(28468)
- 财经(27550)
- 经济研究(27048)
- 业经(24393)
- 经(23533)
- 问题(21015)
- 业(19163)
- 贸(18718)
- 图书(17513)
- 国际(17135)
- 理论(17068)
- 技术经济(16823)
- 科技(16657)
- 务(16626)
- 世界(16350)
共检索到536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俞业夔 李林军 李文江 冯文娟 王璐 邱国玉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如何有效地控制碳减排是应对的核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走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选择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更具发展前景。市场手段控制碳排放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量控制的排污交易,另一种是基于价格控制的税收。文章详细探讨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比较基于数量控制的碳交易和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哪个更适合在中国未来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中国碳减排量的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要大于边际收益曲线;而在长期,中国碳减排量的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边际成本曲线。所以,短期内实行碳税,长期内实行碳交易的做法,更符合未来中国的情况。研究结果对未来中国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建荣 吴丽娟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方法对2000~2009年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六个行业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跨时期的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六大行业整体碳排放效率从2000~2009提高了7.2%,并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动指数、技术效率指数及其β收敛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行业间存在显著的技术扩散和制度扩散现象,论文据此推广余情,提出了技术进步、资源配置和政府监管等碳控制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道平 廖海凤 谭洪
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碳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交易政策是基于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核心政策工具。采用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数据),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碳交易政策的减排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从总体看还是分区域看,碳交易政策均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但效应的大小存在区域差异,碳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更大。机制分析发现,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能源消耗规模、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实现减排,能源规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外商投资等在碳交易政策传导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但这种传导机制存在区域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晔平 廖朴
通过构建风险冲击下碳保险作用农业碳减排的社会动力学模型,讨论碳保险与低碳财税政策的农业碳减排效应,以及碳保险和财税政策工具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发现:在无保费补贴的情况下,碳保险并不能加速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扩散,但当保费补贴比例足够高时,“碳保险+保费补贴”方式能对农业碳减排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财政补贴比例和碳税税率增加,都会加快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扩散,并且财政补贴比例增加会提高财政补贴效率,保费补贴效率也明显大于碳减排直接补贴效率;在财政约束下,对中小型农业生产者采用“碳保险+保费补贴”的减排方式更具有优势,而对大型农业生产者应协调配合使用碳减排直接补贴方式和“碳保险+保费补贴”方式。
关键词:
碳保险 财税政策 低碳农业 演化博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名武 万谧宇 吴开兰
在碳交易政策下,分析了由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横向减排合作问题。通过比较零售商间分散决策和合作决策下的最优成本与排放,发现横向减排合作不仅能够降低总成本而且能够降低总排放。进一步,采用合作博弈中子模博弈的方法,得到了实现横向减排合作中各零售商都能帕累托改进的充分条件,发现提高碳交易价格对横向减排合作有激励作用。考虑减排成本的分摊关系到减排的效率,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于核仁的DEA结合Sharply值的减排合作分摊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检验分摊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横向合作 减排 分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汪明月 刘宇 李梦明 史文强 钟超
科学合理的区域合作减排收益分配方案,能够持续地促进集聚空间内区域主体合作减排,有效降低碳排放负外部性影响。本文基于不对称纳什谈判合作收益分配模型,确定谈判后的合作收益最佳折扣方案,给出各地方政府的减排收益分配系数及初始收益分配矩阵。综合考虑各地方政府在合作减排中的重要程度,风险分担程度以及地方政府减排绩效等影响收益分配的要素,利用客观指标数据和主观评价数据对影响要素进行测算,以此构建修正的合作减排收益分配方案。最后,以京津冀合作减排系统为对象对所设计的收益分配方案进行例证,研究发现修正后的方案更符合成员所承担的风险越大,减排绩效越好,其获得收益也应该越多的前提假设,能够大幅提高地方政府减排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及风险承担能力,提高了合作关系稳定性。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碳减排 区域合作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杰 王博瀚
在理论探析碳减排政策影响就业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表明: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导致试点地区就业率显著提升,且碳交易政策能够加速劳动力城乡流动、行业转移以及性别转换,同时使得劳动力技能结构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分布特征;碳交易政策的就业效应并不局限于试点地区一隅,亦能够对试点周边地区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试点地区劳动力增加来源包括“就地转换”“走的少”和“来的多”3个方面。进一步地,碳交易试点政策所诱发的就业率提升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的劳动力需求扩大和工资提升所驱动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关键词:
碳交易政策 就业率 双重差分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海英 钟莹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是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市场化手段。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空间杜宾模型(SDM-DID)和中介效应检验对其减排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以及作用路径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存在高-高排放、低-低排放地区聚集的空间特征;两种碳减排政策在考虑空间关联性后仍然具有显著的减排效果,其中碳排放权交易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试点省份周边地区能借助试点省份的政策红利实现碳减排,而“碳税”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存在“污染天堂”现象,碳排放权交易能通过促进工业结构低碳转型、改善能源结构来实现碳减排,“碳税”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来减少碳排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立祥 汤静
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基于行政的命令控制手段,基于总量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以及基于价格控制的碳税。文章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命令控制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为判断哪个政策更适合在中国未来使用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的表现最为优秀,碳税表现良好,命令控制手段的结果不太理想。最后,结合PMC指数模型的具体指标对碳减排政策的实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鹏昇 李硕
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是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两种方式,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讨论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气候政策的碳减排效果为例,在事件分析法的框架下比较低碳省市试点(行政手段)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市试点通过抑制产出而实现了总量减排目标,但是并未降低碳排放强度;碳交易试点在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同时,扩大了经济产出,最终使碳排放总量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省市试点碳排放量的降低主要源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碳交易试点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在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国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为未来的气候政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国 王一川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已成为世界性的新共识和世界经济的"新常态"。我们在详尽地阐述碳减排的两种主要政策工具——碳税和碳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经济理论依据、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中国应该同时采用开征碳税和建立碳交易市场两种碳减排政策,积极推进各种碳减排政策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抢占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关键词:
碳减排政策 碳税 碳交易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鹏昇 李硕
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是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两种方式,关于两者孰优孰劣的讨论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气候政策的碳减排效果为例,在事件分析法的框架下比较低碳省市试点(行政手段)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市场机制)的碳减排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低碳省市试点通过抑制产出而实现了总量减排目标,但是并未降低碳排放强度;碳交易试点在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同时,扩大了经济产出,最终使碳排放总量增加。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省市试点碳排放量的降低主要源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碳交易试点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在碳排放强度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在中国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为未来的气候政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宋向南 卢昱杰 申立银
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都持续刚性增长的建筑领域,利用市场机制,借助碳交易来控制和减少其碳排放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构建多目标决策优化模型,探讨建筑业主在碳交易驱动形成的复杂动态环境下的最优碳减排策略;并基于实证数据进行情景耕耘,模拟和预测业主减排策略的动态适应性调整。研究发现:(1)业主碳减排决策受政府补贴强度和违规惩罚倍率调整的冲击更为显著;(2)目前碳市场"一刀切"的惩罚倍率极易使建筑业主陷入"明罚实奖"的惩罚悖论;(3)政府应采用"补贴退坡"政策并对不同类型的建筑业主进行精准补贴。
关键词:
碳交易 建筑业主 碳减排 决策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蓓佳 杨海真
中国政府2009年末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宣布,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得节能减排和碳交易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解读了中国的减排承诺,回顾了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的发展,分析了排污权交易和碳交易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认为中国现在制定的碳减排标准减少的是碳排放的增量,既是环境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今后减排目标会进一步细化。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碳市场对比,认为建立有效运营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当务之急是抓紧交易配套资源的建设,如能耗监测系统、配套法律、相关人才培养等,使碳交易平台专业化,以主动掌握碳定价权。碳市场展望方面,认为国内碳市场有望随着各行业、地区减排目标的设定而逐步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减排 排污权交易 碳交易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赵黎明 殷建立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碳交易和碳税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碳减排市场激励手段,实施碳交易和碳税并存的复合型政策比只实施两者之一的单一型政策更易被接受、减排效果更好,该观点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在复合型碳减排政策框架下,政府和企业如何决策以平衡减排与低碳效益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碳减排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更是实践复合型碳减排政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发现,复合型政策情景下,碳减排决策过程表现为一个二层决策机制,即政府作为负责碳减排总体计划和控制的上层决策者,企业作为享有碳减排自主决策权的下层决策者。同时,政府拥有碳排放权配额和碳税水平两个决策变量,目标是实现碳减排社会总福利最大化;企业拥有...
关键词:
碳减排 碳交易 碳税 二层规划 决策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